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4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比较2种不同国产化学发光测试系统(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间的统计学关系和线性关系,探讨不同测试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6~100 mIU/ml系列浓度样本,分别使用2个国产化学发光法测试系统(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和临床使用广泛的测试系统A进行检测。将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的结果分别与测试系统A的结果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计算相关系数;并以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的结果均值和信号值均值作为变量,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测试系统A的结果为自变量,以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的结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拟合,分别计算相关系数r、绝对线性偏差和相对线性偏差。结果 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中HBsAb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υ=8,ABS(t)=2.535,t0.05(8)=2.306,P<0.05];测试系统1和测试系统2测试浓度间的线性相关性拟合相关系数r=0.99341。测试系统1与测试系统A的相关系数r=0.99814。测试系统2与测试系统A的相关系数r=0.98821。结论 2个国产测试系统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子宫颈原位癌的形态发生和生长特性,以便更深刻认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62例子宫颈原位癌病例的存档蜡块做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疑有早期浸润的病例作PAS和银染色。随机选择30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角蛋白10,14,19和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62例中32例为单纯原位癌,平均年龄39.03岁,比伴有早期浸润的29例原位癌的平均年龄(49.83)低10岁。形态上,原位癌细胞主要有两种类型:基底细胞样和棘细胞样癌细胞。有10例出现角化型大细胞,3例见到角化珠。基底细胞样癌细胞很少发生浸润,而浸润的癌细胞巢反而可见到棘细胞分化和角化现象,出现细胞间桥和角化珠。癌细胞Ki-67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和不典型增生子宫颈上皮。角蛋白10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正常子宫颈上皮,角蛋白14和19明显多于正常子宫颈上皮,且空间位置明显上移。原位癌细胞可大片炎性坏死脱落,残存的癌细胞可增生修复,但并不突破基膜向下浸润或向表面不断增生形成肉眼能见到的肿块,而是仍然维持原位癌的状态。结论原位癌细胞增生活跃,分化异常,终末分化受抑,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使当大片癌细胞脱落,增生修复时仍然维持原位癌的状态。这可能与有的原位癌病例,其癌细胞与相邻正常细胞间仍能维持正常的细胞间通讯以及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对原位癌细胞增殖的调控有一定关系。原位癌细胞出现棘细胞样分化表型时其浸润能力增强,PI增高,这可能与原位癌细胞的来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大动脉病变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为不同年龄段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全国20家中心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共10 711例,从40岁起始,以每10岁为一年龄段将所有患者分为5个年龄段,比较不同年龄段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差异。再将所有患者按性别分开,应用趋势卡方检验比较同一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颅内、外及前、后循环大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和血管病变支数。结果 (1)老年患者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居多(χ~2值分别为61.938、13.349、55.940,均P0.01);中青年吸烟史、脑血管病家族史及肥胖者居多(χ~2值分别为131.505、7.298、100.911,均P0.01)。(2)线性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女性、男性颅外动脉病变中多支血管病变所占的比例均逐渐增加(χ~2值分别为54.799、161.370,均P0.01);女性患者颅内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逐渐下降(χ~2=5.328,P=0.021),而男性患者颅内动脉病变中多支血管狭窄所占的比例无明显变化趋势(χ~2=0.289,P=0.591)。(3)线性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女性、男性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逐渐减少(χ~2=20.090;χ~2=42.351,均P0.01),单纯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均逐渐升高(χ~2=40.311;χ~2=90.698,均P0.01),颅内外动脉均存在狭窄的发生率逐渐升高(χ~2=12.077,P=0.001;χ~2=45.887,P0.01);女性单纯后循环血管狭窄发生率逐渐升高(χ~2=16.434,P0.01),男性单纯后循环血管狭窄发生率无变化趋势(χ~2=1.701,P=0.192),女性、男性前后循环动脉均狭窄的发生率逐渐升高(χ~2=4.587,P=0.032;χ~2=35.156,P0.01)。结论不同年龄段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布存在差异,不论女性还是男性,中青年患者主要为颅内动脉病变,老年患者主要为颅外动脉病变,女性老年患者存在后循环动脉病变较多。认识不同年龄段患者颅内动脉病变特征,将有助于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制定个体化的卒中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3-(4,5)-双甲基-2噻唑-(2,5)-二甲基溴化四氮唑蓝(MTT)体外药敏法测定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113例肿瘤患者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肺癌患者对CBP、VM26、THP、DDP、BLM、MTX、HCPT较敏感,对VP16、DTIC、EADM、VCR不敏感;乳腺癌患者对CBP、BLM、DDP、5-FU、HCPT、MTX、THP、MMC较敏感,对VM26、VCR、VP16、TAX不敏感;神经胶质瘤患者对VM26、DDP、5-FU、MMC、ACR、ADM、BLM较敏感,对CCNU、MTX、VCR、PCB不敏感。