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00例健康中老年人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健康中老年心率变异性(HRV)的研究较少,其正常值的范围仍未确定。本研究通过24h动态心电图(AECG)对100例健康中老年人HRV时域进行测试,初步获得了其正常值范围,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00例,男7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平均56岁。均为1994年12月至1  相似文献   
22.
心肌缺血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按WHO1979年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确诊冠心病(CHD)的83例患者的心率变异(HRV)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期间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有无心肌缺血改变分为两组:A组为42例经治疗病情稳定,无心肌缺血发作者。B组为40例有心肌缺血发作的患...  相似文献   
23.
应用单根电极VDD起搏器治疗窦房结功能正常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带、可以达到房室顺序的起搏目的。裸露的心房电极可感知心房的自身激动(A波),发出脉冲电流、刺激心室起搏。心室率随窦性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具有频率跟踪作用,增加了病人运动耐量。且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够安置VVI起搏的单位均可实施此种类型的生理性起搏手术。将成为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4.
慢性起搏阈值测定与低电压起搏安全性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达到既节省起搏器的能耗又能安全起搏,对74例安装具有起搏阈值自动测量功能(Vario)的起搏器的病人于术后3个月和1年进行了起搏阈值测定,分别为1.25±0.27(0.66~1.66)及1.26±0.26(0.66~1.72)V,P>0.1。慢性起搏阈值约为急性起搏阈值[平均0.50±0.15(0.3~0.9)V]的2倍。用此结果合理设定起搏器的输出电压,经1~3年的随访观察证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26.
羊水过少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病因及相关因素,观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对羊水过少10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可达97.17%,羊水过少发生率为3.52%,且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尤其是过期妊娠与之关系密切,羊水过少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有胎儿生长受限(FGR)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多发生于孕37~40周。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羊水过少一经确诊应适时终止妊娠且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人工心脏起搏器已经成为治疗某些严重心律失常的有力措施,可起到药物治疗所起不到的作用。我们通过42例的安装使用,提出以下几个应注意的问题。一、什么情况下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一)暂时性起搏:暂时性起搏可作为一种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紧急措施。此法简便易行,起效迅速,可持续应用数天、数周  相似文献   
28.
人在24小时内的心搏总数约为十万次左右,而常规心电图只描记下约50个心动周期,仅占总数的万分之五左右。因而很多一过性心律失常、一过性心肌缺血在常规心电图上被漏诊。为了弥补此种缺点,近年来临  相似文献   
29.
观察术后平静呼吸时体位变化对房室顺序起搏系统A波振幅测量值的影响 ,并与术中测量值进行比较。安装DDD或VDD起搏器的患者 2 8例 (DDD 17例、VDD 11例 ) ,自主窦性心率大于 30次 /分 ,均无心房颤动或房性早搏。术后 7天采用起搏器程控仪BiotronikSWM 10 0 0的自动P/R波感知测试功能 ,分别测试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坐、卧位 12s的A波振幅 ,并与术中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 :平静呼吸状态下DDD和VDD组的A波振幅测量值变化均较大 ;VDD型起搏器A波振幅测量值在坐、卧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2 )。结论 :房室顺序起搏系统A波振幅测量值是一个易受呼吸、体位、术后时间等因素影响的参数 ,临床设定起搏器感知灵敏度时应动态了解A波振幅大小 ,及时调整感知参数 ,以保证有效安全的房室顺序起搏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