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携带放射性~(125)Ⅰ子食管支架治疗高龄中、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管支架治疗的43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Ⅰ粒子支架分为A、B两组。A组为~(125)Ⅰ粒子支架治疗组,18例;B组为普通支架治疗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变长度、狭窄程度以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未做放疗及化疗)。术中、术后观察、统计并随访支架置入成功率、吞咽困难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期。结果 A、B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短期吞咽困难缓解率100%。A组的平均生存期为9.8个月,B组的平均生存期为4.8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架置入后疼痛、食管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8%及2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短期临床观察,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初步应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性~(125)Ⅰ粒子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相似文献   
62.
背景: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类型之一,是保守治疗及一些微创介入手段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是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向。目的:比较3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对非包含性突出的疗效,探索提高治疗非包含性突出疗效的方法。方法:选择介入治疗的符合单纯非包含性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共174例,其中66例患者行钳取法经皮腰椎间盘切除,52例行盘内及盘外化学溶核,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双介入疗法56例。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均经过连续6个月随访,双介入方法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方法,说明双介入法可提高治疗的优良率,减少治疗后不适发生率,在技术上无明显增加难度,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3.
杨瑞民 《河北医药》2012,34(7):1058-1058
随着头颈部外科技术的进步,使得修复颊部洞穿性缺损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但是额部皮瓣以其操作方法简单、供区创伤小、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等优点,对面颊部缺损,尤其对其他手术方式修复失败和重度肥胖的患者,是理想的手术修复方法.我科于2008年3月至2011年7月应用额部折叠双皮岛皮瓣修复5例颊部洞穿缺损,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L5S1间盘突出症(IDH)成功实施介入治疗的不同方法。方法分析患者髂嵴与L5S1椎间隙的关系,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穿剌针平行进入L5S1间隙中部者,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穿剌针无法进入L5S1间隙或进入较浅者,用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CNL);多数的L5S1 IDH患者,穿剌针斜行进入,用双介入疗法(DIT,PLD CNL):结果PLD术25例.CNL8例,DIT(PLD CNL)52例,均获成功,总有效率(优 良)为94.12%(80/85),无效5.88%(5/85)。结论介入治疗L5S1 IDH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应根据髂嵴与L5S1关系选择方法,大多数L5S1 IDH患者,可采用DIT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5.
50例原发性肝癌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与氟尿嘧啶粒子植入治疗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应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顺利出院。提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并指导患者康复锻炼的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脑转移先行型肺癌及其脑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脑转移先行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CT和MRI资料。所有肺癌均经胸部穿刺或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结果:27例肺癌中,腺癌、未分化癌占绝大多数(22/27,81.5%),病变多为心影后、纵隔旁孤立性肿块,径线较小,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少见。脑转移灶多位于大脑皮层下区(21/27,77.8%),表现为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环状影,明显强化,多数灶周水肿明显,占位效应轻重不一;少数为脑内单发病灶(6/27,22.2%),表现为单发结节或非均质团块影,明显强化,灶周轻中度水肿。结论:脑先行型肺癌脑转移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肺部原发灶小、位置隐蔽,易漏诊,肺部CT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7.
提高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如何提高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方法 根据我院数年来对医学影像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实例,总结经验。结果 实验教学效果良好。结论 完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南、加强教学人员建设、充分准备教学用具、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18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模式班(PBL班)和传统教学模式班(LBL班)。最后通过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这次教学改革行综合评估。结果:闭卷考试结果显示,PBL班和LBL班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可PBL教学模式。结论: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能够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进一步提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2000——2006年间诊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诊确诊率57.1%,死亡率30%。21例病例存在早期确诊困难,误诊率高。结论:通过提高认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CT对疑似病例进行早期诊断;系统内科治疗及人工血管植入是提高夹层动脉瘤病人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L5S1间盘突出症(IDH)成功实施介入治疗的不同方法。方法分析患者髂嵴与L5S1椎间隙的关系,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穿剌针平行进入L5S1间隙中部者,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穿剌针无法进入L5S1间隙或进入较浅者,用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CNL);多数的L5S1IDH患者,穿剌针斜行进入,用双介入疗法(DIT,PLD+CNL)。结果PLD术25例,CNL8例,DIT(PLD+CNL)52例,均获成功,总有效率(优+良)为94.12%(80/85),无效5.88%(5/85)。结论介入治疗L5S1IDH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应根据髂嵴与L5S1关系选择方法,大多数L5S1IDH患者,可采用DIT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