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分析保乳手术切缘阳性率及影响因素,探讨采用彩超引导切除病灶及周边1 cm 组织范围的
可行性。方法: 2013-04~ 2018-02 期间,本单位进行保乳手术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彩超引导切除病灶及周边1
cm 组织,采用墨汁染色法检查切缘情况,回顾分析病灶切缘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89 例保乳手术纳入
研究,平均年龄42.41岁,病灶切缘阳性率为15.7%( 14 /89 例) ,浸润性癌较导管内癌和浸润性癌伴导管内癌的切
缘阳性率低( 7.3% vs 22.9%,P= 0.044) ,组织学高级别较低、中级别切缘阳性率高( 63.6% vs 9.0%,P <0.001) ;
切缘阳性与年龄、病灶大小、肿块是否可触及、是否合并可疑恶性钙化、病灶边界、新辅助化疗、淋巴结转移、雌激
素受体状况等无关。结论:保乳术中应用彩超引导确定病灶周边1 cm 切除范围是可行的,但对于组织学高级
别、穿刺病理为导管内癌或浸润性癌伴导管内癌病例,可适当增加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22.
不同部位注射亚甲蓝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部位注射生物染料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方法,并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方法对21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术中注射亚甲蓝染色法检测SLN,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皮内皮下注射和乳腺实质内注射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切除术后的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全部病例经组织学病理证实。结果全组共检测216例患者,成功检测出SLN者210例,成功率为97.2%。皮下皮内注射法和乳腺实质注射法检测SLN的假阴性率分别为5.6%和8.0%,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4.4%和92.0及98.1%和98.1%,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中注射亚甲蓝染色检测乳腺癌SLN经济实用,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皮下皮内注射法和乳腺实质注射法检测SLN的准确性相似。  相似文献   
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剑  傅建民 《广西医学》2008,30(1):67-6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其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均离不开新生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nth factor,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而血管生成对于肿瘤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故早期的研究也多围绕其展开.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与目的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已经是临床腋窝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诊疗手段,SLNB是否成功,与示踪剂的选择有密切关系。核素和亚甲蓝示踪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示踪剂,但由于中国的SLNB应用晚于国外,目前的调查研究发现仅14.55%的医院使用核素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62.73%的医院仍主要是亚甲蓝单示踪法。对联合使用示踪剂的汇总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核素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在国内乳腺癌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0年12月公开发表的,并来自中国医疗机构开展的关于乳腺癌SLNB中核素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与亚甲蓝单示踪法的对比研究的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示踪法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前哨淋巴结的检出数目,假阴性率,灵敏度,准确率的差异,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18篇中文文献,均为国内医疗机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比亚甲蓝单示踪法,核素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OR=5.81,95% CI=4.04~8.37,P<0.000 01)、灵敏度(OR=3.35,95% CI=2.17~5.17,P<0.000 01)和准确率(OR=3.45,95% CI=2.20~5.41,P<0.000 01)明显增加;假阴性率(OR=0.26,95% CI=0.17~0.39,P<0.000 01)明显降低。使用18篇文献报道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漏斗图显示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小。结论 核素联合亚甲蓝双示踪法在国内乳腺癌SLNB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望在国内各大医院普及。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C-erbB-2、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病例中VEGF-C、C-erbB-2、p53、ER、PR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60例乳腺癌中VEGF-C、C-erbB-2、p53、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38.3%、46.7%、48-3%、53.3%,VEGF-C、C-erbB-2表达率同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呈正相关(P<0.05),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基因表达与C-erbB-2表达有显著性相关(P<0.05);p53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相关(P<0.05);ER、PR阳性表达率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表达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VEGF-C.p53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EGF-C、C-erbB-2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促进乳腺癌的转移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联合检测VEGF-C、C-erbB-2、p53、ER、PR更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 C-erbB-2, p53,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C-erbB-2, p53, ER, and PR in 60 breast cancer tissues were detect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ity