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生长活性及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和奥沙利铂单独或联合作用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 72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该细胞系的生长活性,分析丹参酮ⅡA与奥沙利铂在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中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丹参酮ⅡA单独及联合应用奥沙利铂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实验所选各种浓度丹参酮ⅡA对SMMC-7721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当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为1.0,2.0,5.0,10.0 mg·L-1时,合用质量浓度为1.0,2.0,5.0 mg·L-1的奥沙利铂能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显示出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q>1.15)。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两种药物均可有效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且在上述浓度联合应用时具协同效应。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和奥沙利铂协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16例吻合口癌患者作再手术治疗,其中结肠食管颈部吻合8例、食管胃颈部吻合6例、食管胃胸顶吻合1例、开胸探查1例.结果 再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位6.3%,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10/15例)、26.7%(4/15例)、6.7%(1/15例).结论 对部分有适应证的患者,再手术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行之有效的办法,早期发现、诊断、及时治疗能提高其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饮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3.
环孢素A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的影响。方法以小鼠BMDC为对象,在其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CsA(0,0.5和1 mg·L-1)、脂多糖(LPS)诱导细胞成熟,流式细胞分析其免疫表型的改变,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ELISA法检测其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和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变化。结果CsA处理后的树突状细胞(DC),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下调,抑制性分子B7-DC表达进一步上调,而另一抑制性分子B7-H1表达无明显变化,该DC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TNF-α和IL-12P70分泌降低,IL-10分泌增加。结论在BMDC的分化过程中,CsA能直接作用于DC,使其具有不成熟DC的特性,该DC可以诱导免疫耐受,这种作用是通过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下调和抑制性分子B7-DC表达上调实现的。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胆道引流在预防肝破裂修补术后胆漏发生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肝破裂修补术中置放胆道引流病例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肝破裂修补术未置放胆道引流的病例34例进行比较。结果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5例肝破裂修补术中置放胆管引流患者无胆漏发生;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34例肝破裂修补术未置放胆道引流有6例(17.65%)发生胆漏,其中2例重新开腹置放膈下引流、胆道引流,全部病例无死亡。胆道引流的置放与否对预防胆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道引流预防肝破裂术后胆漏发生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问题式学习的医学模拟教育在规培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定普通外科规培生80名(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应用问题式学习予以带教,研究组则基于问题式学习下的医学模拟教育方式进行带教.对组间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实践操作能力成绩与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率(学习积极性满意率、增强学习能力满意率与团队协作满意率)进行指标对比.结果 研究组基于问题式学习下的医学模拟教育方式进行带教后,其基础理论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实践操作能力成绩与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率(学习积极性满意率、增强学习能力满意率与团队协作满意率)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规培生基于问题式学习下的医学模拟教育方式进行带教,有助于提高规培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且规培生对该种带教模式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86.
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会引起视网膜血管的形状发生变化,眼底图像血管分割是疾病定量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对临床疾病的分析和诊断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与通道加权的全卷积神经网络(FCN)视网膜图像血管分割方法。首先,对眼底图像的绿色通道进行CLAHE及Gamma校正以增强对比度;然后,为了适应网络训练,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分块以扩充数据;最后,以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标准的卷积方式以增加网络宽度,同时引入通道加权模块,以学习的方式显式地建模特征通道的依赖关系,提高特征的可分辨性。将二者结合应用于FCN网络中,以专家手动标识结果作为监督在DRIVE数据库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DRIVE库的分割准确性能够达到0.963 0,AUC达到0.983 1,在STARE库的分割准确性可以达到0.962 0,AUC达到0.983 0。在一定程度上,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特征分辨性,分割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7.
药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药学和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他既运用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又运用药剂学、药物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药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将药学知识贯穿于临床全过程,为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模量值在早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与健康者对比研究及肾功能判定指标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且符合早期PNS慢性肾病1期,即肾功能正常(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指标正常)阶段的病例30例,分析检测PNS患者双肾弹性模量值特征,另取30例健康者双侧肾脏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肾弹性模量值的差异及PNS组双肾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与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β2-微球蛋白量的相关性。  结果  PNS组与对照组双侧肾脏长度、厚度、肾皮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NS组双肾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弥散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Emax=22.45 kPa时,鉴别诊断两组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0.0%、93.3%、86.7%,曲线下面积最大(0.857),诊断效能最高。PNS组Emean与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β2-微球蛋白量呈正相关,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无相关性。  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模量值量化分析技术为无创性判断早期PNS肾脏硬度变化及损伤程度提供病理基础及分子影像学依据,为早期PNS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可靠依据,亦可联合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β2-微球蛋白量对早期PNS肾功能损伤作出有价值的评估。   相似文献   
89.
赵亚军  马骏  耿磊  孙蓓蓓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40-2641
目的评价国产化张力带材料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500例髌骨骨折范围在2块以内,部分骨折边缘存在碎骨片,全部病例均接受国产张力带材料治疗,并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解剖学疗效采用手术后的X线片对比方法。结果术后50例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很好的恢复,无一例出现骨折固定后严重并发症;影像学分析显示髌骨骨折处对位对线良好。结论国产张力带材料治疗髌骨骨折有效,且价格低廉,适用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90.
赵亚军  马骏  耿磊  房彩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113-1114
目的总结包皮环切术在包皮过长治疗中的经验。方法采用一次性包皮除去环对186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施行新型环扎术以切除多余包皮:观察总结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只需8min,术中几乎无出血,所有患者均无继发出血、血肿、感染。术后1~3个月随访,测量包皮保留部分,切缘平整美观。结论包皮环切技术是对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简化和改进,具有应用简便、易于掌握、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推广的包皮切除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