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D)抑制TGF-β/Smad/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通路对挽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control, Ct)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PD组(PD-L, 40 mg/kg)、高剂量PD组(PD-H, 100 mg/kg)、卡托普利治疗组(captopril, CTP, 20 mg/kg,阳性对照)及PD-H+TGF-β激动剂SRI-011381组(100 mg/kg+30 mg/kg)。除Ct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构建AMI模型。通过小型动物心脏超声及Masson染色观察PD对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挽救效果;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胶原蛋白的沉积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及TNF-α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GF-β1、p-Smad2/3及p-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影响外科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HCCA患者120例,行手术切除者67例【其中行根治性切除30例,姑息性切除(R1,R2)37例】和行胆管引流术53例(内引流术30例,外引流术23例)。结果 120例HCCA患者术后1 a、2 a、3 a生存率分别为67.5%(81/120)、45.8%(55/120)、25.0%(30/120),其中根治性切除患者1 a、2 a、3 a生存率分别为93.33%、73.33%、60.00%,生存时间为(30.26±5.26) m,显著高于姑息性切除患者的(67.57%、48.65%、32.43%)和(22.14±4.78) m或胆管引流术患者【(52.83%、28.30%、0.0%)和(15.21±3.74) m, P<0.05】,姑息性切除患者上述指标又显著高于胆管引流术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切缘情况、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门静脉侵犯均为影响HCCA患者外科治疗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HCCA患者治疗后预后的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地做出评估,给予合理的治疗,以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究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irtual histology-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VH-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行冠脉造影检查确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临界病变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退出8例,最终入选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在冠状动脉造影后行VH-IVUS检查,根据VH-IVUS检查结果,以冠状动脉最小管腔面积<4.0 mm2及斑块负荷>70%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标准,给予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否则药物治疗;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结合术者临床经验给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等级改变情况,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维持时长相比无差异(P> 0.05),但治疗后试验组发作次数、维持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 <0...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2例PPHN患儿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轻度组(n=22例)、中度组(n=21例)和重度组(n=19例),同期选择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PPHN患儿及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血清HMGB1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右室流出道内径、PASP及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 2)等指标,分析PPHN患儿血清HMGB1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PPHN患儿血清HMGB1、PASP、右室流出道内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PPHN患儿血清HMGB1、PASP、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HMGB1、PASP、右室流出道内径明显升高(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PaO 2、SpO 2明显降低(P<0.05);PPHN患儿血清HMGB1与PASP、右室流出道内径呈正相关性(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PaO 2、SpO 2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PPHN患儿血清HMGB1与PASP、心功能及血气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可较好反映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5.
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对照(WKY)大鼠各9只,雄性.4月龄.血压分别为211.68±6.63mmHg和126.46±2.21mmHg,取肾髓质划分为4个区,分别作光学及电境观察。组织经Levl液固定后,肾髓质间质细胞(RIC)胸浆内脂性颗粒呈黑色;图像分析结果证实SHR大鼠肾髓质各区所含脂性颗粒均较WKY者为少且细小,特别是1区2区内最为显著,本实验提示SHR大鼠RIC内脂性颗粒较少,可能显其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6.
研究鸡血藤乙醇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儿茶素的抗辐射作用,并探讨初步作用机制。采用6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ICR小鼠造成亚急性辐射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43.6 mg·kg~(-1),iv)、鸡血藤组(生药10,20,40 g·kg~(-1))、儿茶素组(50,100,200 mg·kg~(-1)),连续ig给药28 d,每日1次。检测给药前1 d及给药1,3,7,14,21,28d后小鼠外周血WBC,RBC,PLT计数和HGB含量;观察给药7 d后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的变化;比色法测定给药7 d血清SOD,GSH-Px活性和MDA水平;采用半固体培养基测定给药7 d后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HE染色观察给药7,14 d股骨骨髓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7 d后骨髓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测定骨髓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Bcl-2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股骨骨髓中Bax的表达。结果表明,鸡血藤醇提物和儿茶素均可促进辐射小鼠外周血象的恢复,增加免疫器官胸腺和造血器官脾脏的脏器指数,提高血清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加骨髓腔内细胞数量、减轻立体支架结构损伤,改善造血微环境;抑制骨髓细胞凋亡,使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显著上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显著下调。鸡血藤醇提物和儿茶素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促造血、抗氧化、抗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7.
王石  董宪喆  谭潇  王羽凝  刘屏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0):1898-1902
该研究观察抗抑郁中药古方开心散(KXS)在体内外对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影响,从代谢的角度探索KXS升高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机制。通过在体外酶反应体系和神经胶质细胞C6中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KXS对MAO-A和MAO-B活性的影响;在动物水平的研究中,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KXS灌胃给药1周、2周和3周后,对正常大鼠和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CMS)模型大鼠脑线粒体MAO-A和MAO-B的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0 g·L-1的KXS在酶反应体系中能显著降低MAO-A和MAO-B的活性;在C6细胞中,0.625~10 g·L-1的KXS对MAO-A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对MAO-B的活性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关系;KXS作用1,2,3周对正常大鼠脑内MAO-A和MAO-B均没有显著地影响;338 mg·kg-1剂量给药2周和3周后,CMS大鼠脑内MAO-A活性较模型组均有所降低(P < 0.05),而KXS作用1,2,3周对MAO-B没有显著地影响。结果表明开心散在体外对MAO-A和MAO-B的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在体内对正常大鼠脑内MAO-A和MAO-B的活性没有影响,对CMS大鼠脑内MAO-A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后肢缺血模型,我们对神经生长因子(NGF)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的功能进行评价,为临床上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结扎W istar大鼠一侧股动脉制备大鼠缺血后肢模型,通过EL ISA和免疫组化,观察缺血后肢的血管再生与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在缺血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具有相关性的作用。结果:反复的缺血内收肌的NGF注射,可以增加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密度,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凋亡,并在不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前提下加速缺血再灌注。结论:结果表明NGF在血管的修复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在组织缺血的条件下,NGF途径的正反馈作用,刺激了血管再生及动脉形成,从而加速了血液血流动力的恢复,NGF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缺血肢体骨骼肌中的表达,从而可能促进缺血肢体的血管再生;通过增加一定剂量的NGF,可以明显改善缺血肢体的功能恢复。NFG促血管再生的机制可以做为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治疗的一个科研方向。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人血管瘤发生、发展及消退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人血管瘤增生期、消退期及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P16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消退期,消退期血管瘤内皮细胞P16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P16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及消退有关。②P16蛋白通过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在血管瘤的消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灌胃不同剂量小檗碱,探讨小檗碱对大鼠梗死后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和对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开胸结扎冠脉方法制作大鼠心梗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持续灌胃5d,每天灌胃1次,末次灌胃后测量相关心功能参数,随后处死大鼠做心肌形态学和血清酶学分析.结果:小檗碱可以改善梗死后心脏的心功能,减小心肌缺血范围和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