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5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目的]了解我国乙肝防制工作的现状,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7月通过回顾性调查和意向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单位进行调查.[结果]按照修订的工作规范要求,我国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乙肝防制工作质量达成程度为69.98%,数量完成程度为66.94%,地级和县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响质量达成和数量完成情况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缺乏足够的经费、缺乏足够的人力配备和缺乏相应的物资配备三方面.[结论]经费、人员和相应物资缺乏是制约乙肝防制工作的瓶颈,如果不从管理、资源配置等入手,我国乙肝防制工作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索拉菲尼治疗进展期原发性肝癌(aP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12月我科诊治的aP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两组均给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观察组患者在RFA前后接受索拉菲尼治疗,观察12 w。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2例观察组患者被剔除,3例对照组患者失访;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61.5%,与对照组的52.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肿瘤客观有效率为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FP、bFGF和VEGF水平分别为(184.7±10.5)μg/L、(3.8±1.3) pg/mL和(172.3±25.4) 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6±11.6) μg/L、(6.4±2.0) pg/mL和(210.5±28.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2个月(95%CI为7.4~11.5),对照组为7.9个月(95%CI为 6.0~10.1),经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服药过程中手足综合征、皮疹、白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脱发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3.6%、25.6%、17.9%、20.5%、25.6%和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2.6%、0.0%、0.0%、0.0%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菲尼可控制aPLC患者实体瘤扩散,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但索拉菲尼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防止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穿透性心脏损伤(PCI)的诊治经验,为正确认识和及时有效地处理PCI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3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接诊的38例PCI患者,其中11例PCI患者送入胸心外科急诊手术,在全麻气管插管下紧急开胸修补心脏裂口后再处理其他脏器损伤.结果 38例患者中,27例入院前死亡.急诊手术的11例患者,9例顺利康复,其中1例室间隔穿孔术中未发现,术后经介入封堵治愈,入院后死亡2例.结论 对于PCI的救治,应加强院前急救和转运,简化诊断方法,及时紧急开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描述分析中国双生子出生体重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中国8个省份收集的1995-2012年出生的双生子人群(共10 827对),采用病例回顾方法分析出生体重各指标情况和变化趋势。结果 调整性别、卵型、出生地区后,出生年份每推迟5年,双生子出生体重平均值降低0.01 kg(P=0.041).随着时间变化,双生子优势方出生体重、劣势方出生体重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出生体重相对差与出生体重不一致率在2007年以后有升高趋势。结论 1995-2012年中国双生子出生体重呈下降趋势,出生体重不一致率逐渐上升。考虑到出生体重不一致与某些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存在关联,应对双生子出生体重不一致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期望寿命增加1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策略。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2011—2015年人口预测资料、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利用简略寿命表法、时间序列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分析2010—2015年间期望寿命的变化幅度,明确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改变防控工作力度,预测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行途径。结果 :自然趋势下,华东某省2010—2015年期望寿命将增加0.86岁,距规划目标还有0.14岁的差距;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加强0.3%、心脏病防控加强8%、脑血管病防控加强6%、肿瘤防控加强6%、意外伤害防控加强4%等途径可弥补0.14岁的差距,实现规划目标。结论 :加强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是未来期望寿命再提升的主要源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高脂血症的分布特征, 初步探索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CNTR在全国11个项目地区募集的双生子, 纳入成年且具有高脂血症信息的69 130名(34 565对)双生子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描述高脂血症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分别计算不同卵型双生子的高脂血症同病率, 估算遗传度。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34.2±12.4)岁。双生子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3%(895/69 130)。男性、年长、城镇、已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当前吸烟和曾经吸烟、当前饮酒和曾经饮酒人群中高脂血症患病率较高。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 同卵双生子高脂血症同病率为29.1%(118/405), 高于异卵双生子的18.1%(57/3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地区及性别分层中, 同卵双生子同病率仍呈现高于异卵双生子的趋势。进一步同性别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 在北方组和女性组中, 高脂血症遗传度分别为13.04%(95%CI:2.61%~23.47%)、18.59%(95%CI:4.43%~3...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秋季是多事之秋,其实很多疾病在秋季也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就是秋季最常见的一个健康隐患,那么秋季口干是怎么回事,要怎么办呢? 秋季口干的表现 口干舌燥,就算是刚喝了水也感不到滋润的感觉,有时候甚至还会感觉喉咙痒痒的.有些人还会表现为无干燥综合征,此时如果患者的免疫力特别差的话,那么整个腺体的免疫力就会被破坏,就会引起全身性的疾病.而且秋季干燥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年龄的人都有可能会出现的,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改良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iCIK)过继性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3年4月60例OSC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iCIK组(手术治疗+iCIK治疗)及对照组(手术治疗),不良预后者术后行放疗或放化疗。统计两组的复发转移率、生存率、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分析iCIK组培养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iCIK细胞的T细胞亚群比例及Th1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 iCIK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16.67%vs 40.00%,χ2=4.022, P=0.045),且无病生存期高于对照组(50.96±3.69 vs 38.15±4.90,χ2=4.163,P=0.041)。但两组的死亡率及总体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CIK培养后T细胞及CTL细胞比例、IL-2及IFN-γ水平显著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iCIK辅助治疗可延长OSCC患者无病生存期,减少复发或转移的发生,但未改变最终的预后,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iCIK高表达CD3+CD8+,分泌高浓度的Th1细胞因子,具有较强的细胞免疫及抗肿瘤能力,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与反映红塔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新动态,提出对策。方法依据200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按十二格表评审方法进行。结果 2007年孕产妇死亡率100.58/10万,远超合同指标。死亡原因:产科出血为主;死亡人群:流动人口、未婚青年、弱智人员。结论 2007年红塔区孕产妇保健服务指标完成率高,但孕产妇死亡与往年相比出现新动向,特殊人群成为高危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群体。对策:在完善保健服务体系下,实施重点人群重点管理。  相似文献   
20.
肿瘤放射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晔雄  汪华 《中国肿瘤》2008,17(9):775-779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文章综述了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及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新的放疗技术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