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赖俊浩  王俊义 《医学争鸣》1997,18(5):430-432
目的:研究给予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鼠小肠隐窝EGF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小肠粘膜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TPN模型,小肠组织切片HE染色,测定隐窝细胞数及有丝分裂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测定隐窝细胞EGF含量及EGF受体的表达.实验共使用200~250g体重SD大鼠24只,随机分组:对照组(n=8),仅行虚拟手术,即行右颈静脉结扎,每日饲以普通饲料及水;TPN组(n=8),禁食水,输注常规TPN;TPN-EGF组(n=8),输注常规TPN溶液,并每日按0.1μg/(次·g)皮下注射EGF2次.各组均观察14d.结果:TPN大鼠小肠隐窝EGF含量及EGF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1),隐窝细胞数和有丝分裂指数也明显降低(P<0.05);当给予外源性EGF后,隐窝EGF含量、EGF受体表达以及隐窝细胞数、有丝分裂指数均未降低.结论:EGF能预防TPN大鼠小肠隐窝EGF受体表达及EGF含量下降,维持细胞生成率.  相似文献   
82.
通过应用大鼠全胃肠外营养(TPN)模型,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对TPN大鼠小肠和肌肉谷氨酰胺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长期TPN可致小肠粘膜谷氨酰胺酶活性降低,而骨骼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增高;TPN同时加用EGF后,小肠粘膜谷氨酰胺酶活性相应地升高,骨骼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进一步提高。提示EGF可以通过改变TPN大鼠小肠和肌肉的谷氨酰胺代谢酶活性来增强肠道对谷氨酰胺的利用,从而阻止TPN所致的肠粘膜萎缩,保护肠粘膜屏障。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急性胰腺炎全肠外营养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采用3.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及治疗组(n=16)。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除给予相同配方的全肠外营养支持外,并予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静脉内注射。于治疗后第1及第5日处死,检测大鼠肠道通透性、吸收功能、空肠粘膜蛋白、DNA含量以及肠道细菌易位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动物间肠道通透性、吸收功能、空肠粘膜蛋白、DNA含量以及肠道细菌易位率均无显差别。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不能防治急性胰腺炎TPN大鼠肠道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84.
完全胃肠外营养对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对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TPN模型,分离培养肠道粘膜淋巴细胞,测定肠道白细胞介素2(IL-2),取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学研究,测定细菌易位率,实验共使用200~250g体重SD大鼠72只,随机分组,对照1组(n=20),对照2组(n=20),TPN1组(n=16),和TPN2组(n=16)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即行右颈静脉结扎,每日饲以普通饲料及水,TPN  相似文献   
85.
原发于胃壁内淋巴组织的胃恶性淋巴瘤,临床上较少见。我院自1982~1993年共治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4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现就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5例。年龄32~68岁,平均44岁。从出现症状到手术治疗平均5个月(1~13个月)。主要症状体征:全部病例均有上腹部疼痛不适,或为胀痛、或为隐痛,程度不一。伴有恶心呕吐4例,食欲不振3例.消瘦贫血2例,上腹部包块1例。术前上消化道钡餐检查14例,除1例未发现明确病变外,均提示有不规则充盈缺损,粘膜僵直成紊乱等表现。疑诊为胃癌7例,溃疡龛影6例。纤维胃镜…  相似文献   
86.
人体免疫功能十分复杂 ,其中 Fas- Fas L对保持血细胞数量 ,保证血细胞分化及其功能非常重要 ,Fas L是杀伤细胞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着眼于 TPN对淋巴细胞系统影响的研究 ,RT- PCR半定量淋巴细胞 Fas、Fas L的表达 ,阐明短期 TPN对淋巴细胞 Fas、Fas L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期 (5天 ) TPN (脂肪乳剂 1g/kg)后淋巴细胞 Fas基因表达量为 0 .848± 0 .0 91,较 TPN前 0 .82 9± 0 .0 95稍高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相差不显著 ;TPN前后淋巴细胞均无 Fas L基因表达 ,此结果表明短期 (5天 ) TPN对淋巴细胞Fas、Fas L…  相似文献   
87.
宋维亮  王为忠  王俊义 《肿瘤》2001,21(1):70-70
p16基因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 (MTSI) ,是 1994年由美国报道的一种新型抑癌基因 [1 ,2 ] 。据统计 ,人类 75 %的癌细胞株有 p16基因的缺失或突变 ,超过了 p5 3基因 5 0 %的突变率。为了解 p16基因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作者采用 m R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胰腺癌组织 p16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结合临床资料 ,探讨其与胰腺癌发生 ,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材料 选取我院 1982~ 1990年间胰腺癌石蜡包埋标本 5 6例 ,胰腺囊腺瘤标本 9例。 5 6例胰腺癌标本中胰腺导管腺癌 5 0例 ,胰腺囊腺癌 6例。其中男 34例 ,女 2 2例。已…  相似文献   
88.
应用大鼠全肠外营养(TPN)模型,观察TPN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小肠谷氨酰胺(Gln)摄取及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常规TPN可导致血浆及组织Gln明显下降,肠粘膜淋巴细胞IL-2活性明显下降,细菌易位增高;而在TPN过程中,加用EGF可防止肠道Gln水平下降;提高肠道对Gln的摄取率;并可有效防止粘膜淋巴细胞IL-2活性的下降;减少细菌易位。提示EGF具有防止TPN后肠粘膜屏障损伤和细菌易位作用。  相似文献   
89.
INTRODUCTION5-fluorouracil(5-FU)hasbeenusedextensivelyintreatmentofthecommonmalignancies.Becauseofitstoxicdamagetovitalhosttissues,suchasbonemarrowandintestine,thedrughastobeadministratedatadosagewhichisusuallyprovedtobeinsufficienttoeradicatealltheneoplasticcellspresent(1).ltwasre-portedthatlipidperoxidationinliverandbloodmaypartiallycontributetothetoxicside-effectsof5-FU(2,3).Whetheritmayalsoinducelipidperoxidativedam-ageinthesma1lintestineisstillunclear.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evalu…  相似文献   
90.
将31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静脉营养病人随机分为无脂组、低脂组、高脂组,观察术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IL-2、IL-6、sIL-2R变化。结果术前、术后1、3、5天各组间无差异,术后7天,高脂组CD4低于其它两组,CD4/CD8降低;IL-2、IL-6比其它两组低;sIL-2R升高。提示大剂量长期输注脂肪乳剂可能对免疫功能有影响,而低脂组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