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1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气雾剂治疗哮喘病人的前期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肖红  王靖  马新凤 《护理研究》2003,17(16):940-941
外源性哮喘的治疗远期效果以脱敏治疗最理想 ,近期效果以局部吸入计量气雾剂 (MDI)效果最好[1] ,它可以直接到达局部 ,起效快 ,副反应小。但临床上由于使用方法不当而不能发挥其正常疗效的情况较为常见 ,使此类药物的应用受到了限制。针对这个问题 ,对就诊的病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宣传示教 ,通过两年的临床实践 ,与既往病人作对照 ,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材料 抗炎类气雾剂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和色甘酸钠气雾剂 (山东京卫制药厂生产 )。解痉类气雾剂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使用舒喘灵气雾剂 (山东京卫…  相似文献   
82.
牙周病是常见的以厌氧菌为主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通常牙周手术是治疗牙周病的最有效的方法。而硝基咪唑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和杀灭牙周病菌,以往常采用口服治疗配合牙周手术,虽然疗效较好,但有全身用药量大、时间长、药物在牙周组织中局部浓度低等缺点。为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我们采用牙周手术与牙周袋内局部给药的方式治疗成人牙周炎,现将其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4级和2005级护理本科班,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为参与式教学组,1个班为传统式教学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通过护理基本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学生的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学习积极主动性及教学效果评价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式教学法,是一种良好的、互动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该教学方法切实可行,有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4.
重视临床微生物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微生物学诊断在感染性疾患及相关疾患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研究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临床微生物学诊断这一学科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实验诊断学的其他分支专业相比,尚未受到应有的足够重视.该文就当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85.
黄象望  肖晟  刘向阳  张毅  刘宏哲  王靖  方科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063-2064,2068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情况以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的效果.[结果]本组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6个月.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植骨愈合,病灶无复发;愈合时间3~7个月;术前Cobb角平均35°,末次X线片随访复查Cobb角平均16.5°.[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6.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病人活动时限对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牛素芳  王靖 《护理研究》2003,17(3):149-15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溶栓病人早期进行主动、被动活动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心电监护下 ,术后 2 4h即开始进行主动、被动活动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 1周后病人下床活动反应及合并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病人术后 1周下床活动后反应及合并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AMI病人静脉溶栓术后早期活动可以改善病人预后及提高康复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后出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和体征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据Helkimo指数改良设计的调查表,用Microsoft VC++与ACCESS建立下颌骨骨折患者数据库及应用分析程序,对8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和32例正常人的颞下颌关节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骨折组和对照组在主诉症状指数(Ai)、临床症状指数(Di)分布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在咬合指数(Oi)的分布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骨骨折患者比正常人群在一定的时期内更易出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其可能与关节结构的直接、间接受损.骨折治疗后局部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因素.治疗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盐酸尼非卡兰(尼非卡兰)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从2005年至2007年入选住院期间发作室速的患者,观察静脉注射尼非卡兰的复律效果.结果 入选的8例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在Ⅲ~Ⅳ级的有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5的有6例.均于室速发作时应用尼非卡兰静脉注射,负荷量0.3~0.5 mg/kg,除1例患者没有应用维持量外其他患者最大维持量均达到0.8 mg·kg-1·h-1,持续时间最短60 min,最长385 min.3例患者心律转复,基础心脏病分别为陈旧性心肌炎、特发性室速和急性心肌梗死.5例患者转复无效,基础心脏病分别为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及扩张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法洛四联症术后各1例.尼非卡兰使所有患者QTc明显延长,转复时QTc为(529±68)ms.其中1例患者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其QTc达到了610 ms,其他患者中QTc最长为590 ms.除1例Tdp电转复外,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心力衰竭体征及血压等在用药前后均无恶化表现.结论 尼非卡兰治疗多种疾病并发的室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应密切监测QTc以减少严重副作用Td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生理解剖学屏障与FasL的分子生物学效应之间的关系,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18规格的皮肤穿刺针穿刺家兔纤维环,在术后的3、6、10周收集正常及穿刺后的椎间盘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FasL及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 正常髓核组织中可见少许髓核细胞质中FasL呈弱阳性染色(8.7%),实验组髓核细胞质则呈强阳性染色(41.6%、48.8%、46.4%).FasL阳性细胞百分比在正常组与各实验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髓核细胞FasL阳性表达百分比与IL-6及TNF-α阳性表达百分比之间显著相关(r=0.424,P<0.05及r=0.527,P<0.01).结论 FasL与理解剖学屏障的共同作用,可能是使髓核组织产生免免效应的重要因素.当生理解剖学屏障受到损伤后(如穿刺纤维环),FasL、IL-6及TNF-α的表达程度增强,FasL所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是引起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CD仪对颅内动脉检测.记录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血管搏动指数(PI)并观察频谱血管形态。结果TIA患者TCD改变以脑血管狭窄为主,主要累及前循环,以大脑中动脉(MCA)最多。不同年龄患者TIA病因不同,不同症状患者TCD改变不同。结论TCD检测对于诊断TIA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它可对TIA病因作出诊断,可评价颅内血管狭窄及其范围程度、血管顺应性、侧支循环的建立以及代偿功能.也可作为血管造影前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