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6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HT5”H〗摘要 目的 分析科室联系制度联合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用于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理管理的意义。方法 于2019年8月—201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科室联系制度联合质量追溯信息系统优化CSSD护理管理。此前CSSD行常规管理。于此前和此后各随机抽取580批次灭菌器械进行观察,对比实施前后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供给器械差错事件发生率、临床科室对CSSD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前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1.90%、93.28%、92.41%和100.00%,实施后分别为99.31%、99.14%、99.66%和100.00%。实施后供给器械差错事件发生率(0.34%)较实施前(3.97%)低。实施后临床科室评估CSSD服务质量满意总分值显著提高。结论 科室联系制度联合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用于CSSD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器械处理质量,减少供给差错,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42.
甘露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57-57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口服扑尔敏,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中药口服+外敷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探讨中药治疗顺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的辨证论治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疗效。同时,临床医生也应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进行辨证,以不同的证型为基础进行立法处方,从而更好地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两种盐酸昂丹司琼片在中国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8 mg)盐酸昂丹司琼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血浆中昂丹司琼的血药浓度,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中昂丹司琼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33±8)和(32±8)μg/L,tmax分别为(1.5±0.3)和(1.5±0.4)h,AUC0~24分别为(176±67)和(168±58)μg.h.L-1,AUC0~∞分别为(188±70)和(182±63)μg.h.L-1。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2±10.0)%。结论:两种盐酸昂丹司琼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4.
中医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10例入院后第一周术前用药准备,第八天行介入手术,经对侧股动脉插管,超选择至患侧旋股内动脉,造影后灌注溶栓剂及中药活血化瘀针剂.X线、CT及MRI随访观察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经动脉介入配合中药治疗ANFH,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新生骨形成及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甘露 《北方药学》2011,8(2):67-68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针灸法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我院原发性痛经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组(32例)和西医组(32例),分别采取中医、西医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探讨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取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针灸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73.19%),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的疗效优于西医组。结论:针灸治疗组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其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物种植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2009-2010年我院收治子宫瘢痕妊娠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7.
钴60多野适形放射治疗胸腹部实体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胸、腹部实体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钴60(60Co)多野适形放射治疗系统(γ-刀)治疗57例(83个病灶)胸、腹部实体瘤患者.50%等剂量线覆盖肿瘤的计划靶区(PTV),95%等剂量线包绕100%肿瘤区(GTV),照射剂量以50%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单次剂量2.0~5.0 Gy,1次/d,5次/周,共照射8~20次,总剂量27.0~50.0 Gy.结果 失访2例,55例患者81个病灶中,以肿瘤消退情况确定完全缓解占21.0%(17/81),部分缓解占71.6%(58/81),总有效率为92.6%;1年以上生存率为36.4%(20/55).结论 SRT使肿瘤局部受到准确照射,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有效率高,且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贝尼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的疗效及保护肾脏差别。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我院的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286例,分为A组(143例)和C组(143例),分别采用缬沙坦与贝尼地平治疗2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高血压总有效率、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尿微量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相似,肌酐清除率均升高,血清肌酐及尿微量蛋白均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及贝尼地平均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有效地控制血压,保护肾脏,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多沙唑嗪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activator protein-2α,AP-2α)在多沙唑嗪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HeLa细胞经过多沙唑嗪处理、过表达AP-2α或反义寡核苷酸干扰AP-2α表达后,通过流式分析检测凋亡;以相对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AP-2α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多沙唑嗪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HeLa细胞的凋亡率和总细胞死亡率,上凋AP-2α和caspase-3的表达.AP-2α的过表达导敛多沙唑嗪诱导的HeLa细胞的凋亡率和总细胞死亡率增加,增强caspase-3的表达;而反义AP-2α却导致多沙唑嗪诱导的HeLa细胞的凋亡率和总细胞死亡率降低,部分地阻断了多沙唑嗪对caspase-3表达的增强效应.结论 多沙唑嗪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HeLa细胞凋亡,转录因子AP-2α在多沙唑嗪诱导的HeLa细胞捌亡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5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 (SDF-1) on the migration of epidermal stem cells (ESC) in the healing process of frostbite-wound model ex vivo. Methods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full-thickness frostbite of skin was constructed (with slot-like wound) out of skin equivalent. The expression of SDF-1 in wound stroma was observ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on post injury days (PID) 3 and 7. The model frostbite wound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PBS 50 μL per wound) , SDF-1 group (treated with 100 ng/mL SDF-1, 50 μL per wound) , and AMD3100 group [treated with 100 ng/mL AMD3100 (50 μL per wound) for 30 minutes, and then SDF-1 50 μL was added per wound]. The redistribution of ESC around wound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DF-1 in wound stroma increased gradually on PID 3 and 7.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and AMD3100 groups, there were more ESC and epithelial cell layers, and more integrin β1-positive cells appeared at the basal layer of wound in SDF-1 group, and some of the positive cells migrated upward to epidermis. Conclusions SDF-1 contributes to wound repair through promoting ESC to migrate toward and gather around wound edge. This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ESC participating in wound repa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