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4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疫苗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 VE)评价是疫苗在真实世界应用后预防控制针对疾病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估。筛查法是一种利用病例疫苗接种史的个体水平数据和病例来源人群的疫苗接种率计算VE的一种伪生态设计方法,具有容易执行、成本低廉的特点。本文对筛查法VE评价的原理、方法、适用情形、优缺点、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合理运用筛查法。  相似文献   
992.
手和腕部骨折中微型外固定支架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微型外固定支架的产生和发展骨折采用支架外固定的优点,在19世纪中期就被人们所认识,当时的支架虽然比较粗糙,但能在获得骨骼固定的同时获得韧带的整复。本世纪初,Lambotte和Parkhill分别开发外固定支架固定技术,与我们今天见到的支架有所不同。20和30年代,Anderson和Hoffmann〔1〕对外固定支架先后进行技术改进。60年代,Ilizarov和Soibelman开始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骨骼延长动物实验,并在以后成功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这些装置比较粗大和笨重,不适宜用于手和腕部骨…  相似文献   
993.
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春茗  潘柳婵 《吉林医学》2010,31(21):3598-3598
目的:提高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结论:处方点评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对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情在浓时,幸福挂满舌尖,谁会去想不爱的寂寞和忧伤,想,惟恐冲淡了舌尖的甜。但终归是:不爱比相伴终身来得更容易。当然,对待旧情能够喊出"幸福就是我愿意"的女人,真的是让人钦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Cervifix固定垂直水平悬吊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疗效。方法:35例颈椎病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4768岁,平均56·4岁;34例为脊髓型颈椎病,1例为颈椎术后翻修;椎管矢状径4·69·3mm;椎管矢状面狭窄率达39%84%,平均49·3%;减压节段C3-C59例,C3-C620例,C4-C76例。常规行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所减压的节段侧块上Cervifix固定,采用Roy-Camille置入侧块螺钉。先用磨钻在所减压节段的棘突根部开预穿孔,开门后穿粗丝线于Cervifix的纵连杆拉紧并打结,行水平方向固定。垂直方向在开门侧的椎板上打预穿孔,用“斜拉桥”原理悬吊于临近未减压的棘突上加固。使椎板保持在开门状态。术后颈围领保护3个月。结果:35例平均随访15个月(718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8·0分,术后平均15·7分。术后3个月复查CT及X线片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仅有3例诉颈部有僵硬感,局部无疼痛。肌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基本接近正常。6个月后僵硬感基本消失。结论:Cervifix固定垂直水平悬吊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维持开门效果好。术后患者颈部症状恢复快、效果满意,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及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36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观察疗效,为临床提供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36例因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及跌倒扭伤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24例,女12例;年龄19~64岁,平均42.6岁。按Schatzker分型:Ⅰ型7例,Ⅱ型5例,Ⅲ型5例,Ⅳ型5例,Ⅴ型7例,Ⅵ型7例,分别进行不同微创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5例,随访时间8~24个月,所有患者均在3~4个月内骨性愈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深部感染和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也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和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平均关节活动度为屈曲94°,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t评分,优良32例(91.4%)。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应以有限切开、间接复位、生物学固定代替以往的广泛暴露、坚强钢板固定。微创治疗是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甲状旁腺素 (PTH)含有 84个氨基酸多肽 ,是钙代谢的主要调节剂。PTH对骨的主要作用是由激素的氨基端产生的。PTH通过增加胃肠道对钙吸收和肾脏对钙的重吸收 ,通过促进骨吸收过程动员血钙入血 ,使血钙浓度升高。PTH激活 2 5(OH)D3羟化酶使 2 5 (OH)D3转化为有活性的 1,2 5 (OH)D3。PTH的作用通常与骨吸收增加有关 ,PTH对破骨细胞的作用可能是由成骨活动介导的。PTH对骨具有合成作用和分解作用。连续给予PTH或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分泌的PTH导致破骨细胞数量和活动增加。然而 ,周期性低剂量给予PTH…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利脉通络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效果.方法用利脉通络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30例,并与烟酸加丹参片作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愈显率的66.67%(P<0.01);在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利脉通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作用,从而达到调脂、降粘、抗凝、促进血液循环、阻止血栓形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池松鹤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90-90,94
目的: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本病采用物理疗法和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对门诊患者根据发病过程及其程度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使其达到有效的康复目的。结果:5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其中,1个疗程12例,2个疗程16例,3个疗程14例,4个疗程以上治疗8例。治愈23例,占46%;好转22例,占44%;无变化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症疗效较好,治愈率高,而且后遗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00.
王鸣池 《医学文选》2000,19(6):860-861
我院自1996年5月~1999年5月采用北京朝阳医院贾宝祥研制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2~88岁,平均66岁,均经颅脑CT扫描确诊。血肿分布在额、颞、顶部,其中右侧12例,左侧18例,双侧6例。血肿量:单侧50~140ml,平均76ml,双侧90~230ml,平均120ml。CT显示颅骨内板下呈半月形、新月形混杂密度影8例,等密度影10例,低密度影18例。血肿大小:1.0~3.0cm×4.0~11.0cm,达3~8层面。有明显头外伤史者30例中昏迷8例,无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