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多肽类抗生素是-类具有复杂结构的高分子多肽化合物,过去临床应用的约有50多种,主要分为下列5类:(1)抗革兰阳性球菌的肽,包括短杆菌肽、杆菌肽等.(2)抗革兰阴性菌的肽,包括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等.(3)抗结核杆菌的肽,包括恩维霉素、紫霉素、卷曲霉素等.(4)抗MRSA的糖肽,包括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5)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肽,包括环孢素等.……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现状,并对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为临床有效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多药耐药菌感染现状,综合干预1年后,再次对感染现状及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药敏监测数据应用WHONET5.4进行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检出病原菌4 018株,其中多药耐药菌检出522株检出率为13.0%;检出的多药耐药菌中,以革兰阴性菌最多334株占64.0%,革兰阳性菌188株占36.0%;多药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及神经内科,分别占25.3%、19.5%及11.7%;干预前后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由43.0%提高至54.0%,标本送检率由23.5%提高至56.2%,多药耐药菌检出率由13.9%下降至12.2%,医护人员预防控制措施知晓率由53.4%提高至84.0%,手卫生考核合格率由65.8%提高至89.2%。结论及时了解多药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并进行综合干预,建立以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标本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医护人员预防控制措施知晓率、手卫生考核合格率为评价指标的预防控制体系,对降低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眼部丝状真菌感染的诊断与致病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分析眼部丝状真菌感染致病菌的种类和致病特征。方法 对13例眼部丝关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致病菌分离鉴定,对眼部丝状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发病原因、早期诊断方法、丝状真菌与酵母菌眼部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11例为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为真菌性眼内炎;13例15眼标本真菌培养均为丝状真菌,其中痂病镰刀菌2例、烟曲霉2例、谢瓦曲霉1例、黄曲霉1例、链格孢霉1例、尖端单孢子菌1例、总关毛霉1例、链霉菌1例。结论 眼部丝状真菌感染仍以镨刀菌、曲霉为主,但有明显的多样化趋势;确定诊断须真菌检查,早期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19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3~4月份收治和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流行病学特点:时间分布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两个发病高峰,地理分布:发病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人群分布:住院患者多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而受染的医护人员以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为主;(2)输人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2批传染源;(3)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还提示: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4)控制隔离传染源、加强病区通风换气和定时消毒、关闭空调新风系统、医护人员加强防护等各项措施采取后,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该院医护人员的受染方式前期以医院内传染为主,后期以门急诊窗口岗位受染较为突出,通过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SARS医院感染是可控可防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医疗事故的防范与处理。方法 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简称《规范》)进行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结果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加强病历资料书写管理和保存,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加强监督,可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中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自觉性是现代医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36.
阴沟肠杆菌基因分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分型的方法多、应用灵活、对不同的菌属分辨力不同 ,实验室之间缺乏统一的应用标准 ,造成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无法进行比较。阴沟肠杆菌己在院内感染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有必要对其进行分型的研究。本实验对 2 1株阴沟肠杆菌进行多种基因分型。对比了RAPD、REP PCR、EIRC PCR和PFGE目前常用的几种细菌基因分型方法对阴沟肠杆菌分型的分辨力 ,对其分辨力、分型率、可操作性作了综合的评价。对细菌最佳分型方法的比较探讨 ,可以为实验室之间结果解释标准化提供思路。材料和方法实验菌株 :阴沟肠杆菌 ,16株来自解…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医院就诊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主要基因型.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0年4月临床腹泻就诊患者的资料及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并进行分型.结果 在214例来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6.8%;其中19.4%患者伴有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发热、水样便为主;全年均有散发病例但在冬春季节出现明显的发病高峰,约占全年病例数的58.3%,基因型以GⅡ型为主.结论 腹泻就诊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不容忽视,基因型以GⅡ为主.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2010-2011年医院感染日现患率及其变化趋势,对2012年医院感染日现患率进行预测.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SS)收集某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日现患率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基于两年的数据,利用加权平均法和BP网络模型对2012年1月1日-4月30日的日现患率进行预测,并将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分析预测效果.结果 某院2010、2011年平均现患率分别为5.26%、5.53%;两年日现患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月13-19日过节期间现患率最高,两年均值分别为l0.19%、13.53%,其次为10月1-7日过节期间两年均值分别为7.51%、6.98%;加权平均法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不显著,BP网络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假期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高于平时,加权平均法和BP网络模型均能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但基于两年的数据加权平均法优于BP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地震前后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状况及三种不同条件下剖宫产手术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地震灾区什邡市妇幼保健院产妇共264例,分为震前对照、震后应急和恢复重建三组。回顾性调查孕产妇的基本信息、异常妊娠、剖宫产术、院内感染等资料。结果震后应急B组正常妊娠接受剖宫产手术比例80.9%,恢复重建C组为76.4%,均高于震前对照A组70.9%。震后恢复重建C组胎膜早破14例,占该组异常妊娠总数66.7%(14/21),高于震前对照组36.0%(9/25)和震后应急组29.4%(5/17)。剖宫产手术时间震后应急B组最低平均37.1min,较另外两组少。震后两组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地震后应急组正常妊娠孕妇接受剖宫产手术比例增加,恢复重建组异常妊娠胎膜早破发生增多。地震后在地震临时手术室和过渡板房手术室开展的剖宫产手术安全,预防院内感染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医院感染交互平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交互平台的应用,观察专职人员与医生的交流及其效果评估过程;结果:“交互平台”使专职人员与医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交流,感染病例的及时确定,及时反馈与干预及过程监控与评估。结论:“交互平台”足RT—NIss的有效补充,提高TRT—NIss感染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了反馈和干预功能,强化了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实现了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促使临床医生参与到感染防控中来,提高了感染控制效率,开辟了医院感染新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