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医药卫生   313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胸骨舌骨肌对电子喉的控制[日]/闵惠贞…//BME.—1994,8(12).—77我们开发了一种由胸骨舌骨肌的EMG控制的植入型电子人工喉,本文中,我们首先研究了语言函数,诸如音调频率及发声和无声由胸骨舌骨肌的EMG随意控制的可能性,另外,我们开发一...  相似文献   
32.
动态监测SARS病人IL-1α、IL-1β、TNFα和IL-6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监测SARS病人IL 1α、IL 1β、TNFα和IL 6含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早期、恢复期SARS病人以及出院后SARS随访者 ,一线未患SARS健康医护人员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 1α、IL 1β、TNFα和IL 6含量。结果 :IL 1α和IL 1β含量在早期、恢复期与其他组比较均显著升高 (P <0 0 5 )。SARS早期组TNFα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 <0 0 0 5 ) ,SARS恢复期组均值显著高于SARS随访组、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SARS早期组IL 6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5 ) ,SARS随访组与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均值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SARS在发病过程中其病理损伤与细胞因子IL 1、TNFα和IL 6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肛直肠压力检测和肌电图分析,再给予肌电图指导下的生物反馈治疗.旨在探索该病有意义的动力学检测指标,生物反馈治疗的适应征、疗效评估标准及其确切疗效.方法 1.根据介秘诊断标准,1998年以来我科收治了病程超过一年的8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均经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肛门器质性疾病.2.应用Bio LAB动力学参数检测系统(液压式)进行肛直肠动力学检测,包括肛管静息压(IASP)、最大缩榨压(MSP)和肛直肠感知性试验等.3.再用orion PC/4EMG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盆底肌电(EMG)描记分析, 评估肌电活动情况.4.根据肌电变化,为患者选择生物反馈训练课程进行治疗,疗程据疗效而定.结果 1.临床症状评估治疗10次以内,显效22人,有效21人;治疗10~20 次,显效10人,有效13人;无效和中途退出治疗者18人;总有效率79%.2. EMG评估治疗有效的患者均显示盆底肌与腹前斜肌矛盾运动消失,运动幅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肛直肠感知性试验患者感知阈值和最大容积耐受量增高,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P<0 .05).4.部分患者IASP升高,治疗后改善不明显,MSP检测结果治疗前后无异常改变.结论生物反馈训练利用专门设备,把人体内许多器官的生理活动信息加以记录、放大,并处理成大脑皮层容易理解的信号加以显示,使人们观察到体内某些心理生理变化过程,患者感知后(即"自我认识"),通过大脑皮层、下丘脑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形成器官与大脑皮层间的生物反馈回路;再经过多次正反尝试和多次反馈,逐渐学会随意控制生理活动,纠正偏离正常范围的生理机能,达到"自我改造"的目的,故动机和信心是获得生物反馈疗效的重要条件.同时,结果说明肌电图指导下的生物反馈训练对功能性便秘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近视防治仪或称近视矫正仪,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我们1984年以来开始使用上海生理研究所设计、上海勤奋仪器厂生产的YK型近视正仪,对2000多名青少年近视患者(大部分为中小学生)进行治疗、观察,并对一部分患者进行视力随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100例199眼,其中男性54例107眼,女性46例92眼;年龄7~13岁15例,14~18岁44例,19~32岁41例.对照组为随机收集的近视患者40例80眼,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7~25岁.……  相似文献   
35.