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以及不同阶段相同药物对不同个体的敏感性具有明显差异,不同类型的肿瘤有着不同的药敏谱。结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对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MTT法为临床肿瘤化疗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尤其是G1-S期调控异常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G1-S期调控主要包括Rb通路(p16^INK4A-CyclinD1-CDK4/6-pRb-E2F)和p53通路(p14^ARF-Mdm2-p53)。HPV感染已被确认为是宫颈癌发生的首要病因,尤其是高危型HPV16、18癌蛋白E6、E7可分别与肿瘤抑制蛋白p53和pRb结合,使p53通路和Rb通路失活,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p73G4A多态性与新疆维族HPV相关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探讨PCR-CTPP在SNP检测及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PCR、PCR-RFLP以及PCR-CTPP技术对101例维族宫颈癌和100例维族正常宫颈组织的p73G4A多态性分布及HPV16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p73G4A多态性3种基因型GC/GC、AT/AT和GC/AT在维吾尔族宫颈癌中所占比例差异无显著性(χ2=2.268,P>0.05);HPV16 DNA检测显示,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及对照组中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χ2=116.837,P<0.05);p73G4A多态性3种基因型在HPV16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χ2=1.820,P>0.05);采用PCR-CTPP技术检测分析维族宫颈癌p73G4A多态性,与PCR-RFLP技术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p73G4A多态性可能与维族宫颈癌无相关性;PCR-CTPP技术经济、省时、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对于SNP以及基因点突变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7.
p21 Ser31Arg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1^WAF1/CIP1基因第31位密码子多态性(p21 Ser31Arg)与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100例维族宫颈癌及100例维族正常宫颈组织中D21 Ser31Arg的分布,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宫颈癌组中p21 Ser31Arg三种基因型检出率分别为Arg/Arg 13.0%、Ser/Ser 38.0%、Arg/Ser 49.0%、对照组中三种基因型检出率分别为Arg/Arg10.0%、Ser/Ser 39.0%、Arg/Ser 51.0%,两组基因型构成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x^2=0.444,P〉0.05)。2)p21 Ser31Arg多态性在中分化和低分化鳞癌组之间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x^2=6.560,P=0.038)。3)p21 Ser31Arg多态性与年龄分组无相关性(X^2=0.341,P〉0.05)。结论:p21 Ser31Arg多态性可能与维族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但多因素分层分析显示不同的基因型可能与宫颈癌不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但与年龄分组无关.  相似文献   
118.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性环磷酚胺静脉冲击疗法(CTX)治疗狼疮肾炎(LN)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A组:间断性环磷酞胺冲击疗法治疗30例LN患者,平均随访(1865±6.10)(6~24)月. B组:MMF联合激素治疗LN患者,平均随访(21.89±7. 48)(6~48)月.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病情基本相似,但 B组(MMF)绝大部分为皮质激素联合 CTX治疗无效者,B组患者病程明显较A组长。结果CTX组、MMF组治疗LN均能降低蛋白尿和血尿,改善肾功能及免疫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MF组患者的平均疗程较CTX组明显延长,而疗效却基本相同 .不良反应:MMF组无肝功能受累、性腺抑制副反应,感染率为 13.3%。CTX组感染率为 23.3%.肝功能受累为 23.3%,性腺抑制为 28%.结论 CTX、MMF都能有效的控制狼疮肾炎,改善肾功能,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对病程长、激素联合CTX无效及病情迁延者,经MMF治疗后达到与CTX组同样效果,而且副作用少,提示MMF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HPV16 E6对p53 Arg72Pro不同基因型的p53蛋白及其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研究宫颈癌的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HPV16 E6转染p53Arg和p53Pro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转染前后两种细胞内p53、p21、Bax、Ki-67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转染后两种细胞内p53、Bax、Ki-67蛋白的表达均受到影响,但p21蛋白变化不大。结论两种细胞内p53蛋白均可被降解,被降解后两者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和诱导细胞凋亡能力降低的程度不同,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0.
作者借用山东莱阳医专妇产科自1963年至1981年的完整产房分娩登记本,取其全部阴道分娩初产妇逐例统计共得7,633例。产妇中城关居民及公社社员约各占一半。有产程记录者7,056例,其三个产程的平均值见表一。图一显示第一产程是偏态曲最线,常见的产程是10小时组,在11.5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