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9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方法 将2004至2006年间黑龙江、浙江、深圳三省(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地区结核病耐药监测中发现的对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耐药方案组和复治方案组,耐药方案组采用利福喷汀/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3个月)+利福喷汀/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5个月)方案治疗,复治方案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3个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5个月)方案治疗,分别于治疗第3、6、8个月末时进行痰涂片检查,以第8个月末痰涂片阴转为治疗有效的评价标准.结果 共纳入对利福平耐药的肺结核患者154例,其中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114例,其他类型耐药40例.耐药方案组85例,复治方案组69例.114例患者完成8个月疗程,8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耐药方案组为65.9%(56/85),复治方案组为40.6%(28/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34,P=0.002).114例MDR-TB患者中85例完成8个月治疗,8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耐药方案组为61.8%(42/68),复治方案组为39.1%(18/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8,P=0.018).治疗8个月未痰涂片阴转率与患者年龄、病程、治疗方案以及耐药类型有关(均P<0.05).完成疗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耐药方案组为23.9%(17/71),复治方案组为18.6%(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46,P=0.504).结论 耐药方案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复治方案.对没有条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原则制定的方案治疗的耐药患者,或者没有条件开展耐药性检测地区而高度怀疑为耐药结核病的患者,可以使用耐药方案治疗,以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或治疗效果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对卫生部项目发展初期参差不齐情况下,项目覆盖及病人发现资料分析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考虑到项目滚动发展的特点,按周期计算涂阳病人登记水平,以及用项目覆盖水平指标来反映项目发展的综合水平?结果及结论 结果显示两种分析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反映项目发展情况,使项目县之间的比较更具可比性,并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揭示得更为突出?作者就项目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3.
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0年起以现代结核病控制概念为基础的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已经实施,其主要成就如下:1.一个健全的结核病控制组织网是有效的实施结核病控制规程的基本条件?拥有25787名防痨人员,包括国家?省?地区和县级结核病控制网已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癌基因蛋白p185和细胞黏附因子CD44v6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LSCC及其中20例癌旁安全缘组织(ASM)和18例声带息肉(VCP)中p185与CD44v6的表达。结果:p185在VCP中不表达,在LSCC和ASM中的阳性率分别是74.6%、35.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85在不同病理分级Ⅰ、Ⅱ、Ⅲ级间存在差异(P<0.05);p185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LSCC、VCP和ASM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6.8%、83.3%、60.0%,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不同病理分级Ⅰ、Ⅱ、Ⅲ级及不同临床分期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CC中p185与CD44v6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393,P<0.01)。结论:根据实验结果,p185可能在LSCC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D44v6可能只在LSCC的发生中起作用,在癌旁组织中p185与CD44v6的表达均较良性病变中的表达量增加,反映癌旁移行黏膜中两者可能作为不稳定因素与LSCC复发有关,且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5.
青海玉树发生4·14大地震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时间派出医疗急救队飞往灾区展开救援工作;当日晚间就有地震伤员转送本院进行救治。本院烧伤科共救治烧伤和挤压伤的地震伤员24人。现将其疾病特点和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Ommaya储液囊植入治疗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20例因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而接受Ommaya储液囊植入术治疗的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的不同分为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1)Ommaya储液囊植入术后 30 d,脑积水情况明显改善。(2)术后3个月,部分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下降:术后3~6个月内7例转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头皮下血肿伴皮肤坏死转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其余8例至12~18个月时脑室恢复正常大小。(3)并发症情况:术后继发性脑室内出血8例,颅内感染2例,头皮下血肿伴皮肤坏死1例。(4)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Ommaya储液囊植入时脑积水时间在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maya储液囊植入术治疗早产儿颅内出血后脑积水短期内疗效显著,但随时间延长部分患儿治疗效果降低。小胎龄、低出生体重、脑积水时间长可能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双益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血脂及SOD、MDA、FFA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的方法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40只,分为模型组(M)、二甲双胍组(Met)、双益方高剂量组(SH)和双益方低剂量组(SL),每组10只.检测药物干预2周和4周后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以及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结果 药物干预后,SH、SL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FBG、TG、TC、FFA、和LDL-C的水平(P<0.01或P<0.05),提高血清HDL-C的水平(P<0.01或P<0.05);同时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MDA的含量(P<0.01或P<0.05),明显升高血清SOD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 双益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降糖、降脂的作用,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游离脂肪酸(FFA)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采用RetCamⅡ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对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2185例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成ROP组和非ROP组,计算ROP的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OP的危险因素.结果 接受眼底筛查的2185例早产儿中,共发生ROP287例,发生率为13.1%.按国际ROP分类标准,Ⅰ区病变34例、Ⅱ区病变147例、Ⅲ区病变106例,分别占11.9%、51.2%和36.9%.1、2、3期病变分别为11 7例、142例和28例,分别占40.8%、49.5%和9.7%,未发现4、5期病变.其中36例患儿发现附加病变,占1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OR=0.859,95% CI:0.770~0.958,P=0.006)、出生体重低(OR=0.729,95%CI:0.634~0.838,P=0.000)、吸氧时间长(OR=2.221,95%CI:1.904~2.592,P=0.000)、辅助通气(OR=3.104,95% CI:2.096~4.956,P=0.000)、呼吸暂停(OR=1.767,95% CI:1.103~2.831,P=0.018)和贫血(OR=2.242,95%CI:1.641~3.604,P=0.000)是早产儿发生R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ROP发生率较高,低胎龄、低出生体重、吸氧时间长、辅助通气、呼吸暂停和贫血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关措施,从而降低ROP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口腔医学实时训练及网络互评系统,特别适合于对临床实践训练的过程评价。本互评系统引进闭环式互评模式,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反馈结果来保证实践教学过程评价的可靠性,弥补了以往开环式互评系统的不足,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口腔医学实时训练及网络互评系统实现了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细化了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了教师教学要点。通过此系统平台,学生之间以作业为纽带共同来发现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将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展现教学要点,成为探索实现口腔医学转化式教育的有效途径,以符合社会发展新需求。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祛风胜湿方对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水通道蛋白5(AQP5)的影响。方法 以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基础致敏、局部以OVA激发复制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祛风胜湿方组、氯雷他定组。灌胃给药14天,观察各组对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IgE、AQP5及鼻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gE及AQP5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祛风胜湿方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gE及AQP5表达有关。本实验为揭示中医"风能胜湿"与"祛风止痒"理论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