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6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了解海淀区奥运会比赛场馆及周边的蚊蝇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奥运会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虫密度监测采用CO2灯诱捕法;蝇类密度监测采用天幕式捕蝇笼诱捕法。结果在海淀区奥运会比赛场馆共捕获蚊972只,平均密度为2.89只/(灯·h);捕获蝇5 156只,平均密度为30.69只/(笼·d)。结论根据监测结果,海淀区奥运场馆及周边的蚊虫密度在8月上旬密度较高,蝇类密度在8月出现降低,可根据蚊蝇消长规律采取措施,做好杀灭工作。  相似文献   
52.
康骅  贾建国  蔡伟  樊杰  文华 《中国医院》2009,13(1):59-61
目的:探讨外科临床教学带教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方法:总结近十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教研室临床教学带教师资培养的经验。结果:分析既往临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懂得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是制定外科教学师资队伍培养决策的前提。院领导对教学的重视,加强管理,进行教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带教教师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奖罚制度,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结论:外科带教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一系统工程,教育经费的投入,科学的管理,教学相关知识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调查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啮齿类动物中汉坦病毒(HV)的自然感染情况,为HFRS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在海淀区捕鼠,捕获的啮齿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解剖取肺脏,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V。结果在辖区内共捕获啮齿类动物2属3种225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该区HV自然感染率范围为4.60%-20.00%,平均6.22%。其中不同鼠种自然感染率褐家鼠为6.96%,小家鼠为6.06%,黑线姬鼠为0。结论海淀区啮齿类动物自然感染HV普遍,主要存在以家鼠属为宿主的HV感染。  相似文献   
54.
[目的]明确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鼠间汉坦病毒(HV)感染分布状况和现患病例血清型,为进一步探索流行规律,确定疫源地性质和制定防治策略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应用IFAT、微量细胞中和试验(MCPENT)方法检测人、鼠间HV感染状况和病人血清型别.[结果]1997~2007年共发生本地病例178例,死亡10例,病死率5.6%,发病呈现连续上升并且2002年达最高峰,近两年明显下降和高度散发与相对集中的流行特点.部分现患病例(27例)血清分型26例为汉城型(SEO型);其中1例SEO、HTN型中和抗体滴度等同,可能是两型病毒的感染.正常人群总感染率为12.5%.鼠间广泛存在着HV感染,年度带病毒率7.32%~32.90%.带病毒鼠指数较高,与人群发病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发病呈现连续5年上升后开始下降和高度散发与相对集中的基本流行特点;正常人群总感染率较低,鼠间广泛存在着HV感染,现患病例基本均属SEO型;对重点人群及密切接种者开展出血热疫苗免疫,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提高肾癌局部复发的治疗水平.方法肾癌术后局部肿瘤复发患者7例.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原发肿瘤直径5.6~9.6 cm,平均6.5 cm;保留肾单位手术2例,原发肿瘤直径均<3.0 am.年龄19~64岁,平均42岁.肿瘤局部复发时间为术后12~54个月,平均23个月.复发肿瘤直径2.5~10.5 cm,平均5.2 cm.结果 行复发肿瘤切除术5例,复发肿瘤及肾切除术2例.7例手术均成功.术中出血150~3000 ml.患者术后恢复顺利.1例复发肿瘤压迫髂腹下神经,分离过程中因过度牵拉神经束,术后出现短暂的术侧下肢皮肤疼痛.1例术中分离损伤小肠,破孔1 cm,给予修补,术后恢复良好.余5例无明显术中和术后并发症.6例随访8~27个月,平均13个月.局部再次复发2例;出现远处转移2例,其中行免疫治疗1例,复发肿瘤切除术后22个月死亡1例.结论肾癌局部复发后再手术难度较大、出血较多,但大部分复发可以手术切除,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血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F-PSA)水平和总/游离(F/T)PSA比值的变化,探讨其在PV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120例BPH患者行PVP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术前1h、术后24h和1个月患者血清中的总PSA和游离PSA水平,并计算游离/总PSA比值,随访比较分析手术前后PSA变化差异。结果术后24h患者血清总PSA值平均为(15.5±8.4)μg/L及游离PSA值平均为(2.8±1.2)μg/L,均明显高于术前患者血清总PSA值(4.2±1.5)μg/L及游离PSA值(0.8±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总PSA比值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清总PSA值、游离PSA值及游离/总PSA比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清中的总PSA和游离PSA水平相比,血清游离/总PSA比值是PVP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的一个更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7.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其中以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为常见。但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症状,以下报道3例这种少见的并发症,以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1病例报告1.1例1,糖尿病性肌萎缩 女,50岁。因消瘦、双下肢变细、无力8月就诊,既往2型糖尿病史4a。查体:脑神经无异常,双  相似文献   
58.
