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探讨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45例非牧区布鲁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3~9月份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发病高峰期,且2014年至2018年儿童布鲁菌病发病呈逐年增多趋势。45例布鲁菌病患儿中,男19例、女26例,0~3岁儿童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主要发病人群(53.3%、24/45),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传播(64.4%、29/45)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发热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82.2%、37/45),其次为关节肿痛(40.0%、18/45)和肝肿大(28.9%、13/45),但多汗(11.1%、5/45)和乏力(6.7%、3/45)较少见。实验室检查以炎症指标异常为主,降钙素原升高者30例(66.7%),红细胞沉降率者(ESR)增快者10例(22.2%),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7例(15.6%);血常规检查中无全血细胞数下降的患儿;45例患儿血培养布鲁杆菌阳性者35例(77.8%),另外10例(22.2%)试管凝集试验阳性。45例患儿中4例(8.9%)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且其脑脊液均培养出布鲁杆菌。 结论儿童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非牧区儿童存在长期发热、关节肿痛或肝脏肿大等症状时,儿科医师应高度怀疑布鲁菌病,以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儿童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EV71手足口病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和重型各120例),两组患儿以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别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比较两型、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介素(IL)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普通型患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0、P = 0.03)。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 0.05)。治疗4 d后,白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后CD3+(t = 5.13、P < 0.001)、CD3+CD4+(t = 2.66、P < 0.001)和CD3+CD8+(t = 2.13、P = 0.0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型患儿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临床症状和指标比较结果与普通型患儿一致。 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够改善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糖尿病人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国老年糖尿病人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11日。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老年糖尿病患者合计3 492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 057例。Meta分析显示,中国老年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194,95%CI(1.111,1.283),P<0.05]、病程[OR=1.756,95%CI(1.497,2.060),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lc)[OR=1.516,95%CI(1.244,1.848),P<0.05]、总胆固醇(TC)[OR=1.323,95%CI(1.079,1.622),P<0.05]、餐后2 h血糖[OR=1.108,95%CI(1.056,1.163),P<0.05]。结论: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肺癌椎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 对30例非小细胞肺癌并椎体转移、ECOG评分0~2分的患者采用DP方案 (多西他赛75mg/m2+顺铂75mg/m2,静脉滴注,d1)全身 化疗,同步椎体局部外照射,常规分割放疗,2.0Gy/次,1次/天,5次/周,共4周,总剂量为40Gy。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下肢步行能力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1、2年局控率、生存率分别为60.7%、46.4%和53.5%、 35.7%,中位生存期14月,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脱发。 结论 DP方案全身化疗并同步放疗治疗NSCLC并脊髓压迫症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总结不同年龄分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IM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根据小儿年龄分期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学龄期组(6~<10岁)和青春期组(≥10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68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入院体征、并发症、病程中首次实验室指标,分析比较4个年龄组IM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468例IM患儿中婴幼儿组127例(27.14%),学龄前期组205例(43.80%),学龄期组115例(24.57%),青春期组21例(4.49%),4个年龄组间性别、发病季节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脾大的发生率低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学龄期组热程、住院天数以及咽痛的发生率大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青春期组热程大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乏力和咽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234例(50.00%)IM患儿存在并发症,发生率位居...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血清人β-防御素2(HBD2)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住院的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90例为病例组,其中包括普通型60例(普通型组)和重型30例(重型组),收集同期内健康体检的儿童50例做为正常对照组,用ELASA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治疗,目前常用的方案为长程同步放化疗与短程放疗。全新辅助治疗也是可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临床完全缓解后等待观察的临床研究也在进行中。本文就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参紫灵胶囊对尘肺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6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紫灵胶囊,对照组给予金水宝胶囊,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免疫功能指标、1年内感冒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免疫学指标、1年内感冒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紫灵胶囊可显著改善尘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次数,且用药安全,可辅助用于尘肺的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基于IIFAR方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早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为该院2020年1-7月收治的84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IFAR方案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NDS)与神经传导速度(NCV)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相关性,并探讨NSS/NDS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以679例同时测定了NSS/NDS评分和NCV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04例,女性275例,平均年龄(59±ll)岁.以NCV作为诊断DPN的金标准,分析NSS/NDS评分诊断DPN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约登指数、Kappa值(一致性)及相关性等.采用Spearman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SS/NDS评分诊断DPN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约登指数、一致性及相关性分别为68.0%、77.2%、86.5%、53.5%、71.0%、45.2%、0.405、0.424.当NSS≥5分或NDS≥6分时,患者有较高的NCV异常率(77.8% ~ 100%).NSS、NDS评分与NCV均呈正相关(r=0.292、0.358,均P<0.01),患者神经症状或体征越严重,越容易引起NCV的减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S/NDS评分诊断DPN的危险因素是病程、年龄和UAlb/Cr[比值比(OR)=1.085、1.051、1.002,均P<0.01].与NCV诊断DPN的危险因素相关性较好.结论 NSS/NDS评分与NCV诊断DPN有相关性,尤其是神经症状、神经缺陷严重时相关性更好.NSS/NDS评分操作简单快速,方便有效,可在临床中作为DPN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