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MDR)基因产物LRP、GST-π、TopoⅡ在胃癌多药耐药(MDR)发生中的作用,为胃癌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6份胃癌组织中LRP、GST-π和TopoⅡ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LRP、GST-π和TopoⅡ阳性率分别为64.1%、61.5%和50%,与性别、肿瘤大小、部位、临床分期及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高、中分化腺癌LRP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GST-π和TopoⅡ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印戒细胞癌TopoⅡ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结论 LRP、GST-π及TopoⅡ在胃癌MDR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化疗药物的选择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2.
43.
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是实施X射线诊断正当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44.
开颅去骨瓣术后硅胶膜置入预防粘连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8月~1999年6月,我们施行开颅去骨瓣手术32例,其中25例在硬脑膜外放置硅胶膜,在以后进行骨瓣回植或颅骨修补术时明显防止了硬脑膜与帽状腱膜粘连,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8例,女7例;年龄15~48岁、平均285岁。车祸伤21例,坠落伤3例,打击伤1例,其中...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85例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负荷剂量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  相似文献   
46.
颅内转移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 10 % ,是导致肿瘤患者迅速衰竭、病死的主要原因。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约有2 0 %转移至颅内 ,通常由颅脑周围肿瘤直接蔓延或远处肿瘤经血、淋巴道转移而来。颅内转移瘤好发于脑实质内 ,尤以大脑灰、白质交界区多见 (80 % ) ,影像学检查可见颅内单发或多发性占位性病变 ,病灶常呈圆形或类圆形 ,多为高密度或混杂密度 ,相邻结构受压移位 ,可伴有出血、囊性变、颅骨破坏等。部分患者以脑部首发症状就诊 ,且影像学表现为单结节性病灶 ,与原发性肿瘤不易区别 ,需病理明确诊断。颅内转移瘤常具有以下病理特点。1…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人体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肌萎缩、肌纤维化程度与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关系,探索一种安全、无创、准确性高的检测手段,为临床开展晚期神经修复时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8例不同时限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肱二头肌标本按神经损伤时限分为五组:0~3个月(10例)、3~6个月(14例)、6~12个月(8例)、1~2年(8例)、大于2年组(8例),对照组为患者对侧正常肱二头肌(48例)。对患者肱二头肌进行B超检测,并与对侧的正常肱二头肌作对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B超检测肌萎缩程度的准确性。结果随着肱二头肌失神经时限的延长,肌纤维逐渐萎缩,肌肉截面积减小,纤维及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B超表现为肱二头肌内高回声影及与对侧正常肱二头肌截面积比逐渐下降,与病例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B超能较好地反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情况,对指导晚期神经修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平山病(HD)及神经根性颈椎病(C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I临床及肌电图诊断的TOS下干型30例(手术证实)、HD30例(神经内科确诊标准),CS30例(15例手术确诊,15例核磁共振证实)病人的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结果:HD100%呈C8-T1神经原性损害,感觉神经功能正常;下干型TOS呈神经原性损害者为33%,感觉功能异常者为96%;CS呈节段性神经原性损害者为10%,感觉神经功能多为正常。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对HD、TOS及C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寻找旋前园肌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方法.方法:通过EMG检查及手术证实,共确诊患者20例,观察其支配肌电生理指标.结果:旋前园肌综合征病人20例均见自发电位,10例有前臂MNCV减慢,15例有潜伏期延长,17例支配肌波幅(AMP)下降,10例有神经干动作电位(NAP)降低.结论:电生理检查能够为旋前园肌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寻找分离培养卵巢癌干细胞球的简便方法。方法:用组织块培养及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人卵巢癌细胞,分别采用高浓度血清和无血清悬浮培养3~5d后用Percoll液分离悬浮生长的肿瘤细胞球,机械性吹打细胞并进行传代悬浮培养约1个月,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并用肿瘤干细胞相关抗原(CD44,CD117和CD34)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来寻找卵巢癌干细胞标记。结果:采用高浓度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干细胞培养液均能得到卵巢癌干细胞球。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得到的细胞球相对较多,CD44可能是卵巢癌干细胞较特异的抗原标记。结论:高浓度血清培养能获得一定数量的肿瘤干细胞球,用Percoll液分离纯化肿瘤细胞球是一种简便的好方法。卵巢癌干细胞球多表达CD44抗原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