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联体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联体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增进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提高疗效,以及生存率。方法 采用B超、CT 消化道钡餐等检查,判定内脏连接情况,手术分离2对联体畸形婴儿。2对病例分别为剑脐联体畸形及胸腹联体畸形,均有肝脏连接,但胆囊及胆管各自独立,于生后第28d、第96d时分别实施分离手术,对于肝脏连接的处理,采用“局部血流阻断法”,行共用肝离断术。结果 2对联体畸形经充分术前准备,均手术分离成功,术后患儿生长及发育正常。经采用局部血流阻断共用肝离断术方法,术中出血少,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结论 联体畸形较为罕见,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合理的分离术式可提高患儿的双双存活率。局部血流阻断共用肝离断术,仅阻断了离断线局部的肝脏血流,对非操作区的肝脏血液供应毫无影响。有利于对创伤及失血耐受性很差的婴幼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2.
睡姿矫正法治疗婴儿姿势性斜头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2个月疗程的睡姿矫正法对8月龄前婴儿姿势性斜头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姿势性斜头患儿73例为研究对象,按家长意愿分成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27)。治疗组采用睡姿矫正法矫正斜头;对照组予安曲婴儿正姿床垫矫正斜头。测量并计算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经颅斜径和经颅斜径差(CVA),根据CVA对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斜头病情程度进行比较;采用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4大能区发育商(DQ)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斜径A、斜径B、CVA,以及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DQ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斜径B长于对照组(P0.05),CVA小于对照组(P0.01),各能区DQ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斜径A、斜径B、CVA、运动能DQ值、应物能DQ值,以及治疗组治疗后应人能DQ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两组间斜头病情程度比较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睡姿矫正法治疗婴儿姿势性斜头,较英国进口的安曲婴儿正姿床垫疗效好,且更简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3.
希舒美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文献 [1 ]的诊断标准 ,共观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 1 92例 ,男 1 0 8例 ,女 84例 ,年龄 0 .2~ 1 3.2岁 ,平均 ( 5.8± 4 .3)岁 ,病程 1~ 3d 1 6 0例 ,体温 37.3~ 38℃ 76例 ,≥ 38℃ 88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 1 8例 ,急性支气管炎 4 9例 (其中哮喘支气管炎7例 ) ,支气管肺炎 2 2例 (其中毛细支气管炎合并细菌感染 4例 ) ,支气管哮喘并发感染 3例 ;治疗前未用抗生素者为72 .1 % ,外周血白细胞 >1 0 .0× 1 0 9/L 1 6 2例 (占 84 .6 % ) ,中性粒细胞 >0 .6 0 1 59例 (占 82 .1 % ) ;病原学检查 ,肺炎双…  相似文献   
44.
运动有助于增强小儿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之协调一致,进而促进生长发育,使身体强健有力,同时能提高身体的免疫抗病力,还有助于智力的开发,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有四项运动是不适合他们参加的。  相似文献   
45.
A型肉毒毒素改善脑性瘫痪儿童下肢痉挛状态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聪敏  于若谷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53-2853,2859
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在下肢痉挛性脑性瘫痪(CP)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11例痉挛性CP患儿,采用BTX-A 3-6IU/kg注射下肢痉挛肌肉,依照马氏等制定的疗效与评估标准和修订的Ashworth量表评估注射前与注射后72h、1、2、4、8周不同时期的运动功能,痉挛状态及肌张力的变化。结果:运动功能恢复和肌肉痉挛状态改善,注射后较注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BTX-A注射疗法有较好的改善运动功能和降低下肢肌肉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产科技术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增加,早产儿脑损伤发病率亦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构建表达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I/EPO,并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方法 从大鼠肾脏获得EPO基因片段并用RT-PCR方法 扩增,将其连接于真核表达质粒pEGFP-NI,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大鼠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s,MSCs),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EPO的表达.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在体外转染大鼠MSCs细胞后可表达EPO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的pEGFP-NI/EPO重组质粒能在体外表达EPO蛋白.  相似文献   
48.
蒲昭霞  赵聪敏  张雨平 《重庆医学》2009,38(22):2790-2792
目的 探讨脑发育不同阶段丰富环境(EE)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新生鼠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7日龄 SD大鼠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8%氧氮混合气,制成 HIBD 模型,分为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非干预组,另设假手术组.早期干预组于脑发育关键期内,即建模后第2天开始进行EE干预.晚期干预组于脑发育关键期后,即建模后第 23天(日龄30d)开始进行EE干预.两组干预条件一致,总干预时间为20d.各组大鼠饲养至日龄100d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侧海马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结果 早期干预组患侧海马MAP-2的表达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和非干预组(P<0.01),早期干预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干预组MAP-2的表达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 EE干预可增强神经可塑性.MAP-2在海马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脑发育不同阶段 EE对 HIBD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49.
温恩懿  廖伟  赵聪敏 《重庆医学》2009,38(22):2793-2794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应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干预后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干预效应.方法 于制备新生大鼠左脑的HIBD模型后30min,应用腹腔注射NS398 20mg/kg,同时建立未注射HIBD组及假手术组,于HIBD后28d,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及穿梭箱实验测试大鼠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28d后HIBD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假手术组;NS398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优于HIBD组.结论 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以改善HIBD新生鼠的远期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95例年龄在2月~4岁的急性腹泻儿进行乙醇乳糖耐量试验(LTTE)和粪便轮状病毒(RV)、致泻性大肠杆菌(DCEC)、空肠弯曲菌、志贺氏菌、白色念珠菌及隐孢子虫检测。结果表明,RV肠炎为乳精吸收不良(LM)和乳糖不耐症(LI)的最常见原因。腹泻停止后第4周LM和LI恢复率为88%。腹泻急性期或恢复期恢复乳糖食品后再现腹泻应考虑去乳糖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