42例右肺中叶综合征的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右肺中叶不张的病因及纤支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经胸片或胸部CT诊断为右肺中叶不张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发现病因中非特异性炎症占57.1%,肺癌占26.2%,结核占11.9%。纤支镜下的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狭窄、新生物、脓性分泌物及粘膜增厚等。纤支镜对肺癌、炎症、结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9%、87.5%、60%。炎症在青、中、老年组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肺癌的分布以中老年组稍高,占30.3%,青年组占11.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诊断右肺中叶不张病因的重要手段;右肺中叶不张的常见病因仍为炎症、肺癌和结核;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应及时行纤支镜排除肺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酱香型酒糟中难挥发性化学成分,实验以75%乙醇提取茅台酒糟,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对酒糟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1个化合物。化合物经ESI-MS和NMR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分别鉴定为十五烷酸(1)、十六烷酸(2)、反式-2-癸烯酸(3)、十八酸正壬酯(4)、十八酸乙酯(5)、亚油酸乙酯(6)、十二烷酸(7)、1,3-二辛酰基-2-亚油酰基甘油(8)、环(苯丙氨酸-脯氨酸)(9)、环(脯氨酸-亮氨酸)(10)、3,6-双(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11)、4-羟基苯乙醇(12)、2,4-二羟基苯甲酸(13)、豆甾醇(14)、2-呋喃甲酸(15)、缬氨酸(16)、L-丙氨酰-L-脯氨酸(17)、二氢槲皮素(18)、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19)、槲皮素(20)、柚皮素(21)。化合物1 ~ 21为首次从酒糟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7.
破伤风误诊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历报告  患者 ,女 ,2 0岁。因“头部摔伤伴昏迷 10 min”被家人送入当地医院就诊 ,经吸氧、输液治疗后 ,伤者神志清、生活能自理。伤后第 4d,突然发生阵发性哭闹 ,诉头痛 ,面部麻木 ,在床上翻身滚动 ,给予镇静药物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病情加重 ,因当地医院诊断不清 ,治疗无效转来我院就诊。头颅 CT及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初步诊断为“颅脑外伤后精神异常”,给予镇静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 ,仍出现精神症状 ,同时并有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四肢抽搐不止 ,诉视物不清。各项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再次追问病史及查体 ,发现左足背有一约 1cm皮肤擦…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法综合治疗(口服、穴位注射和艾灸)对慢性阻塞肺病(COPD)稳定期胃肠紊乱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给予健脾补肺汤口服、参麦液足三里穴位注射与艾灸隔周交替进行,共4周,观察综合疗效、胃肠功能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可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总有效率达90%;肺功能(VC%、FEV1/FVC、MVV%)亦有明显改善(P〈0.01);同时缓解咳、痰、嘈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39.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者 ,它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以往一经确诊 ,立即给手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院在 1992年 5月至 1995年 6月间采用氨甲喋呤 ( m Tx)治疗异位妊娠 50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年龄 2 0~ 4 6岁 ;36例已生育 ,放置宫内节育器者 8例 ,输卵管结扎术后者 2例 ;4 6岁有停经史 ( 36~ 67d)均有腹痛及阴道流血史 ;均进行诊断性刮宫 ,宫内呈蜕膜改变 ,β- HCG在 3.4~ 37Iu/ L间 (正常参考值 <3.1Iu/ L) ;盆腔 B超提示附件区混合性团块直径 <7.5cm,盆腔积液 <3cm;肾功能正常 ,白细胞≥4 .0× …  相似文献   
40.
黄芪皂甙对小鼠脾细胞抗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芪皂甙对小鼠脾细胞抗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从蒙古黄芪中提取黄芪皂甙 (AS) ,在小鼠脾细胞培养过程中 ,分别或同时添加不同剂量的 AS,PHA和 Con A。使用 MTT法测定小鼠脾细胞活性及其抗瘤活性。结果 :AS(1~ 40μg/ml)对小鼠脾细胞活性有刺激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但 AS(16 0μg/ml)则转为抑制作用。 AS(1~ 40μg/ml)可以增强亚适剂量 Con A(0 .5μg/ml)对脾细胞的刺激作用并且能增强 PHA或 Con A诱导的脾细胞的抗瘤活性。结论 :AS(1~ 40μg/ml)具有刺激脾细胞活性以及增强PHA或 Con A诱导的脾细胞抗瘤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