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0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早期心肌再梗塞和梗塞延展的发生因素和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2例急性心肌梗塞中,21例发生早期心肌再梗塞和梗塞延展,发生率为9.9%(21/212),多发生在梗塞后2~8d.高危因素有:各种部位的前壁心肌梗塞,梗塞后心绞痛,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以上,大、小便用力及活动增加等.早期心肌再梗塞和梗塞延展的心电图特征为:ST段再度抬高;R波丢失和进展性Q波.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颅痛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14只硫喷妥钠静脉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 4 0min ,继以再灌注 4 0min进行研究。随机分成颅痛定组 (7只 )和对照组 (7只 )。持续心电监护并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两组均在缺血前 ,缺血 10、2 0和 4 0min及再灌注 10、2 0和 4 0min时 ,采集右心房血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 颅痛定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颅痛定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3.
马建林  毛焕元 《心功能杂志》1998,10(4):211-212,214
作者对3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苯那普利治疗4周,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2水平的变化情况,发现治疗后患者PRA、AngⅡ,ALD,NE,E,TXB2水平均显著下降。而6-keto-PGF1a水平明显升高,并且服药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84.2%,结果提示苯那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起搏、复律两用食管电极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应用此导管给32例患者行食管心房调搏术,5例行食管心室调搏术,30例行食管电复律术,并与59例行普通食管电极导管心房起搏者进行对照,发现两用导管有如下特点:①可用较普通导管低的阈值行食管调搏术;②可在无麻醉状态下,以明显低于体表电复律术的电能转复房颤,并发症显著减少;③能以极低的电能终止诱发的SVT;④若转复中病人心跳骤停,可立即起搏。  相似文献   
75.
In this study, hemodynamic effects of thomotoxin are investigated in 25 hypertensives by impedance cardiograph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omotoxin may produce beneficial hemodynamic effects in hypertensives.  相似文献   
76.
为探讨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时室颤的发生机理,用豚鼠离体心制造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停灌组(48只)、低氧组(33只)、低氧高钾组(24只)及低氧酸中毒组(33只)的室颤发生,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显示,低氧组缺血20分钟内室颤发生率(33.3%),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其他各组间无明显性差别;停灌组再灌注时室颤发生率(61.9%)明显较其他组为高,其他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提示心肌缺血时室颤发生主要与缺氧及细胞内外H~+梯度增大引起的细胞电生理特性不均匀改变相关.而心肌组织的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氧自由基增多及细胞渗透性肿胀引起的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时室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左房心律     
一、概况早在1901年,Rothberger 等就指出:当 L_1出现倒置的 P 波时,起搏点可能位于左房内。1935年,Rothberger 及 Sach 确定左心房为人类心脏发放异位冲动的一部分。1963年,Mirawski 等提出了一种规则的频率正常的较少见的异位节奏点位于左房的心律,其特点为:P 波在 V_6倒置,在V_1可呈直立的圆顶尖角形,在其余各导联多与正常相反。此时,人们才对左房心律有了认识,但仍存在着争论。Massumi 等对11例正常人通过导管电  相似文献   
78.
报告43例高血压急诊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吡啶的降压作用,证实其安全、快速,有效率达97.7%,30分钟内降压最显,剂量以10ms为宜。对于急性左心衰,亦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9.
滤波频率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结果。本研究通过对5、10、15、20、25、40、80、100、150、200Hz高通滤波后QRS终末部40ms处均方根电压(V_(40))、QRS终末部低于40μV的振幅持续时间(D_(40))、叠加平均后QRS时限(QRS_T)的观察发现,SAECG各项指标对于滤波频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80.
1978年4月~1979年12月,我们先后为10例病人作了15例次经静脉人工心脏起搏术,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例病人,男7,女3。年龄27~72岁,平均53.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