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围绕有利于医疗机构实现服务目标、塑造良好形象、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医疗机构成员的发展及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五个方面阐明了开展医德全员教育的现实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措施:统一思想,提升医德教育意识;分门别类,细化医德教育的准则;目的明确,注重医德教育实效;持之以恒,建立长效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从与患者沟通谈临床实习生的医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阐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加强医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放射复合伤口愈合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愈合延迟的关系.方法用碱磷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伤口区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大剂量局部照射后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照射后白细胞数出现下降,伤后3~5d降低较为明显,显著低于单纯伤口组;伤后两组动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均出现降低,然而照射组始终低于单伤组,至伤后28d仍然有显著性差别.结论照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降低和白细胞数的下降是辐射延迟伤口愈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以下简称γ线)与微波复合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规律,以探讨复合照射对造血组织的损伤机制。方法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复合照射后6 h骨髓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检测骨髓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γ线与微波复合照射后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以照后6 h最为明显;微波组骨髓细胞凋亡率仅轻微升高,而γ线组和复合组则显著升高(p<0.01),同单纯γ线组相比,复合组凋亡率升高更明显(p<0.05)。照后初期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降低,与γ线组相比,复合组照射后6 h Bax表达增强更为明显(p<0.05)。结论γ线与微波复合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发生凋亡,微波可进一步促进γ线对骨髓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Bax和Bcl-2协调发挥作用是复合照射导致骨髓细胞发生凋亡且较单伤加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安多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安多霖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30 mW/cm2的微波辐射110只雄性W istar大鼠,一周内辐射3次,10m in/次,并于照前一周至照后一周每天灌胃给予6和12 g/kg/d安多霖,连续给药3周。于辐射后6 h,停药后6 h,3 d,7 d,14 d和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30 mW/cm2微波辐射后4 d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脑组织见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并呈进行性加重;6 g/kg/d安多霖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病理变化与微波辐射组相似;12 g/kg/d安多霖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30 mW/cm2微波辐射可引起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和脑组织结构损伤,12 g/kg/d安多霖对微波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不对称特性下对医患关系的医德支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学科学的专业化决定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不对称特性的客观存在,对此医患双方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认识不一、表现不同,且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发展,因而需要从医德方面提出相应的支持措施,即:医务人员应正视专业属性,敢于发挥主导作用;医患角色换位,以己度人加深理解;疏通传播渠道,扩展医患沟通手段,从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5-羟色胺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5-羟色胺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二级大鼠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于伤后1,3,7,14及30d取脑组织,经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5-羟色胺在脑震荡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100g组见典型脑震肠的临床表现,其病理改变为脑血管收缩与扩张,脑组织淤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5-羟色胺于伤后1d表达增强,3d达高峰,7d后开始减少,而于14d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阳性染色见于大脑,海马,丘脑及小脑神经元胞浆内。结论 脑震荡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5-羟色胺参与脑震荡发生时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是脑震荡时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背景:脑震荡是一种轻型颅脑损伤,因其客观指标较少,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在基础研究方面,脑啡肽和多巴胺在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中的表达及意义。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健康Wistar雄性二级(清洁级)大鼠80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房饲养,水料任意,用于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依致脑震荡所用砝码质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50,100,200g组。主要观察指标:实验动物于伤后1,3,7,14及30d活杀取脑组织,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nNOS在脑震荡中的变化规律。结果:100g组见典型脑震荡的临床表现。其病理改变为脑血管扩张。脑组织瘀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nNOS蛋白和mRNA于伤后3d表达增强,7d达高峰,14d后开始减少,30d仍呈阳性表达。阳性部位见于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小脑神经元胞浆内。结论:脑震荡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nNOS基因表达参与脑震荡发生时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对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是医德教育之根本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德教育的本质是对医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培养,人文精神应是教育的根本内容。医德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的和谐、医学生的成长都需要人文精神。在现实的召唤下,人文精神的培养应从医学伦理学课堂、医学专业教育、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开辟人文精神培养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20.
对孕产妇进行家庭干预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家庭干预以孕产妇及其家庭为干预对象,目的在于唤起整个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从而有效地控制孕产妇及其家庭围生期中的盲目行为。家庭干预适应医学模式发展,可以帮助孕产妇及家庭树立健康理念,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可以拉近医忠之间的距离,实现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实践中应确定家庭干预的目标、措施;进行家庭干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保证家庭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