rates of VEGF-C, C-erbB-2, p53, ER, and PR in the 60 breast cancer tissues were 56.7%, 38.3%, 46.7%, 48.3% and 53.3%,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s of VEGF-C and C-erbB-2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relation to the lymph node status (P<0.05), but not to the patient's age or tumor volume (P>0.05). The expression of VEGF-C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at of C-erbB-2 (P<0.05). The expression of p53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tumor volume (P<0.05). The expressions of ER and PR were not correlated to the patient's age, tumor volume and lymph node status (P>0.05), but were inversely correlated to C-erbB-2 expression (P<0.05) independent of VEGF-C and p53 expressions (P>0.05). Conclusions The high expressions of VEGF-C and C-erbB-2 are closely related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may cooperate in promot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breast carcinoma. Combined detection of VEGF-C, C-erbB-2, p53, ER and PR may help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BOFIS)与彩超(US)联合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 249例无症状适龄妇女(深圳常住人群)进行检查,超声综合二维及多普勒征象进行乳腺图像和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血氧功能成像系统通过显示病灶灰影的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微血管数量及其血含量和氧含量的变化来鉴别良恶性,疑似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经病理确诊良性病灶1 054个,恶性病灶247个。血氧功能成像系统与彩超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的敏感性分别为76.9%、83.4%,联合后敏感性为95.1%。结论: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系统与彩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筛查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比分析核素联合亚甲蓝与亚甲蓝单示踪法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385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9例由高年资医生应用亚甲蓝单示踪法,276例由高年资和低年资两组医生应用核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法,对比分析行联合示踪法与单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年资手术医生在联合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差异。结果联合示踪法与亚甲蓝单示踪法在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率、灵敏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示踪法下,高年资手术医生与低年资手术医生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年资外科医生使用亚甲蓝单示踪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安全可靠又经济的方法。联合示踪法有助于帮助年轻的乳腺外科医生快速掌握熟悉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河北省医学生对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知识、态度和行为(the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状况,为在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校医学生580人,进行反式脂肪酸KAP现况调查。结果听说过反式脂肪酸的被调查者占62.5%,了解反式脂肪酸危害的被调查者占50.1%;被调查者对于日常生活中含反式脂肪酸较高食物品种的知晓率均不足75.0%;85.5%的被调查者希望进一步了解反式脂肪酸的知识;电视、网络和书本是医学生获得反式脂肪酸信息的主要渠道。结论医学生对反式脂肪酸相关的知识和危害有一定的了解,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仍然很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数字化X 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术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9 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应用Lorad数字化钼靶机和Lorad Multicare俯卧式活检系统引导Vacora 对243 例临床不可触及的可疑病灶(BI-RADS 评级为Ⅳ级及以上)行真空辅助活检术。结果:活检成功率为99.6%(242/243),手术时间20~60min,中位时间32min。术后病理:乳腺导管内癌21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7 例、浸润性导管癌2 例、浸润性小叶癌1 例;病理分期:0 期21例、Ⅰ期9 例、ⅡA 期1 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2例,占活检总数的9.1% 。术后出现皮下瘀斑15例、血肿形成11例,未见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数字化俯卧式穿刺活检定位系统引导Vacora 真空负压辅助活检系统(10G)对钼靶下的乳腺微小病灶的活检术,具有活检定位精准、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等特点,对T0 期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术(SVAB)在早期年轻(≤40岁)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钼靶检查评估为BI-RADSⅣ~Ⅴ级不可触及的乳腺微小钙化患者行SVAB,其中年轻患者(≤40岁)135例。结果目标微小钙化全部准确定位切取,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乳腺外形无明显改变。病理诊断乳腺恶性病变10例(其中乳腺导管原位癌7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3例,均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乳腺良性病变125例(其中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10例),随访未发现乳腺癌漏诊病例。结论 SVAB对诊断早期年轻乳腺癌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手术定位准确,创伤小,美容效果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