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目的】观察助孕宁Ⅱ号方治疗脾肾两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早孕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且明确诊断为PCOS伴胰岛素抵抗(IR)先兆流产患者(A组)20例、PCOS不伴IR先兆流产患者(B组)20例,另选取正常早孕妇女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A、B组给予助孕宁Ⅱ号方治疗,疗程为30 d,C组未给予任何治疗。观察A、B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孕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与C组作比较。【结果】(1)有效性评价:经30 d治疗后,A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B组患者除HOMA-IR外,其余指标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A、B、C 3组患者血β-h CG、孕酮、IL-10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及IL-18水平,A组仍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因服助孕宁Ⅱ号方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3)随访情况:A组5例、B组2例、C组4例妊娠至足月顺利生产,新生儿状态良好;A组有1例患者于妊娠晚期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其余患者均维持至妊娠中晚期,无妊娠期并发症出现。【结论】助孕宁Ⅱ号方能显著改善PCOS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证候,优化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2.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明清时期医家治疗崩漏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明清时期37部女科典籍为检索源,将符合标准的方剂纳入,提取方剂组成信息,并采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文件,进行频数分析;借助SPSS Statistic22.0、SPSS Modeler 14.1分别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结果】共得到治疗崩漏的方剂117首,包含中药119味,药物使用总频次为936。所用中药可归为17类,补虚药中的补血药、补气药用药频率较高,祛邪药中的清热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用药频率较高。单味高频药物有当归、甘草、川芎、熟地黄、白芍、白术、人参、黄芩等。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的结果得到6个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熟地黄—川芎、白术—黄芪、生地黄—黄芩、柴胡—山药、蒲黄—侧柏叶、茯苓—棕榈炭。【结论】明清医家治疗崩漏补虚时以补血、补气类别为主,祛邪时以清热、化瘀、止血为主,数据挖掘结果与传统理论相吻合,可为临床治疗崩漏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卵巢早衰是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器官,卵巢功能的过早衰竭严重危害全球女性的身心健康,是学者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目前认为卵巢早衰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且尚未明确。就目前最新的研究发现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医源性因素、代谢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涉及基因突变,自身免疫性疾病,颗粒细胞及线粒体的异常等。该文对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该病的预防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明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胰岛素抵抗减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致早期妊娠丢失的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寻求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整理、分析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早期妊娠丢失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减低致早期胚胎丢失的发生;现代医学尚未形成统一治疗原则,多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减少早期妊娠的丢失,但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治疗重视补肾活血、健脾化痰,疗效卓著。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内膜容受性降低、早期妊娠丢失病理机制密切相关,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较西医治疗,中医药具有多靶整合,整体网络的调节优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探讨代谢综合征导致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机制,胰岛素抵抗、肥胖和血栓前状态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也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其治疗以预防为主,同时根据上述不同的机制通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另外,祖国中医药学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去认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发起的缓和医疗会诊进行总结梳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提出的22次缓和医疗会诊资料。结果 共18例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其中,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8)岁(36~88岁);10例患者会诊1次,6例患者会诊2次,2例患者未完成会诊;15例患者为恶性肿瘤,3例患者为非肿瘤性疾病。会诊原因中,61.1%(11/18)是关于沟通;61.1%(11/18)是减轻患者的痛苦症状。离世地点方面,8例在本院离世,6例在其他医疗机构离世。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对缓和医疗会诊存在明确需求,会诊能给急诊医患双方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7.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是万事万物之根本,是生命之动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环境及女性生活习性的变迁,耗损阳气因素逐年增加.阳气亏虚,冲任虚寒,固摄无权,阳不摄阴,经血非时而下从而导致崩漏.中医治疗重在治病求本,扶阳的目的在于调衡人体阴阳生理状态,恢复人体阴阳本体结构,从而达到“阴平阳秘”动态平衡.作者整理古今文献,基...  相似文献   
28.
复发性流产是世界性医学难题,其中免疫因素所致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是当前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补体系统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妊娠过程中发挥着复杂而精细的调控作用。一定程度的补体成分激活对于妊娠过程中胎儿及妊娠附属物的正常发育是必需的,然而在母胎界面上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可通过影响胎盘发育、介导炎症损伤,调节特有免疫系统等途径导致胚胎丢失。因此,补体系统失调或过度活化是复发性流产的风险因素。本文对补体系统对正常妊娠的支持及病理激活状态下导致复发性流产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提供可行的免疫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29.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前提,反复详尽的病情评估、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规范实施缓和镇静的必要条件。本文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对其进行了解读,并以1例因顽固性谵妄接受缓和镇静的晚期肿瘤患者为例,展示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天麻素(Gastrodin)对肿瘤、非肿瘤2种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化疗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化疗痛,Chemotherapy-induced Neuropathic Pain,CINP)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125μg·kg~(-1))建立正常大鼠和Walker-256乳腺癌荷瘤大鼠CINP动物模型,并腹腔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天麻素(60,120 mg·kg~(-1));采用Von Frey电子测痛仪检测大鼠机械刺激痛阈值,PL-200型热刺痛仪测定大鼠热刺激痛阈值。结果 VCR对肿瘤、非肿瘤大鼠均可诱导产生机械痛敏反应和热痛敏反应,使其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1);天麻素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肿瘤、非肿瘤CINP大鼠模型的机械痛敏反应和热痛敏反应(P0.01)。将大鼠注射VCR前后的痛阈值差值以及天麻素治疗前后大鼠痛阈值差值进一步比较,VCR对非肿瘤组大鼠机械痛痛阈值的降低幅度比肿瘤组的明显(P0.01),而VCR对肿瘤组的热痛阈值降低幅度比非肿瘤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麻素对非肿瘤组大鼠机械痛阈值的提高作用比肿瘤组明显(P0.05),而天麻素对肿瘤组大鼠的热痛阈值提高作用比非肿瘤组明显(P0.05)。结论天麻素对VCR诱导的肿瘤、非肿瘤大鼠CINP均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但对生理、病理状态下大鼠的不同感觉神经纤维的痛觉抑制作用敏感性存在差异,对VCR诱导痛敏反应越敏感的神经纤维其抑制作用也相对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