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1.
rHuEPO对大鼠脑出血病理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脑出血不同时期病理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rHuEPO对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假手术组(S)、模型组(M)、低剂量rHuEPO治疗组(LR)、高剂量rHuEPO治疗组(Ha).Ⅶ型胶原酶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观察治疗前后脑组织含水量及脑出血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Bcl-2、Bax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与M组比较,LR组及HR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出血量及凋亡细胞数减少,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下降,尤以HR组为著.结论 rHuEPO可通过介导Bcl-2表达上调及Bax表达下调抑制细胞凋亡,同时可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其上述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蒋国红  黄良国  祝红  于娜 《贵州医药》2008,32(10):937-939
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迄今发现作用最强、持续最久的内源性缩血管物质,是唯一存在于血管内皮的ET。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可导致血浆ET-1水平增高,通过其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诱发细胞内钙超载及促进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释放,加重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和局部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改善在基层医院实习的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尤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动机,是提高基层教学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采用多层次和全方面激励机制改善基层医院临床教学工作,是一项值得探讨和推广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再分为12 h和24 h 2个亚组,治疗组给予步长脑心通灌胃(剂量为0.45 g.kg-1.d-1);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iNOS、eNOS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光密度值,光镜下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NOS表达显著降低(P<0.05),eNOS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NOS表达、增强eNOS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习教学方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预见习组(n=60)和对照组(n=60)。预见习组在学习神经病学课程前一学期实施预见习教学,通过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习成绩和实习期间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了解两组教学效果。结果:预见习组学生理论成绩(P〈0.05)、临床实习成绩(P〈0.05)及临床综合能力(P〈0.05;P〈0.0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习教学有助于提高神经病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与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栓通注射液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简称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来说,胃内贮存着胃酸,十二指肠腔内有胆汁液,这些都是消化液,可消化进食的肉类或其他食物.胃壁天生有层瓷器样的粘膜屏障保护,因此胃酸呆在胃内很安全.当进食时,大量胃酸分泌消化胃腔内的食物,食物将胃酸中和后排入十二指肠,再进一步被该处的胆汁作用,继续消化直到经小肠吸收后残渣变成粪便排出.若胃液反流入食管腔,因食管无瓷器样的粘膜保护层,胃酸就会腐蚀破坏食管粘膜引起糜烂、溃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MSCs;将带有BDN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SCs;RT-PCR、蛋白质印迹检测转基因MSCs BDNF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MSCs组、空病毒转染骨髓问质干细胞(MSCs-EGFP)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EGFP-BDNF)组,每组15只.72 h后细胞移植,记录各组细胞移植后7、14、21 d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免疫荧光双标检测MSCs脑内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 MSCs-EGFP-BDNF组BDNF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高于MSCs组及MSCs-EGFP组;与PBS组(7 d:2.0±0.4,14 d:1.7 ±0.2,21 d:1.3±0.2)相比,MSCs组(7 d:1.6±0.2,14 d:1.2 ±0.3,21 d:0.8±0.2)、MSCs-EGFP组(7 d:1.6±0.3,14 d:1.1 ±0.2,21 d:0.8 ±0.3)及MSCs-EGFP-BDNF组(7 d:1.2±0.3,14 d:0.6±0.1,21 d:0.2 ±0.2)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6.667、18.417、20.882,均P<0.05),其中MSCs-EGFP-BDNF组改善最为显著;免疫荧光双标显示MSCs-EGFP-BDNF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阳性率明显高于MSCs组及MSCs-EGFP组,而MSCs组与MSCs-EGF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修饰的MSCs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修饰的MSCs移植后可迁移至脑出血灶周围存活并分化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9.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解尿支原体(urino-domycoplasms,UU)和人型支原体(hu-man-domycoplasms,MH)是寄生在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原体,常引起前列腺炎、尿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习惯性流产、产后热等疾病。为了解重庆地区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中的感染情况及该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收集2005年7~12月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