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7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297株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株感染率及耐药状况,为该类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株的药敏试验资料,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2年间共分离不动杆菌属菌株297株,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208株(70%),醋酸钙不动杆菌74株(24.9%),洛菲不动杆菌10株(3.4%),琼氏不动杆菌5株(1.7%)。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但因菌种不同而异。结论不动杆菌属是最重要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之一,所致感染率有逐年递增趋势;不动杆菌属多重耐药严重,且耐药率高。临床医生应注意其耐药性变化,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2.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的检测不可能出现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因为乙肝恢复期在HBsAg消失后数周血清中才出现抗-HBs.但我们自1990年5月至1992年10月间,检出了HBsAg与抗一HBs同时阳性的病人25例。现将其检出情况及其同时阳性的原因,作一介绍及街桥。1资料来源25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来源于2586例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的随机门诊及住院病人,其检出率为0.0097。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11~55岁;急性肝炎18例,慢性迁延型肝炎7例。其它检查未见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肝外损害症状。2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脂多糖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CD14)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中m RNA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共入组44例帕金森病患者和37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并详细记录入组的44例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年龄、病程、性别,在关期时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H-Y分期、UPDRSⅡ、UPDRSⅢ、NMSS评分,利用RT-PCR技术检测各研究对象PBMC中CD14和TLR4中m RNA的表达。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CD14 m RNA表达水平(1.459±0.658)2~(-△△CT)、TLR4 m RNA(1.408±0.698)2~(-△△CT)表达较健康对照者((1.162±0.631)2~(-△△CT)、(1.122±0.557)2~(-△△CT))均显著增加(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帕金森病组CD14 m RNA的表达水平与反应帕金森病疾病严重程度的H-Y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CD14 m RNA表达与其H-Y分期正相关,提示CD14/TLR4的单核细胞所介导的固有免疫反应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卵黄囊和胎肝内受体酪氨酸激酶(KD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的分布及表达,为胚胎造血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5份不同胎龄的胎儿卵黄囊和胎肝,固定、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KDR、VEGF和CD34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在卵黄囊和胎肝中均有KDR+、VEGF+和CD34+细胞。在中期胎肝组,KDR和VEGF的灰度值分别为103.8±6.1和96.4±6.3,表达强于晚期胎肝组(KDR和VEGF的灰度值分别为90.4±6.0和87.4±6.3)(P<0.05),KDR与VEGF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KDR和CD34在胎肝和卵黄囊中广泛表达,提示在胎肝和卵黄囊中可能有成血管血液干细胞存在,KDR和VEGF相互作用,可能介导成血管血液干细胞的存活、扩增和分化。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伴抑郁状态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及直肠敏感性的变化,评价抗抑郁药物在IBS-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依据RomeⅢ标准和CCMD3标准将符合IBS-D伴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加抗抑郁药物及心理疏导,后者给予常规药及对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症状积分、HAMD积分及直肠敏感性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及研究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HAMD积分、直肠敏感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伴抑郁状态的IBS-D患者加用抗抑郁药物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肠道敏感性,从而改善与之相关的疼痛,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for the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HAMD scale score and 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sensations in IBS-D with depress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ethods Accord to ROMEⅢ standard and CCMD3 standard,all IBS-D with depres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plus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mental adjustment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All the cases received symptom score,HAMD scale score evaluating and evaluating 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sensations before and after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itself before treatment comparing with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ymptoms score, HAMD score, and the regulation of visceral sensations (all P<0.01). Conclusions For the patients of IBS with depress using antidepressant drug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the physical symptoms, 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can improvethe threshold of visceral sensation and alleviate the physical symptom such as pain.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西红花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双侧内收长肌切断、患侧髂腰肌腱切断、闭合复位自制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的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9髋)术后给予西红花炖瘦肉服用;对照组30例(38髋)术后不给予西红花炖瘦肉服用。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Salter评定标准,治疗组仅1例(1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发生率为:2.56%;而对照组出现4例(4髋),其发生率为:10.53%。髋关节功能参照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30例39个髋中,优19髋,良18髋,可1髋,差1髋,优良率为94.87%;对照组30例38个髋中,优18髋,良15髋,可2髋,差3髋,优良率为86.84%,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无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红花防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确切,但近期随访对患儿的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没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67.
PET/CT显像的图像融合精度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模拟和临床实际应用状态,测试3D全身显像方式PET/CT显像图像融合精度.方法:用测试模型及其配套的22Na固体点源,模拟人体宽度和厚度,采集点源PET/CT图像数据;然后将相同的点源置于检查床两测的床垫下,在检查床无负重和负重85 kg时,分别采集PET/CT图像数据.重建图像后,在PET/CT融合图像的三个断层面分别寻找CT和PET点源图像的中心,测量二者中心偏差的mm数,即PET/CT图像融合精度.结果:PET和CT两种模态融合图像肉眼可见较明显的错位.模型点源PET/CT融合图像最大偏差为(4.25±0.26)mm、检查床无负重时为(3.96±0.26)mm,检查床负重85 kg时为(5.36±0.26)mm.结论:本研究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PET/CT图像融合精度,并有效地指导PET/CT仪器的验收和故障检测等.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下国产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Wolf8.0/9.8F硬性输尿管镜,国产30W钬激光碎石机治疗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结石87咧,上段结石37例。结果124例输尿管结石,108例1次碎石成功,16例失败,单次碎石成功率87%(108/124):其中,中下段结石单次碎石成功率为95%(83/87),上段结石67.5%(25/37),术中无输尿管穿孔、撕裂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国产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适合在中小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电子垃圾拆解区儿童血铅、血镉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贵屿镇当地幼儿园238名3~8岁儿童静脉血,用原子石墨炉吸收法检测血铅、血镉浓度,并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铅平均水平7.3μg/dL(3.3~24.9μg/dL),铅超标率(≥10.0μg/dL)16.4%,血镉平均水平0.7μg/L(0.3~6.9μg/L)。血铅、血镉水平升高与儿童住所周围是否存在电子垃圾拆解作坊正相关,血镉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经常补充钙,维生素D和乳制品可降低儿童体内血镉水平。结论:血铅水平≥10.0μg/dL的儿童应成为重点保护对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当地儿童铅、镉暴露仍很重要。  相似文献   
70.
方丽  唐忠平  林凤  李春棠  肖英 《贵州医药》2009,33(3):226-22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V)治疗48h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经呼吸机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者。VAP为机械通气(MV)的常见并发症,属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