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15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U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美托洛尔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美托洛尔含量的UH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RRHD PLUS C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0.2%甲酸水溶液-乙腈(68∶32)为流动相。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检测离子为正离子,分别选择m/z 268/116、237/194作为美托洛尔和内标(卡马西平)的检测离子对。结果 血浆中美托洛尔在1.012~759.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高、中、低浓度美托洛尔的基质效应分别为105.9%,106.1%,106.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0%,99.3%,95.2%。批内精密度RSD≤3.22%,批间精密度RSD≤4.14%。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血浆中美托洛尔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2.
随着科技发展,口岸特殊物品查验压力不断增加,建立健全一整套针对特殊物品的查验模式迫在眉睫。本文探讨首都国际机场口岸特殊物品查验模式,以风险因素分析法对其可行性进行风险评估,寻求提升口岸特殊物品的查验力度和效率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居民血脂异常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3 989例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对象TC、TG、HDL-C、LDL-C均值分别为4.84 mmol/L、1.55 mmol/L、1.40 mmol/L、3.13 mmol/L,均值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和LDL-C均值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0.1%(标化率为29.9%),男性(34.7%)高于女性(26.5%)(P0.01)。18~岁、45~岁和≥60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7.5%、32.4%和28.8%,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LDL-C异常率分别为8.9%、14.9%、12.0%和11.4%。血脂异常知晓率为26.8%。性别、肥胖、吸烟、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昌平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中年在职人群及老年人是重点防治人群,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降低血脂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恶性高血压(MHT)是常见的高血压急症,病情一般进展较快,常累及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导致器官功能不全。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MHT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微循环中血栓形成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受损为主要特点,大多病情危重,预后差。MHT靶器官损害中胰腺受累罕见,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临床缺乏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导致患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本文报道了1例MHT致急性胰腺梗死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
目的:考察黄芩苷(B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通过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利用H9C2细胞缺氧/复氧(H/R)建立体外模型。采用四导仪器检测各种动物心电图,检测各种动物血清心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检测大鼠血清与细胞上清细胞因子水平。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心脏病理学改变。采用蛋白印迹检测大鼠心脏与H9C2细胞MAPK/Nrf-2/HO-1/NF-κB信号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黄芩苷能显著恢复心电图改变,逆转心脏病理学改变,降低大鼠CK、LDH水平,升高血清与细胞上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与细胞上清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也显著逆转MAPK/Nrf-2/HO-1/NF-κB信号。结论:黄芩苷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与调节心脏氧化应激与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孕期女性骨密度(BMD),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SAHARA临床超声骨密度仪,对2012年6月至12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304名不同年龄健康孕期女性进行跟骨BMD超声测量,所得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①不同年龄孕期女性BMD降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年龄孕期女性之间相同年龄组BMD平均值的标准差(Z-Scor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9岁组较3029岁组较3039岁组孕期女性Z-Score值低;2039岁组孕期女性Z-Score值低;2029岁与3029岁与3039岁孕早期女性组相比定量超声指数(QUI)、BMD、超声衰减系数(BUA)、超声传导速度(SOS)、Z-Score值均较低;孕中期及孕晚期不同年龄组女性QUI、BMD、BUA、SOS、Z-Score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孕周及体质量是3039岁孕早期女性组相比定量超声指数(QUI)、BMD、超声衰减系数(BUA)、超声传导速度(SOS)、Z-Score值均较低;孕中期及孕晚期不同年龄组女性QUI、BMD、BUA、SOS、Z-Score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孕周及体质量是3039岁组孕期女性QUI和Z-Score值的影响因素,体质量是BMD和BUA的影响因素。结论关注孕期女性BMD,增强骨强度,对骨骼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选择50例行TIPS患者,对其进行观察随访,分析各种因素在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中的作用。结果50例行TIPS患者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9.8±9.2)cmH2O(1cmH2O=0.098kPa)降至术后(25.2±5.8)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为28%(14/50),其中3例在术后3d内出现呕吐鲜血,考虑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经内科治疗后短期内出血均得到控制(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1年余再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患者在TIPS术后2年内出现上消化道再出血,出血原因:6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3例为胃十二指肠溃疡,2例为糜烂性胃炎,1例与凝血异常有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发生率为12%(6/50)。结论TIPS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主要分为静脉曲张性再出血和非静脉曲张性再出血二种,二者均是TIPS术后重要的再出血原因,静脉曲张性再出血多发生于术后3个月以上,而非静脉曲张性再出血多发生于术后3个月以内。因此对术后患者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乳果糖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腹腔内压(IAP)及胃肠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入选的56例患者并被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益生菌联合乳果糖,持续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未使用益生菌及乳果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通过膀胱测压法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5天的IAP,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腹腔高压(IAH)、腹腔间隔综合征(ACS)、胃肠功能障碍及死亡例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前I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6±1.63)mmHg vs(3.63±1.58) mmHg,t=0.44,P=0.63],两组术后IA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后第3、4天达最高点,术后第1天两组H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7±2.22)mmHg vs (11.58±2.76)mmHg,t=1.62,P=0.11],术后第2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5天的t值分别为2.24、2.47、4.23、4.92,P值分别为0.04、0.02、0.00、0.00);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t=2.36,P=0.03)、ICU停留时间(t=3.87,P=0.00)及术后住院时间(t=2.76, 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IAH发生率(14.28%vs 39.28%,χ2=4.46, P=0.04)、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7.14%vs 28.57%,χ2=4.38,P=0.04)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瓣膜病术后早期联合使用益生菌和乳果糖可有效降低IAP,改善胃肠功能,降低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胰母细胞瘤(PB )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预后等因素,提高对P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P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PB患儿共9例,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5岁(2个月~12岁);8例因偶然发现腹部包块就诊,1例产前(32周)超声检查提示胰腺占位就诊;腹部超声(n=6)及CT(n=7)检查均提示胰腺占位;2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3例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8例行肿瘤切除,1例取瘤组织活检;1例术后第2年和第3年分别发生肝转移;肿瘤累及胰头部6例,体尾部2例,整个胰腺1例;肿瘤最大直径3~18 cm,平均10 cm,结节状,切面灰白色,实性,细腻,部分区域呈囊性,可见明显的出血及坏死;镜下:肿瘤富含细胞,由形态一致的上皮细胞构成,瘤细胞呈实性片巢状排列,混有分化好的腺泡样结构,可见特征性“鳞状上皮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有腺泡、内分泌和导管分化的证据,表现为胰酶、内分泌标记和癌胚抗原(CEA)的阳性表达。结论胰母细胞瘤是儿童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镜下显示有腺泡、内分泌和导管的分化及特征性鳞状小体结构,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应注意与胰腺其它肿瘤鉴别。首选的治疗方案是肿瘤的完整切除。预后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7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的百草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