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4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对缺氧复氧(H/R)条件下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R组、左西孟旦低剂量组、左西孟旦中剂量组、左西孟旦高剂量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检测H9c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H9c2细胞凋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丙二醛(MDA)试剂盒分别检测SOD活性及MDA含量;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R组H9c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MDA含量、ROS水平、PTEN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CNA、Bcl-2、p-PI3K/PI3K、p-Akt/Akt均显著降低,Bax显著升高(P<0.05)。与H/R组比较,左西孟旦低剂量组、左西孟旦中剂量组、左西孟旦高剂量组H9c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MDA含量、ROS水平、PTE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CNA、Bcl-2、p-PI3K/PI3K、p-Akt/Akt均显著升高,Bax显著降低(P<0.05);且左西孟旦剂量越高,上述指标的相应变化越明显。 [结论]左西孟旦可能通过抑制PTEN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H/R条件下H9c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  相似文献   
102.
王炎炎  朱会超  许文平  肖扬  王怡 《中草药》2015,46(3):396-400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质量分数为95%)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家兔喂食高脂饲料2周造模,造模后给药组分别iv给予血栓通6.25、12.50、25.00 mg/kg,每天1次,连续14 d后,各组家兔颈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或血浆,测定血小板功能。结果血栓通能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脂水平;抑制二磷酸腺苷二钠盐(ADP)、花生四烯酸钠盐(AA)、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聚集曲线斜率,并能延迟聚集时间;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小板因子4(PF4)和P-选择素水平;延长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论注射用血栓通体内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在成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辅助作用,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180例需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按解剖部位行常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100例;B组:实时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者80例)。操作前简单评估穿刺难度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分别记录准备时间、操作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A、B组穿刺前评估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困难者分别为15例和32例。A组89例置管成功(89%),B组80例均置管成功(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穿刺困难者穿刺时间[(10.7±4.6)s]较A组明显缩短[(450.7±233.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困难者一次穿刺成功4例,穿刺总成功率为60%,B组穿刺困难者一次穿刺成功27例,穿刺总成功率为100%。A、B组发生误伤动脉、臂丛、血肿及气胸的几率分别为10.0%、2.0%、4.0%、1.0%和2.0%、1.0%、1.0%、0。结论实时超声引导可提高成人颈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尤其是穿刺置管困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失效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拉米夫定治疗失效患者115冽前2月均联用拉米夫定100mg/d和阿德福韦酯10mg/d,此后一组61例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d,继续治疗22个月;另一组54例继续联用,疗程22个月;对照组85例为初治患者,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24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结果治疗后第24个月时,单用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HBVDNA水平对数均值分别为5.9、4.5和4.2log拷贝/ml;HBVDNA水平对数均值〈3log。拷贝/ml者分别占18.0%、20.4%和23.5%,HBVDNA水平对数均值(3~4)log,拷贝/ml者分别占41.6%、48.1%和48.2%,HBVDNA水平对数均值≥5log拷贝/ml者分别占41.0%、31.5%和28.3%,单用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60.7%、64.8%和81.2%,对照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效患者可选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失效或反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心气虚型慢性心衰大鼠缺血心肌中腺苷酸 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心肌梗死8周后形成心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苈强心胶囊高、中、低(1.0,0.5,0.25 g ·kg-1)剂量组、缬沙坦20 mg ·kg-1组。连续给药4周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心脏缺血心肌中ATP,ADP,AMP含量,计算能荷。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TP,ADP,AMP含量分别由(8.96±2.68), (63.66±14.34), (201.6±66.80)mg ·g-1下降至(5.75±1.19),(48.4±15.62),(133.4±54.53) mg ·g-1,与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芪苈强心胶囊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缺血心肌中ATP含量,提高能荷,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可增加缺血心肌组织中腺苷酸含量,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06.
肖扬  周岳进  潘华将 《肝脏》2010,15(5):401-401
患者,男,45岁,农民,浙江省苍南人,因发热、乏力、纳差、尿黄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入院。患者酗酒20余年,折合乙醇50~100g/d。患者1周前不明原因出现乏力、纳差、尿黄,有发热,最高38.3℃,双下肢开始出现麻木,逐渐无力、行动困难,无腹痛、腹泻等不适,皮肤巩膜黄染迅速加深。  相似文献   
107.
肖扬  周岳进 《肝脏》2010,15(1):73-73
患者,男,18岁,体重42妇。因发热、咳嗽、咳痰、盗汗1月于2009年5月10日收入院。患者1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盗汗等不适,当地医院胸部X线提示:肺部感染,拟诊:肺炎,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1周未见好转,最高体温达40℃。查体:神志清,精神软,营养欠佳,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听诊阴性,两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罗音,腹平坦、软,肝脾肋未及,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浮肿阴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保肝、利胆等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继续接受拉米夫定100mg/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疗程为15个月。结果对照组1例出现肝细胞癌死亡,3例因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而给予抗真菌治疗后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合并腹腔感染未能很好控制导致肝功能衰竭死亡。治疗15个月时结果显示,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及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O%,对照组为23.3%。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白消安(Bu)加环磷酰胺(Cy)预处理方案中,Bu口服剂型与静脉剂型所致严重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以Bu加Cy为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24例,其中15例采用口服剂型Bu(4 mg/kg×4 d),9例采用静脉剂型Bu(3.2 mg/kg×4 d)。观察2组患者出现Ⅲ~Ⅳ度口腔黏膜反应、恶心/呕吐反应、腹泻反应及肝静脉闭塞综合症(HVOD)、癫痫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和造血功能重建的时间。结果:Ⅲ~Ⅳ度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口服剂型组为40%,而静脉剂型组为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率,口服剂型组为53.3%,而静脉剂型组为11.1%,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腹泻反应的的发生率,口服剂型组为13.3%,而静脉剂型组为11.1%,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患者发生HVOD、癫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从预处理第1天开始到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的时间,口服剂型组为(14.33±1.59)d,而静脉剂型组为(13.66±1.8)d,2组对比差...  相似文献   
110.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因持续的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治疗比较棘手,而反复炎症后出现的肝纤维化引起肝内、外循环障碍,加重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我们于2004年9月~2006年4月采用苦参碱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42例,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