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0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医药卫生   450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利欣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重型肝炎患者90例,其中,甘利欣治疗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甘利欣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甘利欣30mL~60mL,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甘利欣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乏力、纳差、腹胀)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腹腔积液消退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9%,对照组总有效率4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甘利欣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利欣治疗组治疗后病死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利欣可有效地降低TBil与ALT,促进腹腔积液消退,降低感染,减少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从而降低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提高存活率,甘利欣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2.
活血化淤对心肌梗塞后左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淤方法对心肌梗塞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入选189例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活血化淤方法治疗组98例,测定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平均室壁厚度(WT),左室壁厚度(PWT),左室重量指数(LVW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PRA,AngⅡ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WT,PWT,LVWI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活血化淤法对于逆转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观察大鼠长期口服五加双参片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程度,为确定临床用药的剂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灌胃给药90d,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5g/kg、2.5g/kg、1.15g/kg3个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观察大鼠对药物的毒性反应。结果 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动物在试验期间活动均正常,无一例死亡;体重增长情况基本一致,血常规、肝肾功能化验结果未见明显差异,主要脏器的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特殊的病理学改变。结论 五加双参片是一种无明显毒性和副作用的纯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为了研究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240例患者进行宫颈分泌物的CT、UU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CT、UU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bO.05)。结论 CT、UU主要通过性交传播,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 U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率日渐上升,可引起前庭大腺炎、宫颈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急性尿路感染等多种生殖道疾病,无论有无症状,临床有体征者,应常规检测CT、UU,以免延误病情,及时采取科学正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和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61节)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椎体成形术,25例)和观察组(后凸成形术,2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镇痛药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和镇痛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效果优于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影响开放式管理精神病院中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并与封闭式管理精神病院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选取开放式管理神经病院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120例患者(观察组)以及传统封闭式管理精神病院中85例精神病患者(对照组)为问卷调查对象,对所有调查对象采用生化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回收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共发放问卷85份,有效回收83份,有效率为97.6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食欲、精神、睡眠、躯体不适感、疲乏感、自身对生活认识、认识功能、日常生活以及总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经济状况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开放式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评分上显著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说明新型开放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 首次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并借助体外细胞实验,初步探讨毛蕊异黄酮苷在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为后期深入研究该物质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参与脑缺血后血管再生修复机制提供重要帮助。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大鼠预先实施假手术并作为空白血清供体,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另一组大鼠预先实施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手术以复制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动物作为含药血清供体,术后按照50mg/kg?bw的剂量灌胃毛蕊异黄酮苷溶液。各组动物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1 h后腹主动脉采血。配置不同血清含量(5%、10%、15%)的培养基并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进行培养,观察不同含药血清对EPCs形态数量的影响,进而选择适宜的含药血清,借助Transwell小室和Matrigel分别考察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形成管腔的能力的变化,并采用聚合酶联免疫反应(ELISA)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5%和10%含药血清均能促进内皮祖细胞增值且对细胞形态无影响;15%含药血清使细胞形态改变,生长受到显著抑制。10%含药血清能够显著促进内皮祖细胞的迁移作用和形成管腔的能力(P < 0.01)。ELISA结果显示,含药血清中内皮祖细胞动员因子(VEGF、SDF-1、G-CSF、GM-CSF、EPO)含量与空白血清中的各参数相比均显著升高(P < 0.01)。结论 体外实验初步表明,毛蕊异黄酮苷吸收入血后,能够调动多种内皮祖细胞动员因子进入血循环,这些物质对激活内皮祖细胞参与机体脑缺血后的血管再生修复过程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