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4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接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42例;对比组开展常规专科护理,探究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掌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探究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Bmi-1、hTERT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05例子宫内膜癌、4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mi-1、hTERT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mi-1、hTERT阳性率分别为86.7%、55%和25%,94.3%、72.5%和5%。Bmi-1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Bmi-1与浸润深度、血管浸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血管浸润相关(P<0.05)。Bmi-1和hTERT呈正相关(P<0.01)。结论:Bmi-1和hTERT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病变的恶性转化,联合检测Bmi-1和hTERT对早期判断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与乳鼠心肌细胞共移植的细胞替代作用,进而防止左室重构,增强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恢复。方法制作大鼠心梗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细胞组(移植乳鼠心肌细胞),BMSC移植组和共移植组(移植乳鼠心肌细胞和BMSC)。分别在移植前1d,移植后4周和12周,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大鼠心功能的情况。干细胞移植12周,测量各组大鼠的质量,左室与质量比值和心梗面积并进行比较。结果移植后12周,心肌移植组,BMSC移植组和共移植组的左室缩短分数(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所增加(P<0.05),而对照组则出现数值下降(P<0.05)。心功能改善:共移植组>BMSC移植组或心肌细胞移植组>对照组。移植后4周,BMSC移植组和共移植组的FS和LVEF有所增加(P<0.05),而对照组和心肌移植组则出现数值下降(P<0.05)。心功能改善:共移植组>MSC移植组,对照组和心肌移植组差异不显著。移植12周后,心梗面积,左室质量,室体比值和心脏大小之间比较皆为:对照组>心肌细胞移植组>BMSC移植组>共移植组>正常组。结论与MSC和心肌细胞单独移植相对比,共移植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左室质量,缩小心梗面积,进一步防止心梗后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的可行性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无剖宫产史5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5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1min、5min时Apgar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功能评分、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产程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1min、5min时Apgar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功能评分、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采用阴道分娩方式是切实可行的,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可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改变纯钛表面的成分,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损性能。方法对纯钛试样表面行3×1017 ions.cm-2和9×1017 ions.cm-2两种剂量的氮离子注入。以能量散射光谱测定分析其表面元素的改变,显微硬度仪测量其显微硬度,纳米划痕仪测量其表面的耐磨损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注入前后的划痕形貌。综合分析其微观摩擦学性能的改变。结果氮离子注入后,纯钛试样表面成金黄色。在注入3×1017 ions.cm-2和9×1017 ions.cm-2剂量的氮离子试样表面,氮元素的原子百分率分别为24.08%和35.83%。试样表面的显微硬度值提高。纯钛的摩擦系数较氮离子注入前明显降低,其中注入剂量为9×1017 ions.cm-2的纯钛较剂量为3×1017 ions.cm-2的纯钛摩擦系数小。结论氮离子注入可提高纯钛的硬度,改善其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6.
高血压在世界各地呈日益扩张的趋势,如何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已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最首要的事情之一。2010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趋势,每10例成年人中就有2例高血压患者;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下颈椎行颈前路融合内固定(anterior cervical fusion,ACF)术后邻近节段矢状面角度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行ACF治疗的下颈椎外伤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随访时间、手术方式、入院及末次随访ASIA评分(ASIA分级A~E级分别记为1~5分),在颈椎侧位X线上测量上区域角、下区域角、局部后凸角、融合节段角度、邻近椎体及椎间隙角度等相关参数,回顾所有患者术前MRI、CT,明确邻近节段损伤情况,所有患者局部后凸角术后角度丢失大于5°归为A组(术后邻近节段角度丢失组,23例),术后邻近节段角度无丢失为B组(373例),并通过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以上相关因素行两组间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F术后邻近节段角度丢失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邻近节段椎间隙、椎体及融合节段角度在局部后凸角、上区域角、下区域角中所占比例,明确ACF术后邻近节段角度丢失的主要部位。结果:ACF术后邻近节段角度丢失发生率为5.81%(23/396),A、B组年龄分别为48.26±8.61岁、31.04±6.17岁,入院时ASIA评分两组分别为3.5±0.8、3.7±1.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1,P=0.045)。手术方式、性别、随访时间、末次随访ASIA评分在A组和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CT、MRI上显示非手术节段MRI椎间盘信号异常(A组3/23,B组13/373)、不伴椎间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单侧非移位型关节突骨折(A组2/23,B组0/373)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3)。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RI上非手术节段椎间盘信号异常、不伴椎间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单侧非移位型关节突骨折是ACF术后邻近节段矢状面角度丢失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31、0.006、0.002),入院时ASIA评分与ACF术后邻近节段后凸畸形发生无相关性(P=0.301)。上邻近第1椎间隙角度丢失在局部后凸角、上区域角、下区域角角度丢失中分别为78.07%、85.00%、90.19%,上邻近第1椎间隙角度丢失是邻近节段角度丢失的主要成分。结论:ACF术后局部角度丢失有一定发生率,年龄、MRI上非手术节段椎间盘信号异常及不伴椎间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单侧非移位型关节突骨折是ACF术后后凸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上邻近节段角度丢失为主。  相似文献   
49.
