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6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医药卫生   563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 获得放疗、诊断和防护线质下的X射线能谱。方法 应用Geant4对于不同的过滤片和管电压组合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X射线能谱。模拟时考虑了电子与靶碰撞发生的康普顿效应、光电效应、瑞利散射、轫致辐射和电离等物理过程。结果 得到了放疗、诊断和防护线质下的X射线能谱与平均能量值。结论 应用Geant4可以准确模拟放疗、诊断和防护线质下的X射线能谱。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检测T细胞因子4(T cell factor 4,Tcf-4)、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7,MMP7)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结直肠癌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Tcf-4、MMP7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Elivision)检测100例结直肠癌和6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Tcf-4、MMP7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间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组织中Tcf-4、MMP7、survivin mRNA均表达,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均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cf-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9.00%(69/100),MMP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7.00%(77/100),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5.00%(65/100),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分别为16.67%(10/60),13.33%(8/60)和15.00%(9/6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cf-4、MMP7、survivin三者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MMP7蛋白表达还与患者癌组织浸润深度有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还与患者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Tcf-4蛋白阳性表达与MMP7(r=0.302,P<0.01)、survivin蛋白(r=0.279,P<0.01)阳性表达呈正相关;MMP7与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0.097,P>0.05)。结论 Tcf-4、MMP7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与分析二甲双胍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茂南区镇盛卫生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糖指标,如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餐后2 h血糖(P2h BG)和胰岛素指标,如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餐后2 h胰岛素(P2h INS)等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和胰岛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FPG、Hb Alc、P2h BG等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指标FINS、P2h INS等改善显著,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与对照组80.00%(48/60)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提升其机体胰岛素水平,从而促使患者病情快速稳定,临床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早期股骨头坏死髓心减压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4例(49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27髋)和对照组(21例22髋),2组均给予髓心减压术,术后观察组当天即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40 m L/d,连续2周;对照组不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其余治疗2组完全相同。分别在治疗前及术后第1,6,15天观察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黏稠度及血脂水平,舒张血管,改善循环,促进骨修复,减轻疼痛,改善患髋功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ig给予具有拟雌激素活性的菟丝子醇提物后大鼠的体内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应用HPLC-Q/TOF MS/MS技术,对大鼠尿液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解析。结果在含药尿液中表征出14个化学成分,鉴定出12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6个原型成分,分别为山柰酚-3-β-D-葡萄糖醛酸苷、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呋喃果糖-(2→1)-α-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7-鼠李糖苷、绿原酸、芹菜素、槲皮苷;6个代谢成分,分别为对羟基桂皮酸、对羟基苯丙酸、异鼠李素、山柰酚-3-O-葡萄糖苷、乙酰化咖啡酸、槲皮素硫酸酯。结论应用HPLC-Q/TOF MS/MS技术能够简单、快速地分析大鼠ig菟丝子醇提物后尿液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为进一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连翘的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S)-3-(4-羟基-3-甲氧基苯)-3-甲氧基丙烷-1,2-二醇(1)和2-甲基己烷-1,2,3,6-四醇(2)。结论化合物1为新立体构型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2R,3S)-forsythiayanoside D和连翘己四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化痰汤辨证施治脾虚痰湿证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包括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在内的生活干预,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祛湿化痰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FPG、2h PBG和Hb A1c)、血脂水平(TC、TG和LDL)变化的情况及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 PBG和Hb A1c水平及TC、TG及LDL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中药组FPG、2h PBG和Hb A1c水平及TC、TG及LDL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祛湿化痰汤能有效降低脾虚痰湿证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拓展甘草毛状根诱导时的外植体来源,并分析毛状根中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以期为甘草的生物技术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发根农杆菌R1601菌侵染春天新生长的甘草茎段和叶片,用得到的毛状根继代培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草酸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发根农杆菌R1601对春天新生长的甘草茎和叶的诱导率不同,茎段诱导的最适OD_(600)值为1.5,诱导率为73.7%;叶片诱导的最适OD_(600)值为1.0,诱导率为71.4%;茎段诱导的毛状根条数多,健壮;甘草酸最高含量为2.76μg/g,总黄酮最高含量为9.62 mg/g。结论:春天新生长的甘草茎段和叶片适合用于建立发根农杆菌R1601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诱导的毛状根中含有甘草酸和黄酮类成分,为进一步探究甘草毛状根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调查正畸治疗中第二磨牙错位萌出与正畸门诊患者第二磨牙错位的发病率和分布规律,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0~16岁的正畸门诊患者,根据初诊时第二磨牙是否萌出分为2组。实验组为初诊时4个第二磨牙均未萌出,治疗结束时均已萌出,随机抽取样本222例;对照组为初诊时4个第二恒磨牙已萌出建牙合,随机抽取样本474例,在全景片和石膏模型上分析两组患者各类第二磨牙错牙合的发病率和分布规律,用卡方检验将2组数据进行横向对比。结果  对照组第二磨牙总错牙合发病率为70%,上颌第二磨牙颊倾发病率最高(36.27%),下颌舌倾发病率最高(31.65%)。实验组第二磨牙总错牙合发病率为79.73%,正畸治疗后下颌磨牙近中倾斜、远中倾斜、阻生的发生率增加,深覆盖的发生率增加。结论  正畸治疗患者第二磨牙错牙合发病率较高,要将第二磨牙纳入矫治计划,选择适当的矫治时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GE LightSpeed RT型CT模拟机及Nucletron SIMULIX HQ型模拟定位机在头颈部肿瘤IMRT靶区治疗中心位置校正方法及各自优势。方法:抽取60例采取头颈肩热塑网膜固定的头颈部肿瘤IM-RT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利用DRR正侧位图像在模拟定位机下校正位置30例,利用中心层面的横断面图像在CT模拟机下复位30例。分别测量在X(左右)、Y(头脚)、Z(前后)三个方向上校位中心与治疗中心的位置差别,记录三个方向上的误差为Ex、Ey、Ez。结果:误差整理分为三个等级范围Ea≤±1mm,±1mm<Eb≤±2mm,Ec >±2mm。CT模拟机校正中心时X方向上各误差等级范围例数依次为8(26.7%)、18(60.0%)、4(13.3%);Y方向上为19(63.3%)、8(26.7%)、3(10.0%);Z方向上为9(30.0%)、14(46.7%)、7(23.3%)。模拟定位机校正中心时X方向为6(20.0%)、19(63.3%)、5(16.7%);Y方向上为9(30.0%)、18(60.0%)、3(10.0%);Z方向上为8(26.7%)、14(46.7%)、8(26.7%)。三个方向上CT模拟机校正中心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39mm、0.53mm、1.48mm;模拟定位机分别为1.51mm、1.43mm、1.66mm。60例患者首次治疗时按照校正后的中心进行摆位,经加速器治疗前IGRT验证其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均控制在±2mm以内。结论:对于采取头颈肩热塑网膜固定的头颈部肿瘤IMRT患者,无论是采取CT模拟机复位还是模拟定位机复位,其三维方向上整体最高只有40%的患者位移精度在1 mm以内,所以为确保患者的治疗,IMRT计划出来后进行位置验证和修正是非常有必要的;三维方向上,CT模拟机和模拟定位机的复位平均精度都控制在2mm以内,所以两种设备都可以适用于IMRT计划的位置验证,有利于提高模拟机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率;CT定位机复位方法在三维方向上平均精度高于模拟定位机的平均精度,主要是在Y方向上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