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消融钳治疗心房颤动同期行开胸手术治疗器质性心脏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结果,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2年5月对58例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用双极射频消融钳治疗房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射频时间16~38(24±4)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4~200(126±36) min,体外循环时间91~238(150±37) min;手术结束及出院时窦性心率分别为46(79%),45(78%)例,随访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窦性心率分别为41(71%),40(69%)和42(72%)例。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和射频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无需安装永久起搏器。双心房消融与单独左房消融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此方法可行,效果满意,但要注意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深低温停循环间断灌注充氧脑保护液对大脑皮层组织丙二醛 (MDA)、血栓素 A2 (TXA2 )及前列环素 (PGI2 )的影响。 方法 杂种犬 10条 ,随机均分为两组。 A组 :单纯深低温停循环 12 0分钟 ;B组 :深低温停循环后间断灌注充氧脑保护液。两组动物分别于不同时相测定大脑皮层组织 MDA,TXA2 的代谢产物血栓素 B2(TXB2 )及 PGI2 代谢产物 6 - Keto- PGF1a的含量。 结果 恢复循环 45分钟后 ,A组 MDA和 TXB2 含量明显高于心肺转流术前 (P<0 .0 1) ,6 - Keto- PGF1a含量明显低于 B组 (P<0 .0 1)。 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间断灌注充氧脑保护液能明显减少恢复循环后大脑皮层组织 MDA和 TXA2 的生成 ,增加 PGI2 的生成 ,发挥其对大脑皮层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主动脉瘤手术时的脑保护变得日益重要。不少学者认为目前制约主动脉外科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单纯的外科技术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脑保护问题。本文就近年来主动脉瘤手术时脑保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25.
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的可能机制和治疗经验,以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8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个月~79岁,平均年龄14.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在禁食基础上的保守治疗,包括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 结果 住院时间7~130 d,胸腔引流时间4~35 d.全组死亡2例,其中死于心律失常、心搏骤停1例;因肺部感染、再次插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随访14例,随访时间2~10年,失访2例.随访期间无乳糜胸复发或需二次手术者. 结论 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可能与手术时损伤较小的淋巴侧枝有关,采用禁食、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等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6.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1996年10月至2007年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34例MB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心肌桥手术治疗,其中单纯MB10例;MB合并冠心病4例,心脏瓣膜疾病15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3例,马方综合征1例,房间隔缺损1例。34例MB患者均由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30例,Ⅲ级4例。心肌桥位于左前降支32例,后降支1例,回旋支1例,长度为1~6cm。行心肌桥松解术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9例。结果行心肌桥松解术患者,术中右心室穿孔1例,经修补后治愈;心肌桥松解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左心室破裂死亡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0例,随访时间15~124个月;其中有2例单纯MB患者行松解术后仍有心绞痛症状,均用药物控制。30例MB患者术后心功能分级Ⅰ级25例,Ⅱ级2例,Ⅲ级3例。结论MG的外科治疗可依据心肌桥的长度,位置的深浅及是否合并壁冠状动脉近端粥样硬化,选用心肌桥松解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这两种手术方法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外科并发症的类型及原因,以减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房问隔缺损封堵术后发生需要外科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病例。共计12例,其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残余分流6例;封堵器脱落4例;急性心脏压塞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全组病例经外科治疗后痊愈,无特殊并发症。结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可能出现的外科并发症包括房间隔缺损残余分流,封堵器磨损周围组织,封堵器脱落,二尖瓣关闭不全等。临床上,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时,应选择适当的手术适应症,以避免外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例1.涂×,男,10岁,学生。1984年10月2日入院。住院号:1137。咳嗽两月,20天前突然解鲜红色血尿,一天后尿虽转正常,昨日上午12时许又解淡红色血尿至今,伴少腹痛,但无尿频尿痛。尿检:红血球((?)),脓球2~3。舌淡红无苔,脉沉细。证属热郁膀胱,脉络损伤。治宜清热养阴,活血散瘀。处方:生地20克、木通10克,生蒲黄8克、五灵脂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白茅根15克、益母草10克、甘草4克。服药二剂,尿查正常,腹痛已平,上方出入1剂以资巩固。追访一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外科手术联合术前、术中(包括栓堵当日手术及同期Hybrid手术)及术后介入栓堵治疗合并大体肺动脉侧支(MAPCAs)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疗效,探讨联合术式的时机.方法 1992年至2009年11月手术联合栓堵共151例,成功栓堵MAPCAs 252支.其中1992年至2007年7月28例,包括手术前栓堵3例(10.7%)、栓堵当日手术19例(67.9%)、术后栓堵6例(21.4%);2007年7月成立Hybrid手术室后行间期Hybrid手术115例(93.5%)、术前栓堵3例(2.4%)、术后栓堵5例(4.1%).一期矫治132例,姑息手术19例,其中7例再行二期矫治.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11例(7.3%),其中成立Hybrid手术室后死亡5例(4.1%)明显低于2007年7月前的6例(21.4%),同期Hybrid手术死亡也由21.1%(4/19例)降至4.3%(5/115例).术前栓堵6例均无死亡,术后栓堵死亡2例均为2007年7月前死亡.术前、术中栓堵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术后栓堵者(P=0.000、0.000、0.000).成立Hybrid手术室后病人住ICU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2007年7月前(P=0.002及0.002);同期Hybrid手术的ICU住院时间由2007年7月前的8.38天缩短至5.37天(P=0.079),术后住院时间由18.74天减少至13.01天(P=0.059).结论 成立Hybrid手术室后同期Hybrid手术死亡显著下降,病人住ICU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手术疗效改善.术前、术中栓堵伴MAPCAs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较术后栓堵者使用呼吸机、ICU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术后栓堵作为补救措施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MAPCAs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总结小儿心脏外科术后并发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原因、治疗策略及经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共发生3例心脏术后并发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均根据临床表现、胸片及超声确诊,经内科治疗及外科手术缓解或解除梗阻.结果 2例患儿外科手术解除梗阻后均恢复了上腔静脉血流,胸腔积液于解除梗阻后减少,循环稳定,另1例不全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是小儿心脏外科少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新生儿低体重患儿中,由于其所致后果严重,应积极给予外科解除,并应注意预防产生上腔静脉梗阻的常见原因如血块及止血材料的压迫、上腔静脉荷包缝合及插管避免损伤上腔静脉内膜,同时预防深静脉所致的血栓.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rapeutic experience of superior vena cava obstruction (SVCO) following corrective surger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infants. Methods From January 1999 to May 2010, 3 infants were complicated with SVCO afte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rrective surgery at this center. The diagnosis was made based 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hest X-ray radiography and ultrasonography. Once the diagnosis was made, conservative therapy or surgery was performed to relief the obstruction of superior vena cava. Results Two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and the other one with incomplete SVCO received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After treatment, their blood circulation was stabilized, pleural effusion was also reduced. Conclusions SVCO is a rare complication following pediatric cardiac surgery. The infants with low birth weight have higher risks for developing postoperative SVCO. To prevent SVCO, blood clots and hemostatic agents should be carefully removed during surgery. Intimal injury of superior vena cava should be avoided during cannulation or placing purse string on the superior vena cava. Deep vein thrombosis should also be prev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