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PKB/Cdc25B信号通路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生长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Wortmannin组和DMSO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KB、CDC25B蛋白表达和PKB-pS473、CDC25B-pS353及CDC2-pTyr15的磷酸化状态;用ELISA方法检测MPF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SO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Wortmannin组细胞形态回缩,PKB和CDC25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KB-pS473和CDC25B-pS35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1),而CDC2-pTyr15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1),MPF活性明显下降(P〈0.01)。结论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内源性PKB可以通过调控CDC25B对MPF活性及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摘 要] 目的:研究3-溴丙酮酸(3-BP)对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抑制作用的机制,为3-BP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CT116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3-BP组(3-BP的终浓度分别为25、50、75和100 mg/L)。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己糖激酶Ⅱ(HK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6-磷酸葡萄糖(G-6-P)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G-6-P的浓度;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 mg/L 3-BP组 HKⅡ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和25 mg/L 3-BP组比较,50、75和100 mg/L 3-BP组HK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与对照组比较,25 mg?L-1 3-BP组培养液中G-6-P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和25 mg/L 3-BP组比较,50、75和100 mg/L 3-BP组培养液中G-6-P的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MTT法,与对照组比较,25 mg/L 3-BP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和25 mg/L 3-BP组比较,50、75和100 mg/L 3-BP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与对照组比较,25 mg/L 3-BP组G1和S期细胞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和25 mg/L3-BP组比较,50、75和100 mg/L 3-BP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减少(P<0.05),G1期细胞则明显增加(P<0.01),细胞滞留在G1期。结论:3-BP可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3-BP抑制HKⅡ活性、减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4、Cyclin D1、Rb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TSA处理MCF-7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用RT-PCR方法检测CDK4、Cyclin D1、Rb 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F-7细胞的CDK4、Cyclin D1、Rb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细胞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S期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G1期细胞则明显增加(P<0.01),细胞滞留在G1期;经不同浓度TSA处理的细胞CDK4和Rb mRNA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Cyclin 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DK4蛋白表达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Cy-clin D1和pRb磷酸化蛋白的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TSA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D1和R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诱导分化作用中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终浓度为10-7、5×10-7、10-6、5×10-6、10-5 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作用SW579细胞株,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全反式维甲酸能使细胞趋向良性分化,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使细胞滞留在S期.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有剂量依赖性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在低浓度时(10-7、5×10-7、10-6 mol/L)可能对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微球蛋白1(MCRS1)在胃癌细胞中的过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胃癌BGC-823细胞、SGC-7901细胞和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进行培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RS1在3种细胞中表达情况,并选择MCRS1蛋白表达低的胃癌BGC-823细胞进行后续实验。构建MCRS1重组质粒,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胃癌BGC-823细胞,设立空白组、空载体转染组和MCRS1转染组,利用Lipo3000将质粒转染入BGC-82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侵袭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及Snail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比较,MCRS1在胃癌BGC-823细胞中表达水平较低(P<0.01),而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P<0.01)。PCR鉴定和测序分析,MCRS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空白组和空载体转染组比较,MCRS1转染组MCRS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过表达MCRS1能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6.
肖建英  郭春珍 《当代医学》2016,(29):138-139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子痫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经治疗,2组治疗后血细胞压积、血黏度、尿蛋白定量、S/D、RI等指标明显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子痫前期,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对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4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药物组,阴性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药物治疗组予以不同剂量的五味子多糖,分别提取其血清。SW579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药物组。空白组为15%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阴性对照组细胞加入阴性组大鼠的纯化血清,药物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00、200 和 400 mg·kg-1)的含药血清,AO/EB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survivin的表达。 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低、中和高剂量药物组细胞凋亡率为8.63%、35.63%和38.3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4.23%和4.10%)(P<0.01),并随剂量增加而增加。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0.12±0.06)%,低、中和高剂量药物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7.51±1.62)%、(34.69±0.79)% 和 (45.83±1.33)%,药物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ting 检测低、中、高剂量药物组细胞survivin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五味子多糖能有效抑制人甲状腺癌细胞株SW579中survivin基因表达,诱导SW579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8.
促细胞代谢素注射液中多肽的分析及其与稳定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促细胞代谢素注射液"中的活性成份多肽, 并研究其与稳定性关系."促细胞代谢素注射液"中的多肽由十几种成份组成,其肽谱图与进口" 爱维治"基本相同;高温和强光照射能明显改变本品的肽谱图;室温考察时,其多肽组成稳定.本研究不仅为分析"促细胞代谢素注射液"的活性成份多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而且为研究其稳定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高碘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体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碘化钾对神经细胞凋亡及其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结果高碘可以诱发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凋亡率随碘化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实验组细胞的NO含量及NO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增高。结论高碘可以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机制可能与NOS活性及NO含量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长期碘过量对大鼠甲状腺形态、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PO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断乳1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碘Ⅰ组(HIⅠ)、高碘Ⅱ组(HIⅡ),分别饮用碘浓度不同的水,饲养6个月后处死,摘取甲状腺,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甲状腺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RT—PCR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iod peroxidase ,TPO)mRNA的表达。结果高碘组有部分滤泡明显增大,滤泡腔内充满浓染胶质。对照组、HIⅠ、HIⅡ的血清TT3、TT4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Ⅰ、HIⅡ组甲状腺TPO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期摄入过量碘可造成甲状腺组织学改变,并且抑制甲状腺TPOmRNA的表达,从而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这是甲状腺的一种自身保护机制,也是对长期高碘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