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谭林  颜薇  施承松 《山东医药》2009,49(47):56-57
目的 探讨小儿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68例经病理活检或免疫组化确诊的儿童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霍奇金淋巴瘤(HL)比例为1.83:1,发病年龄高峰为6—9岁,男女比例3.9:1。NHL主要以淋巴母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型、弥漫性大B细胞型及Burldtt’s型枭见,以周围淋巴结肿大、纵隔和腹部包块、骨髓受累等为主要表现,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HL主要以混合细胞型为主,大部分以颈淋巴结无痛性大为首发症状,可伴腹腔淋巴结、脾脏及骨髓浸润,临床分期以Ⅰ-Ⅱ期为主。结论儿童NH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类型与成人存在差异,而HL病理类型与成人相似。  相似文献   
12.
卢燕玲  谭林 《全科护理》2013,(36):3437-3439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一种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起来的不同于肠外营养的营养支持方法[1].近年来,肠内营养(EN)在临床营养支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当病人身体遭受重大疾病时新陈代谢率高,每天需要大量营养素,最新研究,危重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危重病人经过肠内营养治疗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问题.为更好地提高肠内营养的疗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对肠内营养治疗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高勇  张峰  李团团  唐振华  谭林 《安徽医药》2013,34(4):484-487
目的测定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含量,探讨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67例慢性肝病、63例肝硬化、33例PLC患者和7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ys C、肌酐(SCr)、尿素(Urea)、尿mAlb及尿β2-MG含量,并分析差异。比较肝硬化、PLC患者Child-Pugh不同等级间血清Cys C、SCr、Urea、尿mAlb、尿β2-MG水平。同时比较血清Cys C、尿mAlb、尿β2-MG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病、肝硬化、PLC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肝硬化、PLC组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及β2-MG水平分别为(1.40±0.47,27.57±21.45,0.29±0.09)mg/L和(1.21±0.21,19.60±7.28,0.22±0.09)mg/L,均高于慢性肝病组(1.01±0.13,11.30±3.46,0.14±0.05)mg/L(P<0.05)和正常对照(0.81±0.11,11.21±2.47,0.14±0.03)mg/L(P<0.05),肝硬化组血清Cys C、尿mAlb水平明显高于PLC组(P<0.05)。肝硬化和PLC组Child-Pugh B级、C级患者血清Cys C、尿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P<0.05)。肝硬化、PLC组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尿β2-MG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7.1%、38.1%、31.7%、68.3%和51.5%、33.3%、30.3%、78.8%,均高于慢性肝病组(11.9%、3.0%、3.0%、16.4%)(P<0.05),且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同组患者单独检测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 C、尿mAlb及尿β2-MG水平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和肝功能的下降而升高,且比SCr、Urea更能灵敏的反映肝硬化、PLC患者继发早期肾功能损伤。同时三项目联合检测对肝硬化、PLC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14.
谭林 《右江医学》2011,39(3):260-262
目的分析近年来社区儿童乙肝六项检查结果的动态变化,为社区儿童的预防免疫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凤岗镇社区2001~2009年儿童乙肝六项检查结果,判定不同检测指标组合结果,比较不同年份社区儿童乙肝免疫状态的变化。结果 2001~2009年社区儿童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比例下降,非免疫人群比例上升。结论社区儿童近年来非免疫人群比例上升,儿童乙肝预防免疫仍存在盲区,应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社区儿童乙肝预防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5.
谭林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4):272-273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55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的治疗组。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剂量为20-200mg,加入液体静滴,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的改善。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呼吸困难、纠正心衰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合并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脑病患儿可能有效。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佐治小儿重症肺炎比常规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TFE与3D DCE-MRA联合应用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DSA证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8例为单纯下腔静脉阻塞,2例为单纯肝静脉阻塞,22例为下腔静脉阻塞伴肝静脉阻塞。32例患者均行B-TFE和3D DCE-MRA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及联合应用时对BCS及其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结果 B-TFE正确诊断8例下腔静脉阻塞、18例下腔静脉阻塞伴肝静脉阻塞和2例肝静脉阻塞,总检出率为87.5%(28/32);3D DCE-MRA正确诊断8例下腔静脉阻塞、19例下腔静脉阻塞伴肝静脉阻塞和1例肝静脉阻塞,总检出率为93.8%(30/32)。B-TFE共显示个193侧支循环,3DDCE-MRA则显示248个侧支循环。两者结合准确诊断全部BCS及其肝内外侧支循环。结论联合应用B-TFE和3DDCE-MRA是诊断BCS的理想方法。I  相似文献   
17.
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Ebstein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心功能,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诱发右心衰竭甚至全心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Ebstein畸形手术主要在针对病变瓣膜的处理、右心室功能完善及相关并发症的预处理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其病理解剖及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性,目前尚未有一个"金标准"来治疗所有病理解剖类型的畸形患者,也一直未有一种手术策略来解决临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术后疗效不尽如人意。我们通过文献复习,对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及其相关并发症防治等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本文通过在开发医院信息系统的几个子程序所遇到的问题来说明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以及建立自己的字典规范并做好与标准编码字典的对照的重要性.同时探讨如何利用HL7(Health Level 7)这个目前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医疗电子信息交换标准实现在医院内部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对医院信息系统(HIS)将来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小丛红景天总黄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林  郭增军  徐颖 《中药材》2008,31(11):1740-1743
目的:筛选纯化小丛红景天总黄酮的最佳树脂,并对影响纯化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初步研究,使纯化工艺达到最优化。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解吸与动态吸附/解吸相结合的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小丛红景天总黄酮的含量来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上样药液总黄酮浓度为3.625 mg/ml,相当于原生药0.241 g/ml,吸附速率为2BV/h,解吸液乙醇浓度为95%,解吸速率为2BV/h,洗脱剂用量为5倍柱体积,纯度可以达到48.5%。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性能最好,适于小丛红景天总黄酮的初步纯化。  相似文献   
20.
氧化苦参碱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苦参素注射液(含苦参提取物氧化苦参碱98%)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已有多家报道。我们采用苦参素注射液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