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恶性肿瘤生长早期检测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 在兔VX2移植瘤生长过程中定期行CDFI及超声造影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瘤株MVD值.对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在移植瘤生长2 d可在瘤株周边测出血流,对瘤株血流的检出早于CDFI,血流检出率明显高于CDFI(P<0.05).超声造影瘤株血流检出率与MVD值的相关性好.结论 超声造影可在恶性肿瘤生长早期检出新生血管,并可动态观察新生血管的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82.
细胞凋亡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蒋雪  杨宏莉 《临床荟萃》1997,12(17):774-776
细胞的死亡可分成细胞坏死(necrosis)和细胞凋亡(Apoptosis,APO)两大类型。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为维持内环境稳定而进行的细胞自主性死亡过程。通过凋亡可使体内失去生命力的细胞或生理上不需要的细胞,包括那些多余的、陈旧的、受损伤的或癌前变的细胞,以有序的方式被清除,从而维持组织中的细胞形成(有丝分裂)与细胞破坏(凋亡)之间的平衡关系。近来,细胞凋亡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新兴领域和热点。 1 细胞凋亡的特征及作用 1.1 特征 细胞凋亡形态改变首先主要为核染色质凝集并分布于核膜周边,继而胞膜内陷将变性的胞内物包裹成细胞凋亡小体,小体最终被吞噬细胞或邻近细胞吞噬消失,没有任何炎症和坏死现象。细胞凋亡过程中,APO的核染色质DNA被激活的内源性核酸内切酶切割降解成寡核苷酸碎片,其碎片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阶梯状DNA条带图谱  相似文献   
83.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为维持内环境稳定而进行的一种细胞自产性死亡过程。通过凋亡可使体内失去生命力的细胞或生理上不需要的细胞,包括陈旧的、受损伤的或癌前变的细胞,以有序的方式被清除,从而维持组织中的细胞形成(有些分裂)与细胞破坏(凋亡)之间的平衡关系。近来,细胞凋亡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新兴领域和热点。  相似文献   
84.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把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或cDNA,通过载体或是机械方法引入患者的细胞里,取代功能异常的基因或补足失去的功能,使患者恢复正常水平上的功能,以达到治疗遗传病的目的.它是人类征服遗传病最有希望的手段,也是治疗获得性体细胞遗传病、特别是  相似文献   
85.
患者,37岁,已婚,未育.孕0产0.2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剖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1年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壁间多个圆形低回声结节,考虑子宫肌瘤,来院接受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子宫肌瘤治疗.  相似文献   
86.
王云  蒋雪  王莹 《肿瘤学杂志》2016,22(3):176-179
摘 要:[目的] 探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及埃克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口服盐酸埃克替尼片,125mg/次,3次/d,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 45例患者治疗1个周期后,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0例(44.4%),疾病稳定(SD)15例(33.3%),疾病进展(PD)10例(22.2%),客观有效率(ORR)为44.4%(20/45),疾病控制率(DCR)为77.8%(35/4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3个月(95%CI:3.6~9.0),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5.2个月(95%CI:11.3~19.0)。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4例(8.9%),腹泻及胃部不适2例(4.4%),肝功能损害2例(4.4%)。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疗效与吸烟史有关(P<0.05)。 [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肯定,具有毒性低、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的特点,作为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87.
山药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HK SDH及MDH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关键酶己糖激酶(HK)、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为山药多糖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热量饮食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山药多糖治疗组(100、70、40mg/kg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100mg/kg)共6组,治疗4周;然后检测HK、SDH和MDH活性。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显示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山药多糖中、高剂量组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HK、SDH、MDH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山药多糖低剂量组除HK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外(P<0.05),SDH和MDH活性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山药多糖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机制之一可能是山药多糖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糖代谢或关键酶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关便秘成因和治法的论述。方法 通过整理张仲景《黄帝内经》脾津理论,以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予以论证,从而阐述张仲景治疗便秘八法,并附临床运用验案以资说明。结果 脾津的润肠通便作用是脾津理论最基础的生理效应,脾津失润是便秘的基本病机,具体有燥热闭结、风邪内扰、水饮内阻、痰饮内结、肝胆郁滞、脾虚失运、肾精虚损、营血不足等8种类型,相应运用开约行津、祛风输津、利饮布津、散结化津、和解调津、健脾生津、补肾资津、养血充津等八法。结论 张仲景从脾津论治便秘八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