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5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0例,予复方伤痛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140例,予云南红药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肿胀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肿胀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3.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伤痛胶囊治疗急性组织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2.
社区与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学比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社区与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学组成特点及对抗菌药物耐药状况,为尿路感染经验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4所不同级别医院门诊患者社区性尿路感染与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尿培养阳性标本,对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试验A组)及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试验B组)各300株病原菌进行归类、对照,对其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排列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6.7%)、粪肠球菌(14.3%)、表皮葡萄球菌(7.7%)等;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排列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6.3%)、白色假丝酵母菌(14.3%)、粪肠球菌(10.7%)等;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高于其他地区;两组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7%、1.27%及2.14%、1.27%。结论温州地区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真菌感染比例高;多药耐药菌株检出率高;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管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3.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有可能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或盆腔腹膜炎的发生。我科自2004~2007年有1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于术后不同时间出现盆腔腹膜炎症状,予以相应外科处理后均痊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肝细胞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病人接受与不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125例临床诊断为肝细胞肝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病人,分为非放疗组和放疗组。非放疗组患者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后,仅针对肝内肿瘤予手术切除或介入栓塞治疗;放疗组病人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外放射治疗,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15MV光子,予肿大淋巴结区包括或不包括肝内原发灶局部照射,常规分割,放疗剂量为40~60Gy。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甲胎蛋白(AFP)、肝内肿瘤大小、肝内肿瘤治疗的方法、淋巴结情况(位置、数目、大小)、是否伴有癌栓、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生存率的估计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分析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放疗,23例(37.1%)放疗后转移的淋巴结消失,归为完全缓解,37例(59.7%)为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达96.8%。放疗后淋巴结压迫出现的症状得到缓解,有效率100%。放疗组与非放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个月和3.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2.1%和3.4%,2年生存率分别为19.9%和0%。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放疗组患者出现肝门、胰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1个月、9.4个月、6.0个月,对照组分别为3.6个月、3.8个月、3.2个月。放疗组肝内肿瘤直径<8cm或≥8cm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3个月和5.7个月,非放疗组分别为3.3个月和3.6个月。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生存情况,生存情况与下列因素有明显相关,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高、伴有癌栓、肝内多发病灶、原发灶未治疗者预后差。非放射治疗的病人,43.5%(2762)患者死于淋巴结肿大相关的并发症。外放疗可以降低淋巴结引起死亡(淋巴结致死降至8.0%),但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上升。放射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中等程度的急性胃肠道反应和肝损伤,常表现为食欲下降和恶心。结论本文结果提示,肝细胞肝癌淋巴结转移对放疗敏感。用50Gy的常规分割即可起到姑息治疗的效果,并延长生存期。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和肝内小病灶的患者放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5.
 目前广泛认为胰腺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独特能力使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易导致血栓形成。在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时,超过50%的胰腺癌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是什么导致了胰腺癌此种高凝状态,这种高凝状态与胰腺癌之间有何关系,对胰腺癌的侵袭、转移以及预后有何作用;如何应对这种高凝状态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综述从胰腺癌的高凝状态产生的原因、机制,高凝状态对于胰腺癌发展和转移的作用,预防和治疗方面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常规CT、X线平片和DynaCT观察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价值。方法:18例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CPVP)后,分别采用常规CT、X线平片和DynaCT观察骨水泥渗漏。以常规CT为标准,分别得出X线平片和DynaCT观察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8例共22个椎体PVP成功率100%,每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2.0~6.0mL,平均3.5mL。无一例出现脊髓、神经根受压,肺栓塞。常规CT显示22个椎体中15个出现骨水泥渗漏,渗漏率68.2%;X线平片显示9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渗漏率40.9%,敏感度55.6%,特异度100.0%。DynaCT显示骨水泥渗漏率、渗漏类型和常规CT完全一致;敏感度和特畀度均为100%。结论:常规CT是PVP术后观察骨水泥渗漏最佳的影像学方法,DynaCT有望代替常规CT。  相似文献   
107.
患者女,51岁.3年前无意发现左乳肿块约鸽蛋大小,无红肿及疼痛等不适,无乳头溢液,平素月经正常,经期双乳无压痛,未做治疗.近1年肿块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8.
王小林 《现代护理》2001,7(7):34-35
目的 明确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控制普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普外科1996年~1999年间每年第四季度出院患者734例进行全面调查,并对整体护理实施前后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整体护理实施前后普外科患者院内感染有明显差异,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深入、完善,普外科院内感染率分别从1996年第四季度的8.67%依次递减为6、07%、4.08%、3.14%。结论 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控制普外院内感染起了重要的作用,让病人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09.
何之光  赵斌  王小林  郑志杰 《河北中医》2022,(6):923-926+977
目的 观察止痛如神汤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术后均予常规处理及五倍子熏洗方坐浴。对照组65例加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止痛如神汤加减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术后1、3、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比较2组术后1、7 d创面愈合情况;比较2组术后1、7 d血清β-EP、IL-2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变化;比较2组安全性指标。结果 2组术后3、7 d疼痛VAS均较本组术后1 d降低(P<0.05),2组术后7 d疼痛VAS均较本组术后3 d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3、7 d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同期(P<0.05)。2组术后7 d创面愈合率均较本组术后1 d升高(P<0.05),创面渗液积分、肉芽形态积分均较本组术后1 d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7 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渗液积分、肉芽形态积分均低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估卡巴他赛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闪烁的发生率和特征及其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行卡巴他赛二线化疗治疗的125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卡巴他赛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患者的基线特征、疾病史和PSA水平。患者的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