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11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ursolic acid on guinea pig cytomegalovirus (GPCMV) and explored the steps of viral replication targeted by ursolic acid. Cytopathic effect assay and MTT method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50% cellular cytotoxicity (CC50), 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and therapeutic index (TI) with GPCMV.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anti-viral effect of ursolic aci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ime points, two other medicines, ganciclovir and Jinyebaidu (JYBD), serving as controls, were studied for comparis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C50 of ganciclovir, JYBD and ursolic acid were 333.8, 3015.6, 86.7 μg/mL, respectively; EC50 of ganciclovir, JYBD and ursolic acid was 48.1, 325.5 and 6.8 μg/mL, respectively; TI of ganciclovir, JYBD and ursolic acid was 7, 9, 13, respectively. Similar with ganciclovir, ursolic acid could inhibit the viral synthesis, but did not affect the viral adsorption onto and penetration into cells. We are led to conclude that the anti-cytomegalovirus effect of ursolic acid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ganciclovir or JYBD, and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ursolic acid lies in its ability to inhibit viral synthesis.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一种制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的置管持续灌洗治疗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方法麻醉后将导管插入枕大池,分组一次、两次注入0.3mL自体动脉血建立SAH模型。监测动脉血压、血气分析、颅内压,存活动物进行蛛网膜下腔灌洗治疗。结果血液广泛分布于颅底动脉环周围脑池。SAH组大鼠的血压、血pH、PaO2、PaCO2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稀释尼莫地平生理盐水等蛛网膜下腔灌洗后大鼠心率、血压、等均无明显波动,颅内压略有上升,无明显神经行为改变和死亡。结论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临床SAH,重复性好,适用于SAH后灌洗治疗前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频技术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视频技术联合PBL对学生授课,并对学生进行评估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赞成以多媒体视频技术联合PBL教学,教学整体情况、课堂教学表现及学生学习兴趣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1);而且联合教学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神经病学理论课教学中,多媒体视频技术联合PBL教学方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掌握与理解重点和难点,更加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HPV L1蛋白和p16在子宫颈各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子宫颈病变进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各种子宫颈病变(CIN1级18例、CIN2级9例、CIN3级8例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6例)中HPV L1蛋白和p16的表达.结果 HPV L1蛋白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26.8%.其中HPV L1在CIN1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CIN2为44.4%,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均无表达.p16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68.3%,其在CIN1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CIN2为77.8%,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均表达阳性.100%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为p16+/HPV L1-,而61.1% CIN1中为p16-/HPV L1+或p16-/HPV L1-.结论 随着子宫颈病变的进展,HPV L1阳性表达率降低而p16阳性表达率增高.p16+/HPV L1-提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有进展的可能,而p16-/HPV L1+和p16-/HPV L1-可能为无进展的或潜在消退的子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95.
王志平  沈伟伟  赵建华 《四川医学》2009,30(11):1772-1772
