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11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人体解剖学历来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一门难点学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由此还引发学生对整个医学课程学习的畏惧心理。因此。如何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的正确方法,不但关系到医学生能否学好解剖学的问题,而且将对整个医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此问题的认识,应该是医学院校教师的共识。以往大多数人只从学习方法的层面加以讨论,笔者积多年从事解剖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拟从“激发”与“引导”2个层面上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以期达到切磋与共同提高之目的。  相似文献   
32.
特殊的儿童嗜铬细胞瘤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特殊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2000-2004年间我院收治的4例小儿嗜铬细胞瘤病例,均为男性,年龄9~12岁。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外3例,异时再发者2例,有家族史1例。结果经妥善围手术期处理,顺利切除肿瘤,术后血压全部降至正常。结论儿童肾上腺外、双侧肾上腺.多发及再发的嗜铬细胞瘤发生率高于成人,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3.
肱骨干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传统的内固定方法为钢板螺钉内固定,由于中段及中下段骨折钢板要跨越桡神经固定,增加了神经损伤的机会[1]。目前,虽然交锁髓内钉临床应用日益增加,疗效满意[2],但仍有操作繁琐,易引起肩关节疼痛、僵直等缺点。本科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逆行髓内扩张式自锁钉(天津瑞津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治疗肱骨干骨折32例,取得了良好得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2例,坠落伤8例,机械伤2例。均为新鲜骨折,闭合性26例,开放性6例。骨折形态按Müller分类:A…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改良Lich-Gregoir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疗效.方法 用改良Lich-Gregoir手术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18例,共25侧输尿管,其中重肾Y形输尿管下肾输尿管返流3侧.患儿年龄4个月~10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示膀胱输尿管返流Ⅱ级2侧,Ⅲ级10侧,Ⅳ级10侧,V级3侧.结果 经术后4~12个月随访,VCUG显示17例患儿24侧返流完全消失,仅1例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其一侧V级返流术后转变为Ⅰ级.术后所有患儿未发现尿潴留、热性尿路感染及新的患肾瘢痕出现等情况.术后住院6~7 d.结论 改良Lich-Gregoir输尿管抗返流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经典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考查不同的血样处理方法对血清中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含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aters HPLC仪,配有限进填料(RAM)直接进样固定相,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0.8 mL·min-1;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比较了血清样品不同处理方法的重现性、稳定性,并与血清直接进样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的血清样品处理方法对MMC含量的影响不同,在萃取法中用氯仿-异丙醇较醋酸乙酯萃取率高,沉淀法用乙腈沉淀对MMC含量影响较小.直接进样中MMC与血清中的蛋白质有良好的分离.结论:在MMC的血清样品处理方法中,用RAM-HPLC法直接进样,样品不经前处理,简单快速,精密度好,但对一些取样量较大且含量较低的样品,萃取法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哮喘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关于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很多,但关于哮喘发作危险因素的研究却较少,占我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哮喘更是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在沈阳市郊区31个自然村,对31 965人进行了有关哮喘发作危险因素情况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黄芪甲苷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和在大鼠的排泄。方法 :健康家兔和大鼠一次静脉注射 (静注 )给予黄芪甲苷 4mg·kg- 1,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检测兔血浆和大鼠尿及粪黄芪甲苷浓度 ,用 3P97药动学软件对兔血浆浓度 时间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和计算药动学参数 ,并估算大鼠体内的排泄情况。结果 :黄芪甲苷静注给药后 ,T12 α 为 0 .10h ,T12 β 为 1.4h ,Vc 为 0 .15L·kg- 1,VD 为 0 .6L·kg- 1,Cl为 0 .32L·h- 1·kg- 1,AUC为 15mg·L- 1·h。大鼠静注给药后 ,原形从尿和粪排出量分别为给药量的 16 %和 3.2 %。结论 :家兔体内黄芪甲苷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大鼠仅有少量原形药物从尿和粪排泄。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比分析人流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与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9月在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附属医院行人流术的13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观察组在人流术后口服优思明,对照组在人流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观察两组术后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避孕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避孕成功率为98.53%(67/68),观察组避孕成功率为97.06%(66/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7/6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10/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内节育器避孕相比,人流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更利于改善孕妇术后出血,利于子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9.
刘勇  谢华 《中外医疗》2012,31(27):113+115-113,115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和吗啡给药顺序的不同对硬膜外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关节镜手术的病人38例。根据硬膜外不同用药顺序,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即A组(n=18)先吗啡后左旋布比卡因;B组(n=20)则为先左旋布比卡因后吗啡。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常规经L1~2椎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尾端置管3~5cm,并妥善固定。A组先向硬膜外腔注入吗啡3mg(生理盐水稀释至6mL),20 min后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B组先向硬膜外腔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20min后注入吗啡3mg(生理盐水稀释至6mL)。连续监测EKG、MAP、HR、SPO2,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4、8、16、24h 4个时点有关数值和评分,观察肠鸣音、肛门排气时间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A组术后16、24h时点的VAS评分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不同时点的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椎管内超前使用吗啡镇痛后再伍用左旋布比卡因进行硬膜外镇痛能更好的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疼痛治疗。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ZEB2和PTEN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生中可能的调控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电泳技术检测64例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和扩张段中ZEB2和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ZEB2和PTEN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和扩张段中表达的相关性。在体外细胞SH-SY5Y中应用ZEB2 siRNA干扰技术降低ZEB2表达,检测其对PTEN表达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实验、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ZEB2对细胞迁移、增殖、周期和凋亡功能。结果 ZEB2和PTEN mRNA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的表达均比扩张段显著增高(ZEB2:1.2 823±0.1 323 vs 0.987 7±0.124 9,P=0.007 3;PTEN:0.113 2±0.010 9 vs 0.045 9±0.005 8,P0.001)。ZEB2和PTEN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和扩张段组织中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ZEB2:0.709±0.035 vs 0.531±0.027,P=0.016 6;PTEN:0.466±0.047 vs 0.234±0.052,P=0.029 3)。ZEB2与PTEN mRNA表达在巨结肠狭窄段(r=0.48,P0.001)和扩张段(r=0.54,P0.001)中均呈显著正相关。干扰ZEB2mRNA表达后,体外细胞SH-SY5Y的PTEN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ZEB2和PTEN在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中表达显著增加;ZEB2表达增加可能是PTEN通过竞争性内源性RNA机制调控后的继发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