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人文关怀融入急诊护理初步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融入急诊护理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能否得到提高.方法 结合急诊科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急诊护理人员的观念、急诊护理制度、提供病人个性化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尝试.结果 人文关怀实施后急诊病人得到了安全、高效、规范的急诊护理服务.结论 从事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结合急诊护理的特点,在现有的医护设施条件下,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并有意识地将它贯穿于整个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使急诊病人及急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2.
长途转运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实施长途转运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 利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患者的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①病情恶化;②成功转运;③死亡.结果 与传统组相比,实施临床路径组患者途中出现病情恶化的比例下降(35.29%&16.67%,P<0.05),成功转运率有上升趋势(91.76%& 94.45%,P>0.05),死亡率无明显变化(3.52%&2.78%,P>0.05).结论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长途转运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分离株eaeA基因的多态性。 方法 对不同来源的60株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的eaeA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中进行BLASTn比对,根据比对相似性判定eaeA基因的型别。将获得型别的序列与GenBank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代表性菌株型别的序列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其进化关系。 结果 所有EHEC分离株的eaeA基因均为γ型,且序列完全一致。EPEC分离株的eaeA基因型以β1型为主,同时存在ε, κ, ι2, θ型。 结论 EHEC分离株的eaeA基因相对保守,型别单一,而EPEC分离株的eaeA基因表现出较大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助理护士的自我期望值和自尊心状况,应用自尊量表(SES)和自我期望值量表(RD16)以团体测试方式对93名助理护士进行了调查。在本研究范围内,助理护士的自我期望值处于人群中偏高的状态,而自尊心处于人群的中等状态;在今后的工作中,可望通过影响她们的自我期望值水平来改善其自尊心水平,从而达到改善其职业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分离株的亚碲酸钾抗性水平、抗性基因簇及其关系.方法 使用平皿法检测亚碲酸钾抗性水平,采用PCR方法检测亚碲酸钾抗性基因簇.结果 在所检测的39株非O157 STEC中,仅有5株菌亚碲酸钾抗性水平介于128~512 μg/ml,同时携带亚碲酸钾抗性基因簇(terABCDE).另有2株菌的亚碲酸钾抗性水平为8 μg/ml,3株菌为2 μg/ml,其余29株菌均<1 μg/ml,且这34株菌terABCDE均阴性.结论 大多数非O157 STEC分离株对亚碲酸钾敏感,在使用含亚碲酸钾的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非O157 STEC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对国内不同宿主来源的非0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以初步建立中国非0157 STEC菌株的基础数据库,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参照PulseNet非0157 STEC的PFGE实验方法对76株非0157 STEC分离株进行分析,并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结果 在PulseNet推荐的电泳参数和内切酶XbaI情况下,菌株酶切片段分布均匀,条带易于识别。76株非0157 STEC分离株产生62种PFGE带型,初步聚类为A~M 13个群,不同来源菌株的PFGE带型分布广泛,但均具有某些优势的PFGE聚类群。结论 国内不同来源的非0157 STEC呈高度多态性,PulseNet推荐的PFGE电泳参数和内切酶XbaI适用于中国非0157 STEC菌株的分析。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基于临床医院开展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人群监测,探讨公共卫生实验室对临床实验室需求的直接技术指导的实践模式。方法 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菌型;构建DEC流行特征基线;对疑似暴发病例开展基于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2-2013年选择上海地区4家哨点医院检测7 204份腹泻标本确认的712例DEC感染病例,阳性率为9.9%。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感染351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感染292例;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感染32例;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EHEC)感染6例;DEC混合感染31例。EPEC感染以1~5岁儿童最多见,菌型均为aEPEC;ETEC流行峰值在8月,阳性率>20%,感染病例2012年聚集于1~28日龄和2013年的20~60岁人群(P< 0.05),菌型以耐热肠毒素(ST)型最多(59.6%),其次为不耐热肠毒素(LT)型(27.8%)和ST/LT型(12.6%);2013年儿童感染EIEC病例明显增加(P< 0.01);未监测到EHEC O157 : H7,但确认2例EHEC O26 : H11(eae-hlyA-stx1a)儿童病例;调查确认2012年上海地区15例新生儿ETEC聚集性感染病例与四川省自贡市新生儿病例属于同一克隆(STh-CS21-CFA/I-ClyA-EatA-ST2332- SHNL0005)。结论 上海地区DEC型谱特征已发生改变,ETEC对新生儿院内感染和食源性感染性腹泻构成潜在暴发风险,需加强实验室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来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携带的eae基因型别。方法 PCR扩增eae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在NCBI中进行BLASTn搜索比对,确定其基因型别,并用最大似然法构建eae基因进化树,分析eae基因各型别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30株EPEC菌株中,100株获得了1.8 kb序列,共分为18种eae基因型别,其中以β1型为主,占37%(含37株菌)。人源和动物源EPEC菌株存在相同的eae型别。结论我国EPEC分离株的eae型别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我国EAEC分离株的HEp-2细胞粘附特征、毒力基因和集聚性粘附基因情况,探讨建立PCR检测方法的可能性。方法选择31株分离自腹泻患者粪便的大肠埃希菌,采用HEp-2细胞粘附试验,获得菌株的粘附表型;采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astA、aggR、pic)及集聚性粘附相关基因(aggA、aafA、agg3A、hdaA)。结果不同菌株在HEp-2细胞粘附试验中表现为不同的粘附表型,所含有的毒力基因及粘附相关基因不同。aggR基因阳性的13株菌中,7株表现为集聚性粘附(AA)表型,其中5株具有集聚性粘附相关基因。此外存在aggR基因阴性但对HEp-2细胞表现为集聚性粘附的非典型EAEC以及具有集聚性粘附相关基因hdaA却表现为对HEp-2细胞不粘附的菌株。结论 EAEC是一类高度异质性大肠埃希菌,HEp-2细胞粘附试验仍然是检测EAEC的"金标准";aggR基因是一种较好的PCR诊断靶基因,在aggR基因的基础上组合其他基因,建立EAEC检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0.
探讨在SARS突发期护理部的职能与作用。在SARS突发期护理部制定和贯彻落实护理应急管理方案,从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SARS确诊病例37例,无1例死亡,全院护理人员SARS护理知识考核均合格。在SARS疫情突发期间,护理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制定和贯彻落实应急管理方案,对医院在系统的正常循环上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使医院护理工作能快速有效地进入良好的应急状态,从而保障了防治SARS工作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