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4篇
  免费   786篇
  国内免费   295篇
医药卫生   11035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554篇
  2022年   456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704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718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仙汤干预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等,从而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获得三仙汤中3味药物的化学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已筛选出的靶点名称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骨质疏松症的相关靶基因。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得到疾病-药物成分共同靶蛋白在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在Cytoscape软件中绘制药物、疾病、靶基因网络图,并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三仙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数据库筛选得到三仙汤的28种有效成分以及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靶点127个,其中蛋白激酶、白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为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 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主要影响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蛋白质异二聚活性、血红素结合等生物过程;以及影响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IL-17信号通路、前列腺癌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结论三仙汤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关键信号通路作用于核心基因,影响细胞分化、凋亡、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CRISPR/Cas系统基因结构及其与耐药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9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通过CRISPRs web server获取CRISPR系统的信息。通过ClustalW进行重复序列和cas基因的比对分析,采用MEGA7构建cas1和cas3的系统发育树,通过RNAfold预测重复序列RNA的二级结构。通过GenBank数据库对间隔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基因注释查找耐药相关基因,并分析其与CRISPR系统之间的关系。结果9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共发现130个确定的CRISPR位点,分布于58个菌株中,其中47个具有结构完整的CRISPR系统,30个I-F型,7个I-C型,6个I-E型,I-F型可以和I-C型或I-E型共存于同一株菌中;CRISPR位点共有18种重复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基本均可形成保守的哑铃状RNA二级结构。不同类型CRISPR系统的cas基因组成不同,但均有cas1和cas3。cas1和cas3比较保守,可作为分型的依据。不同位点中间隔序列的长度和数量不同,2132个间隔序列中526个与噬菌体序列同源,32个与质粒序列同源。耐药基因分析显示,含CRISPR系统的菌株IntI1和OXA-10的携带率高于不含该系统菌株的携带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CRISPR系统主要为-F型,其次为-E和-F型;同种类型CRISPR系统中的cas1和cas3基因高度保守;与间隔序列同源的外源基因主要为噬菌体,少数是质粒。CRISPR系统的存在与某些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的携带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3.
设计意图:灵敏性训练要求幼儿能做出快速、准确的反映,体现了幼儿灵活控制身体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刘馨教授在《学前儿童体育》一书中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培养中提到:"幼儿灵敏性的培养,可以提高人体各种分析器官的敏感性以及神经系统分析综合能力,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的功能,逐渐增强幼儿在多变的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应激能力,并为幼儿智力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4.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逐年提高。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挽救老年人生命有积极的意义。对有手术指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是目前治疗方法的首选。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统计数据质量的时效性。而医院目前信息统计工作的现状和当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相比,显得很不相适应。本文重点分析当前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和以后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和基础治疗+常规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1次针刺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疲劳量表-14(FS-14)积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得分、完成MoCA评测耗时,并在治疗结束后6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6月后随访,治疗组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临床效果更好,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究N-乙酰基转移酶10(N-acetyltransferase 10,NAT10)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初治AML病人(初治组)、20例复发AML病人(复发组)、20例AML完全缓解病人(缓解组)和20名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RT-PCR检测受试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NAT10 mRNA的表达。ROC曲线分析NAT10 mRNA早期诊断AML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以NAT10 mRNA中位表达水平将84例AML病人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2组病人的生存预后。结果:初治组和复发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NAT10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P<0.01)。NAT10 mRNA早期诊断AML的AUC为0.827(95%CI:0.723~0.930,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和82.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LT3-ITD/TKD突变和NAT10 mRNA高表达是AML病人...  相似文献   
108.
<正>自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以来,在中国政府的坚实领导下,国内疫情逐步得以控制。但在国(境)外疫情的影响下,COVID-19在国内出现了局部区域散点新发的特征。2021年9月10日起,福建莆田爆发新一轮疫情,厦门等多个周边地区出现关联病例,确诊病例为传播能力强、病毒载量高的COVID-19变异毒株感染所致[1],  相似文献   
109.
痰液ECP,TNF-α,sIL-2R对吸入肝素防治哮喘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玲  李景梦  沙建萍  王永兴  敬梅  路长庆 《医学争鸣》2001,22(18):1685-1685
0 引言 为了论证吸入肝素对哮喘的防治作用 ,我们选择了检测痰液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2 R)水平来评价吸入肝素防治哮喘的效果 [1 ,2 ]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轻、中度哮喘患者 40 (男 2 1,女 19)例 ,年龄2 1~ 5 8岁 ,病程 2 mo~ 2 0 a.均无吸烟史、心脏病史及其他胸肺疾病 ,符合 1992年全国哮喘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3] .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 ) <预计值 80 % (5 6 %~ 78% ) ,支气管扩张试验缓解率 >15 % .1.2 方法 吸入肝素前后同步测定痰液 ECP,T…  相似文献   
110.
巴氨西林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正常人血浆中巴氨西林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巴氨西林在正常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的方法,测定巴氨西林在人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流动相11mmol/LKH\-2PO\-4(含0.1ml/L冰醋酸)-甲醇(78∶22,v/v).色谱柱为HypersilODS2,5μm,150mm×4.6mmID,紫外检测波长231nm.测定2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800mg巴氨西林片后血药浓度-时间过程.结果方法的专属性较好,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大于90%,日间日内变异系数低浓度小于20%,高浓度小于10%,线性范围0.316~20.220μg/ml(r=0.9998,n=5),最低检测浓度0.316μg/ml,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受试者口服巴氨西林片800mg后,以巴氨西林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氨苄西林估算的末端相半衰期(T1/2)1.13±0.31h,峰时间(Tmax)0.81±0.30h,峰浓度(Cmax)10.75±2.53μg/ml,MRT2.01±0.40h,21.25±4.20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