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对感染血吸虫的新西兰兔进行了动态观察。在感染后4、6、8、10、12、16、20、24、28wk,分别取肝组织活植,用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的细胞因子mRNA水平,并作形态学与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认为肝脏内多种细胞因子mRNA水平与虫卵内芽肿变化呈平行关系,感染4wk后即有上升,以TGF-β_1上升最明显,在感染后第8wK达到峰值,随之下降,从12wk至16wk下降最明显。TGF-β_1和IFN-γmRNA水平的比值随肝纤维化进展而变大,可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研究提示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与肝纤维化不仅具有不同的细胞学基础,而且其免疫调节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22.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认真的课前准备,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实验考核方法的改进,探索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同时将人文教育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贯穿进去,从而得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3.
顾启章等[2 ] 建立了检测日本血吸虫病血清抗体的医用微波辐射ELISA(microwaveirradiationELISA ,MWI ELISA) [2 ] ,5min即可显色 ,效果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建立了以家用微波炉为微波发生器的MWI ELISA ,用于检测血吸虫血清抗体 ,获得良好检测效果。1 材料与方法试剂盒 :日本血吸虫抗体ELISA试剂盒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血清标本来源 :江西省急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各 11例 ,血吸虫疫水接触史者 178例 (13份历史粪孵阳性、2份历史IHA阳性 ) ;湖南省急性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分别为 15例和 40…  相似文献   
24.
吡喹酮与γ-干扰素对肝纤维化胶原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吡喹酮杀虫治疗和IFN-γ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新西兰兔制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感染后第16周随机分成3组:感染组,吡喹酮治疗组和吡喹酮联合IFN-γ治疗组,另以10只正常兔为阴性对照组,感染后28周处死,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测以及I型胶原,Ⅲ型胶原,Ⅳ型胶原,MMP-1,MMP-9,TGFβ1和IFN-γmRNA水平检测。结果:吡喹酮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但仍显著高于正常组;I型胶原,Ⅲ型胶原和Ⅳ型胶原mRNA水平显著下降,尤其Ⅲ型胶原已接近正常水平,而MMP-1和MMP-9 mRNA水平变化不大;TGFβ1 mRNA水平下降不明显,而IFN-γ mRNA水平显著增高,TGFβ1/IFN-γmRNA比值明显减少,但仍高于正常。杀虫治疗后加IFN-γ后进一步降低I型胶原,Ⅳ型胶原mRNA水平,并使MMP-1和MMP-9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TGFβ1 mRN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杀虫治疗后抗肝纤维化仍属必要,IFN-γ主要通过直接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抑制TGFβ1起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及其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两组,糖尿病组高糖高脂喂养,用小剂量(40mg/kg)链唑霉素腹腔注射诱导成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再将糖尿病组分为两组,一组灌胃生理盐水(0.5mL/(kg·d),一组灌胃雷米普利水溶液(1mg/(kg·d),灌胃8周后,检测心功能的各项参数指标,测定血浆与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测定心肌Caspase-3活性,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含量,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同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血浆与心肌组织中的AngⅡ含量明显升高,心功能LVSP、dp/dtmax明显下降、LVEDP明显升高,Caspase-3、CK—MB、cTnI、MDA均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与灌胃生理盐水组相比,灌胃雷米普利组血浆与组织中AngⅡ含量明显降低,心功能dp/dtmax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Caspase-3、CK—MB、cTnI、MDA均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升高参与了糖尿病时高糖高脂所介导的心脏功能受损、心肌细胞损伤,因此通过对AngⅡ的抑制,可以对2型糖尿病引起的心脏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使用细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模型,以电极、计算机的组合技术,快速诊断VTEC O157的药物敏感性。方法VTECO157经抗生素处理后,将其附着在工作电极表面,在工作电极与对极之间以10mV/s的递增速率输入阶梯形递增电压,计算机同步记录电压在0.00~1.00V范围内的伏安图谱。根据伏安图谱上的峰电流值,判断VTECO157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峰电流值≤2.5μA为敏感(S),峰电流值≥3.0μA为耐药(R),峰电流值2.6~2.9μA为中敏(M)。对照组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诊断VTECO157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采用电极法,伏安图谱的记录及相关峰电流值数据的测定可在2min内完成。本研究使用的VTEC0157菌株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Penicillin及Lincomycin二种抗生素不敏感,对Ampicillin及Erythromycin中度敏感,对余下的9种抗生素敏感。其结果同采用琼脂扩散法的结果一致。结论根据伏安图谱中峰电流值的大小,可间接判断VTEC0157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电极法的峰电流值与琼脂扩散法的抑菌圈直径成反比。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以从磁性细菌体内提取的纳米磁珠为载体,对低浓度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快速磁捕获与分离。方法从磁性细菌中获取生物纳米磁珠,然后将大肠杆菌O157抗体接种于该磁珠表面,形成免疫磁珠后,对细菌混合液中浓度约为1cfu/10ml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快速磁捕获与分离。结果菌源性纳米磁珠表面大肠杆菌O157抗体的包被固定量为132μg/mg磁珠。当大肠杆菌O157免疫磁珠浓度为50μg/ml以上时,即有较好的捕获和分离效果,而且特异性较高,显著强于传统的离心分离法(P〈0.01),当浓度达到100μg/ml以上时捕获和分离效果更好。结论利用磁性细菌由来的生物纳米磁珠,可将目标细菌抗体包被于生物纳米磁珠表面,制成免疫磁珠后,通过外磁场诱导可快速、准确地进行低浓度目标细菌的捕获与分离。  相似文献   
28.
以学校迎接教学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的建设。从实验室设备的更新与整理、多媒体电教的增设和规章制度的完善三方面来展现建设后的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菌源性磁珠(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在溶液中的凝集,及免疫BMPs在免疫检测中的凝集性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从磁性细菌体内提取BMPs,以粒径相仿的Fe3O4磁珠为对照,对BMPs在溶液中的凝集,以吸光度半减法进行量化比较。将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相关抗体接种于BMPs表面形成免疫BMPs。在CEA溶液中添加免疫BMPs,借助显微镜观察凝集现象;并且对回收的凝结体经0.1MAlbumiHCl缓冲液(pH2.3)处理,再进行同样免疫凝集检测及显微镜观察。结果浓度为50μg/ml的BMPs PBS溶液,测定吸光度半减时间值为126min,Fe3O4磁珠吸光度半减时间值为35min。在一定浓度的CEA溶液中添加免疫BMPs5μg,通过显微镜观察,CEA浓度在100pg/ml以上时,凝集现象非常明显,且CEA浓度增大时凝集体也随之增大。但结合了CEA的免疫BMPs经0.1M Albumin-HCl缓冲液(pH2.3)处理,解开抗原抗体的结合,再进行同样免疫凝集检测及显微镜观察,发现无类似凝集现象出现。表明凝集现象系由抗原抗体所致,而非单纯的磁性体凝集。结论与Fe3O4磁珠相比,BMPs相互间不易凝集,主要表现为对外磁场的感应性凝集。从BMPs的凝集性特征分析,与普通Fe3O4磁珠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比较适合作为免疫磁珠法检测中的磁性载体。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