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5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医药卫生   35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犬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对Oddi括约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动物模型,研究迷走神经对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的调节作用.方法 成年杂种犬禁食16~18 h(可自由饮水)麻醉后,实验组行膈肌水平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加幽门成形术,对照组仅行幽门成形术.手术8周后行Oddi括约肌测压(SOM)及肌电记录(SOE),SOM和SOE前超声检查测定胆总管内径,SOM和SOE后取胆囊内胆汁肉眼观察.结果 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胆总管内压明显升高,内径明显增粗,胆汁内全部出现絮状泥沙样沉淀;实验组SO基础压明显升高,收缩幅度、频率及收缩时间无显著性变化,慢波幅度明显升高,快波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迷走神经对SO运动具有抑制作用,膈肌水平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导致SO肌电慢波幅度明显增高,基础压明显提高,胆道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总结我院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8例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 本组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12例,手术死亡率为13.64%。本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4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5例;腹腔内出血6例;ARDS19例;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胆漏2例;无肝脏流出道梗阻。2例存活超过3年;12例存活超过2年,23例存活超过1年。结论 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闭胸法制备急性冬眠心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为冬眠心肌的研究提供合适模型。方法13只小型中国家猪,以右冠状动脉为靶血管,以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为导引钢丝,采用闭胸介入法将球囊导入靶血管,通过球囊扩张造成冠状动脉严蕈狭窄(≥90%),观测模型制备前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窜擘运动、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处死实验动物,行三硝基四氮唑红(triphenyhetrazolium chloride,TTC)心肌大体染色及光镜检查,观察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结要10只动物完成实验研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90%,TIMI血流分级均≤Ⅱ级,左心室共有55个节段发生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狭窄冠状动脉远端的平均峰值流速、舒张收缩流速比值、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均明显降低,TTC大体染色未示心肌坏死灶,光镜仅示核周肿胀和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等改变,表明模型制备成功。结论闭胸法制备急性冬眠心肌模型效果确切,安全可行,动物死亡率低,优于传统的开胸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模型相关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降低,可作为判断模型成功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0例男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阻黄组)围手术期血浆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内毒素、肝功能及前白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并与40例男性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阻黄组分别为7.4μg/L±3.6μg/L、9.1±2.3B/T*100、49.8mg/L±6.6mg/L,较对照组(13.9μg/L±5.7μg/L、13.3±1.6B/T*100、61.4mg/L±6.5mg/L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并与黄疸程度,前白蛋白、内毒素水平相关(P<0.01)。结论 阻塞性黄疸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存在明显下调。其原因可能与营养障碍、内毒素血症引起的生长激素受体表达受抑有关,并可进一步加重营养障碍和内毒素血症,是介导阻塞性黄疸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1 )甲状腺组织 由锦州肉联场提供 ;(2 )仪器5 5P - 7型日立牌分离用超速离心机 ;HSC - 2 0RB型低温高速离心机 ;(3)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1 2 方法1 2 1 聚乙二醇提纯TPO 将甲状腺组织 (3ml g)制成匀浆。 2 0 0 0g离心 1 0min ,取上清液 ,加入 5 0 %聚乙二醇 -1 2 0 0 0至终浓度 8 5 % ,以 1 0 0 0 0 g离心 2 0min ,弃去上清液 ,沉淀部分悬浮 ,再加入 5 0 %聚乙二醇至终浓度为 8 5 % ,重复离心后 ,即得到富含TPO的微粒体部分。1 2 2 超速离心法提纯TPO 按上述方法制成甲状腺组织匀浆后 ,2 0…  相似文献   
76.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25例诊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指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被称为侧向发育型肿瘤。大肠LST的病变形态和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腺瘤,并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目前大肠LST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2000年12月~2001年10月作者所在医院常规肠镜检查中发现的25例大肠LST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总结分析。该25例病例共发现26处病变,内镜下大体分型为颗粒均一型11处,结节混合型15处;病理检查发现粘膜内癌3例,锯齿状肿瘤2例;病变大小11~20mm6处,21~30mm9处,31mm以上11处,其中最大者60mm×72mm,最小者11mm×12mm。26处病变的腺管开口类型以Ⅳ型为主,占61.54%(16/26);ⅤA型2处,与另1处Ⅳ型共3处病理诊断为粘膜内癌;ⅢL型8处,病理诊断为管状绒毛状腺瘤。25例病例全部在发现病变的同时或择期进行粘膜剥离或分片粘膜剥离治疗,全部病例未发生任何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与UW液进行比较,探讨SWH液对SD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肝组织ATP、ADP、AMP,计算总腺苷酸含量(TAN)及Atkinson′s能量转换(EC);肝脏低温保存8、12、18 h后行原位肝移植,观察移植术后7 d动物存活率.结果保存18 h组的ATP、TAN、EC恢复水平明显低于保存8 h组,相差显著,保存12 h组与保存8 h组比较相差不显著;SWH液组移植术后7 d动物存活率有高于UW液组的趋势.肝脏ATP、TAN含量及EC水平与大鼠术后生存率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肝脏ATP、TAN含量及EC水平与大鼠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采用SWH液保存肝脏,能够有效的保护肝脏能量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78.
观察乳腺、胃、结肠与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单核与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可见核膜均有不同程度损伤,核内部分染色质疏松、外逸到胞浆,可能是对癌细胞所产生毒素的反应。在胃、乳腺、直肠癌患者的单核细胞的泡浆内还可见“多泡体”样结构,其内部小泡的形态与小鼠白血病细胞中的“A”型病毒颗粒极相似。在结肠癌与正常人的单核细胞内未见此结构。  相似文献   
79.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中的胆道并发症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肝肿瘤以其微创、安全、疗效可靠而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1,2].但随着病例数的增多和技术的拓展,其并发症防治的问题已渐引起重视,但目前研究的重点还主要集中于对常见并发症如疼痛、发热、出血、气胸及胸腔积液的处理[3],对与RFA有关的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本所406例550次肝肿瘤RFA治疗的经验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肝硬化环境对肝癌肝内、外转移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BALB/c小鼠,采用CCl4诱导建立肝硬化小鼠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在肝硬化组及对照组的肝脏左叶上原位种植小鼠肝癌细胞,术后1、2、3周收取标本.通过大体及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行为.检测了肝脏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发现,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癌更容易出现肝内转移(14/19)与远处转移(4/19),与对照组相比(5/17,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肝硬化组黏附类分子较对照组表达明显上调(P<0.01).钙黏附素表达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肝硬化环境更利于肝癌发生肝内、外转移.这种转移行为可能与肝硬化组织中各种黏附因子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