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近两年我们遇到2例获得性因子Ⅷ抑制物患者。现报告如下。 例1:男性,65岁。因右上臂及左下肢小腿肌肉肿痛,伴局部皮肤大片紫癜10天,于1999年8月11日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及关节疼痛。既往身体健康,病前仍在从事农田劳动。未用过任何药物。否认血液病家族史。查体:重度贫血外观,右上臂及左下肢小腿肌肉高度肿胀及触痛,局部皮肤大片紫癜,  相似文献   
43.
血小板分布宽度在血栓前状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敏 《江西医药》2007,42(5):424-425
目的 探讨血小板在急性心肌梗死形成中的作用,为血栓性疾病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急性心肌梗死90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3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对照组相比PLT、MPV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MI组PDW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血小板分布宽度在血栓前状态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判断冠心病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4.
"刮痧"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简便易行,见效快无副作用,早在唐代,人们就用苎麻刮治痧病.元明时期,已有较多的刮痧疗法记载,以瓷调羹醮油刮背,使邪气随降,病自松解.发展至清代,有关刮痧和痧症,不仅在《理瀹骈文》和《串雅外编》等著作中,己有多处精辟的阐述,而且还出现了《痧胀玉衡》和《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等专著,对刮痧疗法的基础理论、刮痧介质、刮痧手法、适应范围、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和禁忌都作了全面系统的描述.  相似文献   
45.
Ph染色体与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在CML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h染色体、bcr/apl融合基因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诊断、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姬姆萨G带显带法和反转录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PCR)对41例初、复治CML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了分析。将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 阳性的慢性期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以干扰素-α(IFN-α)、羟基脲(HU)及乌苯美司(Bestatin、BS)、HU治疗,6月后复查核型及bcr/abl融合基因。结果:41例病例中36例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Ph^-、bcr/abl^ 5例,其中b3a2转录本29例,b2a2转录本12例;在可评价的20例病例中,两个治疗组各10例,IFN-α治疗组全部达CHR,2例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GR),5例获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MiGR);3例无细胞遗传学反应;BS治疗组全部达CHR,6例达MiGR;全部病例均未获分子生物学反应;二组治疗均使CML获Ph染色体量的下降(P<0.01),二组病例下降程度无差异(P>0.05)。结论: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为CML重要的诊断指标,二者相结合意义更大;Ph染色体的量及其变化可判断疗效及预后;干扰素及乌苯美司治疗组均取得较好疗效,均能使患者获细胞遗传学反应,其细胞遗传学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6.
老年卧床不起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简易营养评价法(MNA)调查卧床不起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影响因素和常见并发症。结果老年卧床不起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为60.0%,潜在营养不良占40.0%,无营养正常者。老年卧床不起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与年龄、病程、病因无关,主要与卧床不起的严重程度有关。老年卧床不起营养不良患者的褥疮、尿路感染、大便失禁、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肌萎缩、尿失禁及关节挛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卧床不起营养不良患者(P〈0.05)。结论老年卧床不起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高且与卧床不起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7.
六合县属南京市郊县 ,位于长江北岸 ,面积 14 0 2 km2 ,全县辖 2 6个乡 (镇 ) ,人口 68万。原为班氏丝虫病中低度流行区 ,195 8年首次进行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微丝蚴阳性率为 7.2 9% (2 4972 /3 42 63 8)。经过 3 0年的大规模防治 ,于1986年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从1987年开始我县丝虫病防治工作进入监测阶段 ,1988-2 0 0 0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丝虫病横向与纵向监测 ,以了解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为制定消灭丝虫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 方法1.1 横向监测1.1.1 病原学监测 根据不…  相似文献   
48.
患者 男,11岁。因头痛、呕吐2个月,发烧1周入院。检查:T 39℃,神志清楚,贫血面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胸骨无叩击痛,肝脾未及。眼底双视神经乳头水肿,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正常。Hb 6.5g,RBC 250万/mm~3,WBC 48000~89000/mm~3(术前共4次),中性细胞均高,最高达96%,2次发现晚幼粒细胞,个别中性细胞中有空泡及中毒颗粒。血小板15万/mm~3,网织红细胞3.9%,ESR130mm/小时。胸片正常,颅骨平片无骨质破坏。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7年5月因上消化道出血于48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时间内镜检查的差异以及检查前冰盐水洗胃与否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急诊内镜检查确诊率为94.97%,不同时间内镜检查确诊率不同,发生出血后24h内行内镜检查其确诊率明显提高,与24~48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内镜检查前洗胃与否两组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内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尽早行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内镜检查前无需冰盐水洗胃。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现状,以期对培养方案的优化有所裨益.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展开调查,利用Excel和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家、学生、医院三方都十分重视管理学知识和医学知识;学生、专家对课程结构设置的满意度都不高;学生、专家、医院对组织管理、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最高,管理创新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等重视不够.结论:重视管理理论学习,合理设置课程;实践理论相结合,全面提升能力;打造见习平台,构建交流桥梁;落实准入制度,强化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