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 lasm a exchang,PE)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 llogene ic hem atopo ietic stemce ll transp lan tation,A 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 te graft versus host d isease,aGVHD)的疗效、临床意义及可能机制。方法对8例免疫抑制剂控制不佳的aGVHD患者进行了1~2次血浆置换治疗,单次置换量为2 500m l~4 000 m l,观察疗效;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置换前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8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显效者3例,占37.5%),其中aGVHD的胃肠道症状缓解尤为明显,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8)。结论血浆置换能有效改善aGVHD症状,对于免疫抑制剂效果不佳,或在减量过程中复发患者均有一定效果。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尤其是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62.
现已知在骨髓中存在2种类型的千细胞:造血干细胞(HSC)和问充质干细胞(MSC)。HSC在造血微环境的调控下能够分化为不同系列的成熟血细胞,而MSC则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基质细胞等问充质组织细胞。最近还发现MSC能分泌许多造血生长因子,在体外做为饲养层细胞能增加细胞集落形成的数量,MSC和HSC联合输注能加快造血重建的速度。为进一步研究MSC对造血细胞的作用,我们采用MSC作为饲养层细胞,观察接种的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在MSC微环境中的增殖分化情况。  相似文献   
63.
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原代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与AL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50例初发AL患者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结果 AL细胞survivinmRNA阳性率为 82 .0 % (50例中 41例 )。survivinmRNA阳性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 (89.5 % )较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细胞 (75 .0 % )稍多见 ,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33 .3 % ) ,P值分别 <0 .0 1 ,<0 0 5。在 2 2例AN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 ,survivinmRNA表达阴性者接受 1个疗程化疗后骨髓缓解(BMR)率 (83 .3 % )明显高于阳性者 (2 5 .0 % ,P =0 .0 2 3) ;1 3例ANLL患者接受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 ,survivinmRNA阴性表达者BMR率 (1 0 0 .0 % )高于阳性表达者 (2 7.3 % ) ;survivin/ β actin >0 .6者BMR率低。结论 survivin基因在AL细胞高表达 ,可能是导致AL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讨阿克拉霉素 (aclacinomycin ,ACM)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细胞凋亡与凋亡蛋白抑制因子 (IAP)的关系 ,以DNA片段原位末端 (TUNEL)标记方法检测MDS细胞株MUTZ 1细胞 (RAEB型 )经ACM作用后的TUNEL阳性细胞 ,并用RT PCR技术检测cIAP1及cIAP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 :① 0 .2 5μmol LACM处理 2 4小时 ,MUTZ 1细胞cIAP1mRNA相对表达量 (cIAP1 GAPDH)为 0 .2 4± 0 .0 5 ,与未处理组(0 4 4± 0 0 8)相比 ,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2 4 ) ;0 .5 μmol L和 1.0 μmol LACM处理 2 4小时 ,cIAP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0 .15± 0 .0 9和 0 .0 0± 0 .0 0 ,与未处理组相比 ,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值分别为 0 .0 0 2和 0 .0 0 0 2 )。相关性分析显示 ,cIAP1mRNA表达强度与ACM作用浓度呈负相关 (r=- 0 .97,P <0 .0 1)。② 0 .5 μmol LACM作用 6、12、2 4小时 ,cIAP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0 .95± 0 .0 4 ,0 .73± 0 .0 5 ,0 .38± 0 .0 7,与未经ACM处理组相比 ,均有显著的差异 (P值分别为 0 .0 2 ,0 .0 0 0 4 ,0 .0 0 0 2 )。相对表达量与ACM作用时间呈负相关 (r =- 0 996 ,P <0 0 1)。③ 0 .5 μmol LACM处理 3,6 ,12和 2 4小时 ,MUTZ - 1细胞cIAP2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1 17±0 .0 6 ,0 .91±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04年2月至2005年4月住院恶性血液病患者51例。男35例、女16例,中位年龄42岁。确诊或拟诊真菌感染或经验性治疗使用伊曲康唑,剂量为:每次200mg,每12h1次;用2d后,每次200mg,每天1次,完成疗程7d以上评价疗效。完成者共49例,疗程为7~32d,中位数14d。结果伊曲康唑注射液临床总有效率59.2%,真菌清除率为71.4%。副反应中没有发现用药时寒战、发热等,以及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发生率7.8%,肾功能损害发生率2%。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抗菌谱较广,其注射液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中为高效药物,且药物安全性良好,但在使用时尚需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66.
患者男性,35岁。因腹胀、乏力10余天,于2003-05-10入院。患者于2003-04底无明显诱因感到腹胀、乏力伴左上腹阵发性疼痛,症状进行性加重,遂来我院诊治。查体:体温38.0℃,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散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CMV)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KM3细胞的感染及其对细胞IL 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10 0 ,10 ,1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 (TCID50 )滴度的CMV与KM3细胞共培养 ,RT PCR法检测细胞CMV即刻早期抗原基因 (IE)、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基因 (GAPDH)及IL 6mRNA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MVpp6 5抗原的表达 ,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内CMV病毒颗粒。结果 CMV感染的KM3细胞可明显地表达IEmRNA ,同时该细胞IL 6mRNA水平明显升高 ;10 0 ,10TCID50滴度的CMV感染的KM3细胞CMVpp6 5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5 .5 8± 1.5 5 ) %、(3.75± 0 .85 ) % ,与对照组的 (1.5 8± 0 .33)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透射电镜下 ,10 0TCID50 滴度的CMV感染的KM3细胞内及胞膜表面可见到CMV病毒颗粒。结论 CMV可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KM3细胞 ,并在其中活化复制 ;该病毒可提高KM3细胞IL 6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8.
69.
三氧化二砷对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在体外对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型(MDS-RAEB)细胞株MUTZ-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MTT法、DNA凝胶电泳、RT-PCR、诱导分化检测、流式细胞术等多参数分析.结果:①低浓度AS2O3(0.05~0.25 μmol/L)对MUTZ-1细胞无明显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培养2周后,细胞阳性表面抗原CD38、CD7、CD10、HLA-DR表达明显下降(P<0.05),粒系分化抗原CD11b无明显表达增多(P>0.05).②AS2O3 1.0~20.0 μmol/L对MUTZ-1细胞有凋亡作用,且呈浓度依赖(r=-0.999,P<0.05).bcl-2 mRNA随AS2O3浓度增加表达明显下调(P<0.05),bcl-2/bax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0.05~0.25 μmol/L AS2O3对MUTZ-1细胞可能具有部分分化作用;1.0~20.0 μmol/L AS2O3主要通过诱导凋亡使MUTZ-1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