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77篇
医药卫生   20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及其他任何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嗜铬细胞产生过多儿茶酚胺的肿瘤.由于肿瘤细胞阵发性或持续性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临床上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及糖、脂肪和血钙代谢紊乱综合征.现报道嗜铬细胞瘤并发糖尿病酮症1例.  相似文献   
92.
利维爱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和尿道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老年性阴道炎(sv),亦称萎缩性阴道炎,为老年妇女常见病之一,在绝经妇女中的发生率为26.3%~30%.现代医学认为[1],老年性阴道炎的病理是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细胞内糖原减少,pH值上升至6~8,乳酸产生减少,从而易受各种病菌感染.  相似文献   
93.
目的测定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明胶酶B、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探讨两者水平与粥样斑块破裂的关系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87例经PCI的患者分为10mg/d、20mg/d、40mg/d阿托伐他汀3组和23例对照组(非老年组),测定4组PCI前(用药前)、治疗8d、24d、90d后MMP-9和TIMP-1水平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用量40mg/d是安全的,在10~40mg/d范围内能明显改变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对照组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组之间MMP-9和TIMP-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MP-9升高及TIMP-1降低与粥样斑块破裂明显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老年ACS患者PCI术后血清MMP-9水平,升高TIMP-1水平,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重楼醇提物体外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重楼醇提物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重楼醇提物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人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观察重楼醇提物对HUVEC迁移、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重楼醇提物在(15—60)μg/ml浓度范围内,内皮细胞抑制率在24.2%-82.1%之间,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体外管腔形成实验发现,(15—60)μg/ml的重楼醇提物管腔形成数目减少,且管腔不完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00011、0.0000417、0.0008752)。经(15—60)μg/m1的重楼醇提物处理后内皮细胞迁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00005、0.0000033、0.009993)。而在该浓度范围内,对人肠癌LOVO细胞无明显细胞毒作用(细胞抑制率在12.1%-13.9%之间)。(15—60)μg/ml的重楼醇提物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DNA的合成,且呈剂量依赖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922,P为0.036、0.039)。结论:重楼醇提物在体外能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DNA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95.
青光眼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不同因素所致青光眼视功能障碍多表现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损伤及丢失。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组织中固有的神经胶质细胞,其形态特殊,生理功能复杂。在众多的针对不同的RGC损伤机制的保护作用中,探索Müller细胞的功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6.
急性体动脉栓塞取栓术尽管手术部位比较局限,但是起病急,进展迅速,且患者原发性心脏病及合并症严重,使麻醉手术风险增加。我院2004至2006年共成功实施体动脉取栓术46例,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46~86岁。原发性心脏病中,风心病8例,冠心病34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心功能Ⅱ~Ⅳ级。合并脑血管病变12例,高血压29例,糖尿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5例,心律失常患者42例,其中心房纤颤40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有心肌梗死史5例,曾接受抗凝和溶栓治疗5例。有手术史8例。动脉栓塞部位:腹主动脉末端2例,髂动…  相似文献   
97.
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方法9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常规加枢机散神阙穴敷贴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腹泻次数、腹泻改善时间、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颅骨牵张术修复骨缺损过程中新骨骨密度的评价方法。方法:成年健康山羊18只,颅顶区制备25mm×10mm全层颅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只建立牵张术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于牵张结束后2,4,6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对照组3只动物与实验组牵张后6周动物同期处死,QCT、DEXA两种方法测量新骨骨密度,比较两种测量方法骨密度值(BMD)及相关性。结果:实验组QCT测量牵张间隙各兴趣区BMD值较前一时段对应BMD值明显增加(P<0.05),同一牵张间隙内各固定时段两端(R2、R3)较中央(R1)BMD值明显高(P<0.05),R2、R3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DEXA测量固定期4周,各兴趣区BMD值较固定2周对应BMD值明显增加(P<0.05),而固定期6周,仅牵张间隙中央(R1)较固定4周对应BMD值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牵张间隙内固定期2,4周两端(R2、R3)较中央(R1)BMD值明显高(P<0.05);两种检测方法测得平均骨密度值在各时段均存在正相关(P<0.005);对照组缺损区QCT、DEXA检测未显示有新骨形成。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反映牵张过程新骨骨密度变化,QCT不受解剖结构和牵张器形状的影响,更适于颅面骨牵张术新骨形成的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99.
海风藤的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产于四川攀枝花地区的海风藤化学成分,为海风藤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手段,从海风藤藤茎的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鉴定了此5个化合物。结果化合物(Ⅰ~Ⅴ)分别为:8-羟基-2,2′-二甲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6-甲酸(Ⅰ)、8-羟基-2,2′-二甲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6-甲酸甲酯(Ⅱ)、香草酸(Ⅲ)、胡萝卜苷(Ⅳ)、豆甾醇(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Ⅱ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对HL-60和BEL-7404两种人肝癌细胞系的ED50值分别是3.27,12.5和8.4,15.1 mg·L-1。  相似文献   
100.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食指运动激活脑功能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对运动状态下缺血性中风患者脑功能区的影响。方法:1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别在基础和针刺状态下食指运动采集脑功能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图像,测量激活的区域、大小及信号强度。结果:基础状态下食指运动可见对侧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以及第一感觉区的激活,针刺状态下食指运动除见上述区域激活外,还可见同侧初级运动区,病灶部位及对侧顶上小叶、颞上回、岛叶等部位的激活。针刺状态下激活面积及最小信号强度方面均大于基础状态。结论: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的康复与改善大脑皮层功能区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