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同时检测障眼明片中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决明子苷B2、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橙黄决明素、美决明子素、党参炔苷和丁香苷含量,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橙黄决明素为内参物,建立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决明子苷B2、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美决明子素、党参炔苷、丁香苷与橙黄决明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QAMS法测定障眼明片中各成分含量,对比2种方法的结果差异,验证QAMS法的可行性。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12批障眼明片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毛蕊花糖苷、焦地黄苯乙醇苷B1、决明子苷B2、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美决明子素、党参炔苷、丁香苷与橙黄决明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27 9、1.230 7、0.775 2、0.442 7、1.150 2、1.245 9、0.511 6和1.499 3,2种方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初步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行闭塞血管介入开通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随访2年后预后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54例患者中52例开通成功,2例未成功。治疗前mRS评分为(2.25±0.13)分,NIHSS评分为(18.43±1.36)分;治疗后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1.44±0.05)分、(11.81±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52例患者预后良好42例,预后不良8例,2例失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1.429,95%CI:1.146~1.783,P=0.005)、糖尿病史(OR=2.597,95%CI:2.364~2.854,P=0.005)是影响介入开通治疗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疗效可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可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DCB治疗的4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 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5例、大脑中动脉21例、椎动脉颅内段11例、基底动脉12例。先行普通球囊预扩张病变后再行DCB成形术, 术后30、90、180、360 d进行临床随访, 术后180 d行影像学随访。分析技术成功率(定义为球囊扩张治疗后残余狭窄<50%患者所占比例)、围手术期安全性(1个月内所有的卒中、TIA和死亡)、随访卒中复发及再狭窄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狭窄程度由术前80%(75%, 85%)改善为术后即刻20%(15%, 30%), 技术成功率91.8%(45/49), 11例(22.4%, 11/49)因严重限流性血管夹层或非限流性夹层, 术者担心夹层随后进展给予支架植入。3例(6.1%, 3/49)因明显的血管弹性回缩植入支架。围手术期1例(2.0%, 1/49)患者发生症状性脑梗死, 经治疗后症状好转。无致死致残性卒中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 ...  相似文献   
124.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胆管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治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胆管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PTCD术后胆管大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和引流管造影,证实责任血管后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对2例动脉胆管瘘患者行超选择性责任血管出血点近端和远端栓塞,6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动脉瘤远端、假性动脉瘤及近端栓塞,对1例胆管门静脉主干瘘患者行胆管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所有患者出血均停止,经3~6个月随访后均无再出血。结论介入疗法治疗PTCD术后胆管大出血安全有效,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