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2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比较伊达比星(indarubicin)联合阿糖胞苷(cytarabine)(IA方案)和米托蒽醌(mitoxantrone)、依托泊苷(etoposide)联合阿糖胞苷(MEA方案)治疗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43例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IA组(21例)和MEA组(22例),分别应用IA方案或MEA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IA组、MEA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3%、50%,总有效率分别为52%、64%,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7例复发性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应用MEA方案有4例得到完全缓解。两组均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两组出现的与化疗相关的其它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IA方案或MEA方案治疗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对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可首选MEA方案,两种方案均可致严重的骨髓抑制,支持治疗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22.
应用高温、利多卡因(lidocaine,LID)、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联合法研究其在体外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联合法(41℃60分钟 LID0.75mmol/L VP-16 8.5μmol/L)可杀伤3.2个对数级的淋巴瘤细胞,而正常骨髓CFU-GM仍有近50%存活,其处理模拟缓解期骨髓,显示残留恶性肿瘤细胞达到清除净化目的,又保持了正常造血细胞的活力。对于淋巴瘤患者的自身骨髓的体外净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3.
探讨康复治疗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巩固治疗的影响。方法:对初治AL患者进行心理辅助和运动康复指导,以治疗前的AL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他们在6个月巩固治疗期间的化疗间歇期感染率、按时复治率、半年复发率及精神状态的变化。结果:康复治疗组(康复组)的按时复治率和半年复发率分别为95.00%、10.68%,与对照组的63.15%、36.84%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化疗间歇期感染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丧失信心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0%、35%和42.10%、63.15%,两组治疗后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AL患者实施心理辅助及运动康复指导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增强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延长缓解期。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X线骨骼平片与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初发MM患者X线骨骼平片和放射性核素(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比研究。结果 X线骨骼平片穿凿样溶骨性骨破坏占90%(18/20例),病理性骨折占80%(16/20例),弥漫性骨质疏松占80%(16/20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阳性率45%(9/20例),其表现是放射性核素浓聚灶、稀疏区,分布不均。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MM骨损害检查不如x线骨骼平片敏感、特异性高。X线骨骼摄片检查仍是诊断MM骨骼损害的首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位年龄38岁,"五联征"在入院就诊的突出临床表现中分别为13,12,16,1和7例次,结合实验室检查其发生率分别为100%、100%、95%、67%和67%,其中95%患者出现"三联征",57%出现"五联征"。16例患者给予血浆置换(PE)或新鲜冰冻血浆输注(PI)治疗,PE组8例均治愈,PI组4例治愈、2例复发、2例病情恶化昏迷死亡,两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TTP患者以"三联征"为突出临床表现,PE疗效显著优于PI,神志清醒程度降低患者应尽早PE治疗。  相似文献   
26.
肾淀粉样变在肾脏疾病中,尤其是中老年人肾脏疾病中并非少见[1].肾淀粉样变最常见类型是原发轻链型淀粉样变(AL),肾AL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不可逆性肾功能衰竭,且同时可累及心脏等其他重要脏器,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与其他肾小球疾病相比,AL预后差,其中位生存时间仅1~2年[2].现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肾脏A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7.
1994—2003年我院收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阴茎异常勃起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患者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中HLA-A B DR不相合几率.[方法]用PCR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RSSO)杂交技术,在对30例DMD患者进行HLA-A B OR基因分开的基础上,将其与广东脐血库中的668份脐血干细胞HLA配型分析比较.[结果]13%(4/30)例患者找到HLA抗原全相合并满足移植细胞数要求的脐血干细胞;50%(15/30)例患者找到HLA抗原1个不相合并满足细胞数要求的剂血干细胞;20%(6/30)例患者找到HLA抗原0~1个不相合且细胞数达要求的2倍以上脐血干细胞.[结论]DMD患者寻找到合适的脐带血干细胞的几率较高,有利于对此病进行临床脐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29.
蒋钰  李娟  罗绍凯 《新医学》2003,34(1):20-2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并从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和数量和血小板上升的幅度探讨两者之间的疗效关系。方法:用甲基纤维半固体培养ITP患者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观察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平均值的关系。结果:ITP患 者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集落数低于正常对照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及丛落数高于政党对照组,巨核细胞数大于5/高倍视野的ITP患者其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无关,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平均值有。结论:ITP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异常,提示ITP可能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的疾病。ITP的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血小板上升幅度有关,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可以预测ITP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0.
双膦酸盐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临床表现与骨的缺失有关。目前临床上使用双膦酸盐来辅助治疗骨缺失。其中口服依替膦酸钠无效,口服氯屈膦酸钠能够减少溶骨性损害,静脉使用帕米膦酸二钠可以减轻骨痛,提高生存质量,还有可能提高生存率,佐拉膦酸钠和依班膦酸钠有可能产生更明显的临床疗效,但还需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本文对上述药物治疗MM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