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总结中医对毒、癌毒的认识,给出癌毒13个辨识依据及以癌细胞出现为分界的癌症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益气消瘤方合用环磷酰胺对C26荷瘤小鼠抑瘤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C26肿瘤细胞种植于小鼠右腋窝皮下,建立移植性肿瘤模型,接种后第2天开始给药,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及灌胃益气消瘤方,第10天称重后处死小鼠,眼眶取血做血液学检查,观察小鼠胸腺、脾脏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与同期荷瘤环磷酰胺组相比,益气消瘤方组能明显提高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并加强环磷酰胺的抑瘤作用。结论:益气消瘤方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复方溃疡宁纱条治疗下臆睫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6例,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评估复方溃疡宁纱条和贝复剂纱条外敷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80.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溃疡宁纱条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疗效优于贝复剂。  相似文献   
54.
下肢慢性溃疡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臁疮"范畴,多为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外伤感染引起,因其易溃、难敛、难愈,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少数尚有癌变可能等特点,成为临床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我们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复方溃疡宁纱条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5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及病房,均符合下肢慢性溃疡的诊断标准[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58~76岁,平均65.5岁,病程平均(40.5±3.4)天,溃疡面积平均(4.7±2.0)  相似文献   
55.
现在中医家认识到了"毒"的复杂性、特殊性。"浊毒"强调因浊生毒,毒的产生与内环境污浊有关;"伏毒"强调邪气久伏生毒,毒的产生要经历较长过程;毒一旦形成,易与痰、瘀等邪气交织,使其邪性更复杂。"癌毒"是毒邪之一,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特异性致病因子。气虚、邪伏、污浊、癌毒、怨毒、积损、瘀积、癌肿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相对序贯性出现的病理特点,开始是局部、轻度的气虚、邪伏、污浊、癌毒、积损、瘀积,随后逐渐加重,并慢慢发展成全身性,癌肿形成只是整个病程的最后一个体现,是标,而其他六个都是本,只治疗积、瘤是治标,疗效肯定不佳,标本兼治才是肿瘤适宜的治疗思路,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益气清毒"法益其损、升其清、降浊阴、宣其正,通过益气、祛邪、清毒、畅情志、散结消瘤、通络涤瘀等具体治疗思路治疗肿瘤,注意因势利导、给邪出路,具有攻补兼施,标本同治的特点。"益气清毒"法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中医治法,多用无毒药物,或少量佐配小毒药物,患者进服痛苦少、耐受好,可以单独治疗,也可以和其他西医治疗结合使用,为各种更好的治疗组合、优化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益气温阳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情况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 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益气温阳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的内外同治法治疗1个月。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情况、血液BNP水平、心功能NYHA分级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BNP水平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和BNP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益气温阳方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57.
气机总括为升降出入,脾胃是其机枢。癌症发生、发展主要病因是虚、痰、湿、浊、毒,一般有气虚、邪伏、浊化、癌毒孽生、癌肿形成、癌细胞转移六个病理阶段,对应的气机异常主要有气虚推动不力、邪出不畅、正邪胶织、脏腑功能不调、癌毒流窜,邪出不畅是核心。异常气机与致癌因素相互促进导致癌细胞、癌肿形成,癌细胞、癌肿形成后更阻碍气升降出入及所在脏腑功能。在癌细胞、癌肿形成之前,常规气机调理可以助益祛除痰、湿、浊、毒等邪气,一旦癌细胞、肿瘤形成,要在充分祛毒、抑癌前提下调理气机,才会增加疗效,反之,可能促进癌肿生长或转移。最后以肺癌气机异常治疗为例示范癌症气机异常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8.
略谈运用扶正抑癌治疗肿瘤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扶正抑癌是中医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应用扶正固本的方药[1],配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组成扶正抑瘤之剂,治疗中晚期肿瘤。该法不仅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正虚邪实的症状,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59.
肿瘤患者情志失调的中医非药物干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医非药物疗法-三元逆转法对肿瘤患者情志失调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三元逆转法(心理处方、郭林气功、群体康复活动)配合抗肿瘤治疗(常规放化疗或生物治疗),观察了94例肿瘤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QOL)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化法)、自然杀伤(NK)细胞抗肿瘤活性测定(NAG法)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HAMD:治疗组睡眠不深、早醒、工作和兴趣、全身症状、疑病、自卑感等症状均有改善(P<0.05),忧郁情绪、入睡困难、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能力减退感、绝望感等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只有工作和兴趣、疑病有所改善(P<0.05)。(2)QOL:值治疗组治疗前为(44.2±8.7),治疗后为(59.2±9.6)(P<0.05);对照组分别为(43.3±10.5)、(40.3±8.3)(P>0.05)。(3)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组治疗后的CD3、CD4、CD8、CD4/CD8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4)NK细胞活性: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NK细胞活性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三元逆转法能够调节肿瘤患者情绪,优化情感效应,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调动体内积极因素,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解力,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0.
酒方是中医方药的重要剂型之一,它具有组方灵活、制作简便、服用方便、见效迅速的特点,临床应用很广。为此,《本草纲目》二十五卷,谷部、造酿类,“附诸酒方”共辑录酒方69个。治疗范围包括虚损、风湿痿痹、虐疾、脚气、风毒、风疹、风癣、瘿气、耳聋、中风、水肿、咳嗽、产后瘀血、肾气痛、阗疾等50余种病症,并有预防疫病的酒方2个。较为全面、集中地展示了中医酒方的丰富内涵,反映了李时珍运用酒方的治疗思想及其配制的特点。1活方的分类及酒在方中作用1.1酒方的分类《本草纲目》酒方的品种多,应用范围广,分类方式较多,但按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