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0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Ⅲ支)的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Ⅲ支)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过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或开颅手术。局麻监护下,经口内解剖,分离出三叉神经第Ⅱ、Ⅲ支,微量注射器直视下注入阿霉素3mg。结果:39例患者术后1周内三叉神经痛症状不同程度减轻,其中72.5%(29/40)在术后24h内疼痛减轻,25%(10/40)在术后1周内疼痛减轻,无效2.5%(1/40)。术后2年内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5%(3/40),复发患者症状均较前减轻,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前减少。结论: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及其对腰椎间盘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方法选择21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20脚,ml、35pg/ml、50pg/lnl的臭氧进行CT引导下腰椎间盘内注射,观察3组病例腰痛减轻、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及腰椎间盘内出现真空征的大小。结果3组不同浓度臭氧注射后。使用MacNab分级法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VAS评价,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3个月CT扫描腰椎间盘内真空征有变化,50μg/m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低浓度组(P〈0.05),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P〈0.05),臭氧对人体腰椎阎盘的损害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超过60岁的患者即使注射安全浓度的臭氧也会对腰椎间盘有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浓度为20—35μg/ml,对治疗腰椎问盘突出效果好,对腰椎间盘损伤小。60岁以上患者使用臭氧应谨慎。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特点,探讨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PTN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行经皮射频热凝手术的70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是否复发和是否有并发症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PTN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6岁,发病率女性稍高于男性(1.1:1)、三叉神经第二支和第三支发病高于第一支。与外周支射频热凝相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OR=4.286,95%CI 1.354~13.561),且射频热凝部位(OR=7.517,95%CI1.725~32.760)和BMI(OR=1.346,95%CI 1.079~1.678)是术后发生面部麻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射频热凝部位可能是影响PTN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射频热凝部位和BMI可能是影响患者术后面部麻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采用最大电休克发作(MES)法,戊四氮最小阈发作(MET)法,协同巴比妥作用法以及小鼠耐缺氧法,观察癫痫宁对动物惊厥,催眠及耐缺氧的影响,同时还观察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实验表明、癫痫宁4.5g*kg~(-1)能对抗小鼠的MES和MET,能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催眠作用以及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且毒性甚小。  相似文献   
35.
神经电刺激治疗是通过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目前其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根据不同的刺激部位,神经电刺激治疗可分为经皮的神经电刺激、外周神经刺激、脊髓电刺激及运动皮层电刺激等。  相似文献   
36.
对人体的任何伤害性刺激,均可引起痛觉。这是由于在伤害性刺激下,组织释放钾离子、氢离子、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的缘故。游离的神经末梢是体内的化学感受器。当其接触到致痛物质时,就产生痛觉的信号,神经纤维将这一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就产生了痛觉。疼痛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快痛(锐痛),是尖  相似文献   
37.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上肢深部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疼痛诊疗中,随机选择60例无手部畸形、发热及末梢神经血管疾患的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适应征患者,应用深部温度度仪,对不同部位(C_6、C_7)SGB影响的上肢深部温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若期待SGB对上肢产生效果,C_6SGB或C_7SGB均可选择。但比较两组阻滞后深部温变化率(C_6SGB组0.8523±0.3683%、C_7SGB组1.4531±0.66%),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C_7SGB对上肢交感神经活动度的抑制较C_6SGB更完全些。C_7SGB对上肢效果是否优于C_6SGB,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我们以经皮热电神经刺激仪治疗肩周炎患者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CMP)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很多中老年人都罹患该类疾病.饱受折磨.其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目前,针对CMP的基础治疗为药物治疗。为了规范、促进国内CMP的药物治疗工作,由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日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和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改进中心联合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讨,借鉴国外最新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制订了《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18)》(简称为《共识》)。本文将针对该《共识》的若干个关键词进行解读.帮助患者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如何规范化地使用药物来治疗CMP。  相似文献   
40.
19%~ 36%癌痛患者混合有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1-2],发生原因主要与肿瘤直接侵犯压迫神经有关,也有一部分与肿瘤治疗相关.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NP定义为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3],临床表现为针刺样、烧灼样、电击样痛,并伴有感觉超敏(allodynia)、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或感觉异常(paresthesia).发生部位多沿神经丛干分布,如腰骶丛、臂丛、颈丛、肋间神经、坐骨神经等支配区域[2].与伤害感受性疼痛相比,该类疼痛在发生机制上更加复杂,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敏化引发的疼痛信号放大[4],是顽固性癌痛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抗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