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三羟异黄酮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4',5,7三羟异黄酮处理黑色素瘤B16细胞1~4天后,以生长曲线反映其增殖活力,以B16细胞形态、黑色素含量及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等观察三羟异黄酮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结果:用10、30、9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作用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P<0.05~P<0.01).表现为黑色素生成能力增加,细胞生长缓慢,可使B16细胞阻断在S期.结论:三羟异黄酮不同剂量对体外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1988年12月至今,我院应用CSM—1型及CSM—2000型水囊式,B超定位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4649例,效果满意,1995年以来急诊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病人365例,疗效好,治愈率高,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3.
云南存在家、野两型鼠疫自然疫源地。两型疫源地的媒介过去一直未得到实验室证实。本研究应用动物模型及膜饲养方法对云南两型疫源地的七种主要蚤种,以各自疫源地强毒鼠疫菌株和相应宿主动物进行了感染率、集群传疫率、媒介效能、媒介指数、感染和非感染蚤的生存期限以及对人的嗜血性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印鼠客蚤有11.1%的栓塞蚤具有形成两次菌栓的能力,集群传疫率达100%,传  相似文献   
24.
脐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是由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 ,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 ,也可由脐血管保留导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而导致发炎。是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首要途径。本文通过对 62例新生儿脐炎病因的分析 ,提出了脐炎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2例中 ,男 4 5例 ,女 17例。年龄 3— 5天 12例 ,6— 10天 2 3例 ,大于 11天 2 7例。城市 18例 ,农村 4 4例。新法接生 5 2例 ,土法接生 10例 ,早产儿 12例。 62例均有脓性分泌物 ,脐轮红 5 4例 ,脐部有恶臭 5例 ,脐肉芽 1例 ,合并脓疱疹 5例 ,中耳炎 2…  相似文献   
25.
糜子垫在脊髓损伤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宁  杨薇  赵文红 《黑龙江医学》2007,31(6):458-458
目的 探讨糜子垫在脊髓损伤患者压疮护理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可能发生压疮的4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糜子垫组20例、棉垫组20例,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情况。结果 棉垫组20例中,7例发生压疮、2例皮肤发红及水肿;糜子组20例中无1例发生压疮,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制糜子垫简单、经济、透气性好且沥水性强,可有效防止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丧失,亦可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语言训练对儿童孤独症(CA)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语言治疗组及对照组。针对治疗组不同语言障碍特点进行个性化语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应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语言治疗组ATEC总分及各分项分值均下降较明显(P〈0.05),其中语言、感知觉的分数较对照组下降尤其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语言训练可明显促进孤独症儿童三主症的改善,尤其在提高语言理解力及词汇量,改善感知觉能力方面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调查处于滇川交界疑似鼠疫疫源地的华坪县鼠疫流行情况,为当地鼠疫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宿主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蚤样本,采集鼠疫指示动物血清,采用间接血凝实验(IHA)和酶联免疫实验(ELISA)两种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采用反向间接血凝实验(RIHA)对自毙鼠脏器进行鼠疫F1抗原检测,对鼠脏器和蚤样本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同时,对当地近年发生自毙鼠疫情、可疑病例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共捕获小兽3目4科9属17种240只,居民区捕获率为1.58%,优势种为小家鼠(47.37%,9/19)和褐家鼠(26.32%,5/19);农耕区捕获率为10.85%,优势种为卡氏小鼠(23.08%)、黑缘齿鼠(12.22%)、灰麝鼩(11.76%)、白尾梢麝鼩(11.31%)、锡金小鼠(10.41%)和齐氏姬鼠(10.41%)。共检获小兽寄生蚤5科7属7种26匹,小兽平均染蚤率为10.83%,总蚤指数为1.53,居民区优势种为缓慢细蚤和印鼠客蚤相对较多,农耕区优势种为穗缘端蚤中缅亚种、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和方叶栉眼蚤。共采集指示动物血清531份,其中犬血清491份、猫血清40份,...  相似文献   
28.
不等单蚤对人的嗜血性张洪英,何侯晋,赵文红,胡晓玲,梁云,吴明寿(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大理671000)不等单蚤(Monopsyllusanisus)是我国南方家鼠鼠疫疫源地分布较广的蚤种,能自然感染鼠疫菌,历史上曾多次从其体内分离到鼠疫病原体。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钦县犬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状况。方法 对2013-2014年期间在德钦县采集的315份犬血标本,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并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结果 315份犬血样本中共有18份扩增到目的片段,总阳性率为5.71%(18/315),其中中华田园犬的阳性率为7.14%(12/168),藏犬的阳性率为5.13%(4/78),哈巴犬的阳性率为2.99%(2/67),狼犬中未检出HGA。所检出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与GenBank中收录的部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100%。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当地无形体分为2类流行株,将其命名为Yunnan HGA1和Yunnan HGA2,分别占检出菌株的16.67%和83.33%。Yunnan HGA1与在乌拉圭、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的无形体片段(HM366583)同源性为100%,Yunnan HGA2与加拿大发现的肩突硬蜱中检测到的无形体片段(HG916766)同源性为99%。结论 云南省德钦地区犬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感染,进一步开展相应媒介、宿主及人群感染调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