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赖关朝  杨子  武昕  高洪彬  刘晓勇  唐小江 《广东医学》2012,33(16):2379-2382
目的研究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TMT)对大鼠脉络丛上皮细胞钠-钾-ATP酶(NKA)活性的影响。方法取SPF级SD雌性大鼠,TMT 10mg/kg腹腔注射染毒,染毒后1、24、36、48、72 h处死,分别测定血钾、脉络丛NKA活性、脑脊液(CSF)电解质和葡萄糖(GLU)浓度,并在光镜下观察脉络丛上皮细胞形态。结果染毒动物出现低血钾,并伴有神经损害症状。染毒动物脉络丛NKA的活性显著下降,与血钾浓度变化一致。染毒24、36 h动物CSF中GLU升高,而染毒48、72 h动物CSF中钾显著下降。光镜下未发现脉络丛上皮细胞形态异常。结论 TMT可抑制脉络丛上皮NKA的活性,引起CSF电解质失衡,这可能是TMT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22.
寻常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是一种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与浸润性疣状癌和基底细胞癌有关。分化型VIN是一种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无关的疾病,与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有关,其预后不良。外阴尖锐湿疣和VIN均可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因此,临床上应注意行宫颈组织细胞病理学检查。目前,HPV疫苗已用于HPV感染相关的外阴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Fah-/-小鼠对NTBC的药物依赖性,更详尽的掌握该模型的生物学特征,使该模型得以更有效的利用。方法 Fah-/-小鼠NTBC停药后,观察小鼠体重变化、生存状态、生存时间,定期取样记录血清学和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NTBC停药后,Fah-/-小鼠体重进行性下降,活力降低,5~7周死亡,期间伴随着ALT、AST等血清指标的升高及肝细胞严重变性及大量坏死。结论 Fah-/-小鼠需终身服用NTBC,依赖性强,停药会出现严重肝损伤,表明该模型是研究酪氨酸血症Ⅰ型和其他肝损伤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4.
临床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梅  武昕  刘小玲 《中国药事》2002,16(3):190-191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 ,用之得当即可达到预期目的 ,反之则会引起一些预想不到的或者不应有的毒副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医院2 0 0 0年度 30 0份住院病例 ,进行临床用药实例分析 ,讨论主要不合理用药表现 ,产生的原因及导致后果 ,以期临床医药专业人员引起重视。1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1 1 选择药物不当 对症下药是用药的基本常识 ,但临床上经常由于急于求成而出现无的放矢的现象 ,特别是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更为严重。如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春冬季节流行病 ,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一些医生的处方中都出现多种抗生素合用…  相似文献   
25.
外阴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为探讨HPV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HPV的6,11,16,18型DNA,HPV的16,18型E6蛋白,p53,bcl...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在外阴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FGF的表达,其中外阴正常皮肤10例,VSCC(外阴鳞状细胞癌)30例。汇集V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FGF在外阴正常皮肤、外阴鳞癌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与外阴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外阴癌的恶性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真菌Aspergillus sp.YN-3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制备薄层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HPLC法等方法进行对真菌Aspergillus sp.YN-3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台盼蓝法对化合物1~3进行了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生长抑制实验。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hrodrimanin E(1)、thailandolide B(2)、thailandolide A(3)、3-(3-羟基-5-甲基苯氧基)-5-甲基苯酚[3-(3-hydroxy-5-methylphenoxy)-5-methylphenol,4]、2,3-二羟基苯甲酸(2,3-dihydroxybenzoic acid,5)、3-羟基-2-甲基苯甲酸(3-hydroxy-2-methylbenzoic acid,6)、环(色-苯丙)二肽[cyclo(Trp-Phe),7]、环(色-亮)二肽[cyclo(Trp-Leu),8]、(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l,9]和3-乙酰氨基-5-乙酰呋喃(3-acetamido-5-acetylfuran,10)。结论化合物1~3从该属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3对于HL-60细胞株显示了较弱的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8.
药品调剂室担负着药品的调配、处方划价等任务 ,是医院药品销售窗口 ,其工作质量的好坏 ,工作效率的高低 ,直接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 ,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就药品调配及发放过程中常见失误及如何预防进行讨论。1 药品调配时常见失误1 .1 漏发 当一张处  相似文献   
29.
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复杂,治疗的目标在于改善功能,并尽可能缓解疼痛。文章就非手术治疗的中西药物治疗,阶梯性镇痛,超声、介入、理疗等物理治疗,药物及心理疏导的心理治疗进行归纳与概括。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对沈阳市妇婴医院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在外阴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值为10.10,在VIN组织中MVD值为32.70,两者与正常皮肤(N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VSH)组织中MVD值为22.84,3种病变中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VD在VLS真皮中表达较NS、VSH和VIN低,提示VLS组织存在真皮微循环障碍。在VIN中MVD值较VSH高,提示MVD增加加速了异型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