患者女,35岁。阴道不规则出血34d。外院查尿HCG阳性,考虑不全流产,行清宫、抗炎、止血等治疗后再次出现阴道大量出血来诊。超声检查见:子宫前位,约11.2cm×6.4cm×6.7cm,外形不规则.宫底腔内可见约4.0cm×3.3cm×2.2cm不规则混合回声团块.边清.宫颈管内可见5.4cm×4.6cm×4.0cm不规则“蜂窝”样包块,边欠清.浸润子宫壁,但与子宫壁浆膜层界清(图1),双附件无肿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3年10月至2008年3月经皮肝组织活检的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98例,检测其ALT水平、HBV标志物、HBV DNA水平和肝脏组织学改变.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统计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ALT水平对显著肝脏病理改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98例患者中炎症活动指数(Hal)≥4、纤维化(F)评分≥3的患者分别占22.4%与17.3%.ALT为(0.51~1.00)×正常值上限(ULN)组发生上述病理改变的比例均高于(0~0.50)×ULN组(HAI≥4:36.4%比11.1%,χ2=8.881,P=0.003;F评分≥3:27.3%比9.3%,χ2=5.487,P=0.019).年龄每增长10岁是HAI≥4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10,P=0.023);年龄>45岁者发生HAI≥4分的比例明显高于≤45岁者(33.3%比13.4%,χ2=4.923,P=0.027).HBV DNA<1×104拷贝/mL时,仍有14.9%的患者Hal≥4分、12.8%的患者F评分≥3分.结论 部分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HBV DNA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肝脏病理改变,肝组织活检对于年龄>45岁的患者是十分重要的.0.50×ULN有望为中国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处理提供一个恰当的ALT"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的疗效和预测因素。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ETV治疗6个月以上获得病毒学应答者84例,分成继续ETV单药治疗组45例和ETV基础上加用Peg-IFNα联合治疗组39例,分别继续治疗24~48周。检测基线和治疗期间血清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指标。以HBsAg下降幅度和HBsAg≤150 IU/mL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HBeAg清除和HBeAg血清学转换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同时分析基线HBsAg水平对Peg-IFN疗效的影响。组间差异采用Fisher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时患者HBsA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ETV单药组(单药组为0.24 lg IU/mL,联合治疗组为0.61 lg IU/mL,P=0.0007),且HBsAg≤150 IU/mL患者的比例也明显多于单药组(单药组为11.1%,联合治疗组为30.8%,P=0.0315)。两组的HBeAg清除和HBeAg血清学转换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HBsAg≤1500 IU/mL的患者,在加用Peg-IFN治疗结束时HBsAg≤150 IU/mL、HBeAg清除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基线HBsAg1500 IU/mL的患者(HBsAg≤150 IU/mL:66.7%比14.8%,P=0.0024;HBeAg清除:58.3%比22.2%,P=0.0272)。结论联合Peg-INFα对已经获得病毒学应答的ETV经治患者可以获得更高的HBsAg下降以及HBsAg≤150 IU/mL的概率,基线HBsAg≤1500 IU/mL患者加用Peg-IFN能够获得更好的免疫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