1临床资料 男,14岁,学生。因摔伤致左髂部包块,左下肢麻木、无力28d于2008年4月28日入院。患者从80cm高的课桌上后仰摔下,臀部和双手掌后撑着地,当即感左髂部轻度疼痛,可站立行走,并继续参加当天的体育课。3d后出现左下肢伸膝无力、行走困难,左大腿内侧麻木,并发现左骼窝处约鸡蛋大小包块。局部自敷中药,病情逐渐加重,需扶拐行走。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RIPostC)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且探讨适宜的疗程。方法 收录发病72 h以内、未溶栓的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RIPostC 10 d组、RIPostC 14 d组和对照10 d组、对照14 d组,并分别进行4个循环的充气和放气。比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入院时、10 d时、14 d时和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入院时、90 d时良好转归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14 d时、90 d时认知障碍率)。结果 纳入8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例RIPostC组,45例对照组),在RIPostC 10 d组中仅有1例不能耐受而放弃治疗,对照组完全耐受。在对照组中,3名患者复发脑梗死(分别为30 d时、65 d时和78 d时),而在RIPostC各亚组中均没有发生任何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在90 d时,与对照10 d组和对照14 d组相比,RIPostC 10 d组和RIPostC 14 d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梗死体积分别减少33.7%和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的良好转归率明显增高(P<0.05);MoCA、MMSE认知障碍率显著性降低(P<0.05)。与RIPostC 10 d组相比,RIPostC 14 d组中NIHSS评分、mRS的良好转归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进行RIPostC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可行性,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减少残疾,改善预后。同时,也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但RIPostC 10 d和14 d对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无显著差别,所以,RIPostC治疗10 d是较为合适的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继发脑梗死和血管病变的认识.方法:42例结核性脑膜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和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见的表现是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和偏瘫等局灶体征.脑脊液检查表现脑压高,细胞数、蛋白高,葡萄糖、氯化物低;磁共振示脑膜强化基地池渗出,脑梗死和血管炎,脑梗死包括3...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并探讨不同部位MCAO的脑梗死发病机制及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MCAO急性脑梗死患者159例,根据闭塞部位分为近端MCAO组和远端MCAO组,比较两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不同部位MCAO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  相似文献   
99.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初期被学者们认为来源于骨骼肌,而目前多数学者认同它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神经鞘雪旺(Schwann)细胞的肿瘤。尽管这种肿瘤的组织发生并不完全清楚,但是仍然具有特征性。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喉GCT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回顾复习GCT文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2007年5月因进行性声音嘶哑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寻及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但没有咽喉部疼痛及异物感及呼吸吞咽困难,在当地医院按“声带肿物”行两次活检,病理报告均为慢性炎性反应,经抗炎等治疗无效,遂转入我院。1.2检查方法入我院后查体,间接喉镜下见左声带全长慢性充血,边缘无明显新生物,喉室膨隆,喉内表面黏膜光滑。行喉部CT示左侧喉室延及声门下一约1.5 cm实性肿物,周围组织无破坏(图1)。在支撑喉镜下切开喉室隆起处黏膜,暴露肿物,切取约0.3 cm×0.3 cm×0.2 cm组织活检。活检见肿物位于黏膜下,呈淡黄色,无明显包膜,质地较韧,血供较丰富。图1喉部CT示左侧喉室延及声门下一约1.3 cm×0.8 cm×0.8 cm实性肿物,周围软骨无破坏2结果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北京、沈阳、上海、长沙、广州和银川六城市媒体控烟宣传现状,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媒体控烟宣传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多阶段抽样法在六城市抽取4 815名成年吸烟者和1 270名成年非吸烟者进行入户调查,计算媒体控烟宣传的暴露率及各种媒介中的暴露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媒体控烟宣传暴露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69.1%的吸烟者在过去6个月中看到过媒体控烟宣传.媒体控烟宣传暴露比例较高的媒体为电视(64.6%)、烟盒包装(50.5%)、报纸杂志(45.6%)和广播(38.1%),看到控烟宣传比例较低的场所为互联网(17.1%)和街头摊贩(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地域、年龄、文化程度和每日吸烟量是影响吸烟者看到控烟宣传的重要因素.广州的吸烟者相对于北京的吸烟者更不容易看到媒体控烟宣传(OR=0.54,95%CI:0.34~0.86);41~55岁(OR=0.44,95%CI:0.20~0.96)以及56岁以上年龄组(OR=0.36,95%CI:0.16~0.81)相对于18~25岁年龄组的吸烟者更不容易看到媒体控烟宣传;初中及高中学历组(OR=1.43,95%CI:1.09~1.87)及大专及以上学历组(OR=1.61,95%CI:1.16~2.25)相对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组更容易看到媒体控烟宣传;而每日吸烟量为11~20支组(OR=0.82,95%CI:0.70~0.97)及30支以上组(19R=0.68,95%CI:0.49~0.95)相对于10支以下组更不容易看到控烟宣传.结论 中国目前媒体控烟宣传已经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各地区之间的宣传效果存在差异,建议我同制定统一、长效的媒体控烟宣传策略,同时应加强在公共场所控烟宣传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