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16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51.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耐药细胞株SGC7901/ADR中锌指蛋白139 (zinc finger protein 139,ZNF139)与侵袭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7、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的表达,了解侵袭相关基因与胃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并探讨ZNF139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建立非人灵长类动物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为研究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无菌分离猕猴冠状动脉,胶原酶短暂消化后采用组织黏附法分离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选CD31阳性细胞,确定内皮细胞纯度;经前列腺素E2(PGE2)刺激后,以CCK-8法和高内涵细胞成像法分别检测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以Transwell法和Matrigel胶法分别检测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体外成管功能。结果 猕猴冠状动脉原代细胞在10~14 d细胞覆盖培养瓶面积的80%左右,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和铺路石状。流式检测其纯度为31.7%左右,分选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再次检测内皮细胞纯度,达95%以上;PGE2能显著上调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结论 该研究成功建立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功能研究表明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可以作为模拟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多态性的情况及Serpin B1蛋白的水平,并对其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确诊为胃癌的350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50例为对照组.留取外周血,应用PCR扩增联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在2组中的分布情况,同时检测Serpin B1蛋白的水平.将病例组和对照组按基因型再次分组,观察各基因型与Serpin B1浓度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存在T和G2种等位基因,共发现3种基因型:野生型纯合子(TT)、杂合突变型(GT)、纯合突变型(GG).病例组GG、GT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外周血Serpin B1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按基因型分组后,病例组和对照组中GG基因型者外周血Serpin B1浓度水平明显高于GT、TT基因型者,GT基因型者外周血Serpin B1浓度高于TT基因型(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9.485,95%CI为2.169 ~ 44.283,P=0.006;OR值为5.105,95% CI为1.847~13.360,P=0.014).结论 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有关.  相似文献   
54.
探讨D-二聚体在预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63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其中DVT组28例,非DVT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7 d检测患者空腹静脉血D-二聚体浓度,观察其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两组患者术后1、3、7 d各时间点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术后第3天增高最为明显(P<0.05)。绘制术后各时间点ROC曲线发现,术后1 d曲线下面积为0.715,其中D-二聚体浓度最佳临界值为2.07μg/mL,诊断DVT的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45.7%;术后3 d曲线下面积为0.861,其中D-二聚体浓度最佳临界值为4.35μg/mL,诊断DVT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85.7%;术后7 d曲线下面积为0.763,其中D-二聚体浓度最佳临界值为2.69μg/mL,诊断DVT的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82.9%。D-二聚体对于预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胃肠术后第3天血浆D-二聚体浓度升高诊断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东莞市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原学分布特征,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166例,根据年龄分为〈3岁婴幼儿组和≥3岁儿童组,分别检测病毒、支原体(MP)、衣原体(CP)及细菌等病原体分布情况。结果:166例患儿检出病毒、MP、CP、细菌感染任何一项阳性者共132例,占79.5%,其中检出病毒69例(41.6%)、CP 16例(9.6%)、MP 39例(23.5%),细菌培养阳性39例(23.5%)。结论:东莞市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感染密切相关,病毒感染最多见,MP、细菌感染亦较常见。  相似文献   
56.
<正>糖尿病前期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指血糖水平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时期,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和预警信号。IGR患者极易发展为糖尿病,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也明显升高[1,2]。同时,IGR患者处于糖代谢紊乱的早期、可逆阶段,适当的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可避免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并可降低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危险[3,4]。本研究拟探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硫辛酸胶囊治疗缓解期多发性硬化(MS)及视神经脊髓炎(NMO)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符合MS与NMO诊断标准的16例缓前期患者,按患者病程长短分为1年、1年以上两组,均给予口服硫辛酸胶囊0.6·d-1治疗,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分别采用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EDSS)方法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硫辛酸胶囊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DSS评分比较,p<0.05;并且短病程组患者的EDSS评分改善显著好于长病程组,两组间比较,p<0.05虽然两组患者口服3个月比口服1个月时的EDSS评分仍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胶囊可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残疾程度,并且越早服用硫辛酸治疗效果越好;随着服用时间延长,其益处可能更加明显。该药物副反应轻微,效果良好,为中枢神经脱髓鞘病缓解期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8.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危害微血管病变最大的疾病之一,更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27%~31%,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位原因。 DN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栓素增多、血小板功能亢进、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血液高凝、血流变明显异常,这与祖国医学血瘀证相互吻合。所以活血化瘀是治疗糖尿病肾病重要的治疗原则,而且目前以活血化瘀通络类中药为主的药物在 DN 的治疗中已得到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59.
60.
局限性肺切除术对肺功能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应用价值已得到认可。局限性肺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远期疗效差异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局限性肺切除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