刘龙斌  孟立平  季政  许富康  池菊芳  郭航远 《浙江医学》2016,38(12):911-914,935
目的探讨黄酒多酚(YWPC)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方法SD大鼠主动脉VSMCs原代细胞培养鉴定,取4~7代细胞用于实验。YWPC组VSMCs分别用1、10、100mg/L的YWPC干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VSMCs中MMP-2、MMP-9、AKT、pAKT的表达情况;明胶酶谱检测VSMCs中MMP-2和MMP-9的活性。用IGF-1(3ng/ml)干预VSMCs8h激活PI3K/AKT通路后,用YWPC干预VSMCs,检测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Hcy组比较,YWPC组VSMCs中MMP-2/9的表达减少,pAKT表达减少(均P<0.01);明胶酶谱结果显示,与Hcy组比较,YWPC组VSMCs中MMP-2/9的活性降低。在加入IGF-1后,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VSMCs中pAKT、MMP-2/9的表达和活性增加(P<0.01);与YWPC组比较,YWPC+IGF-1组VSMCs中pAKT、MMP-2/9的表达和活性增加(P<0.01)。结论YWPC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Hcy诱导的VSMCs中MMP-2/9的表达和活性。  相似文献   
50.
背景 阿霉素(DOX)是一种常见的强效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肿瘤尤其是实体性肿瘤的治疗中。然而,DOX有较强的心脏毒性,临床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黄酒多酚(YWPC)是从绍兴黄酒中提取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对DOX所致心肌损伤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明晰。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YWPC减轻DOX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动物实验:使用SD大鼠建立DOX心肌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YWPC组、DOX组与DOX+YWPC组;取心脏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血清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用动物组织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水平〔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沉默调节蛋白3(SIRT3)表达水平变化。体外实验:通过1 μmol/L DOX干预H9C2细胞24 h建立DOX诱导H9C2细胞损伤模型,先将一批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DOX组、DOX+YWPC(1 mg/L)组、DOX+YWPC(10 mg/L)与DOX+YWPC(100 mg/L)5组,采用CCK-8法检测H9C2细胞活力,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水平及SIRT3表达水平变化;之后将另一批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DOX组、DOX+YWPC组、DOX+SIRT3抑制剂(3-TYP)组及DOX+YWPC+3-TYP组,通过3-TYP抑制SIRT3蛋白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水平及SIRT3表达水平变化,进一步明确SIRT3在YWPC减轻DOX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结果 动物实验中,大鼠心肌切片通过MASSON染色后可见:DOX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大量蓝色胶原纤维贯穿心肌纤维;DOX+YWPC组大鼠心肌切片纹理部分恢复,蓝色胶原纤维减少。DOX组胶原纤维占比、血清LDH水平高于对照组、DOX+YWPC组(P<0.05)。DOX组Bcl-2/Bax比值、SIR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DOX+YWPC组(P<0.05);DOX组大鼠心肌切片中代表凋亡的绿色亮点明显增多,呈片状分布,而经YWPC治疗后凋亡亮点减少。体外实验中,DOX组吸光度值、Bcl-2/Bax比值、SIR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DOX+YWPC(1 mg/L)组、DOX+YWPC(10 mg/L)组、DOX+YWPC(100 mg/L)组(P<0.05),DOX组、DOX+3-TYP组Bcl-2/Bax比值、SIRT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OX+YWPC+3-TYP组Bcl-2/Bax比值低于DOX+YWPC组(P<0.05),DOX+YWPC组与DOX+YWPC+3-TYP组SIRT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YWPC可以通过调节SIRT3表达水平减轻DOX心肌损伤,抑制SIRT3会降低YWPC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