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2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目前可以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对之有效地预防,但儿童一旦发病便无法治愈,并将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为此我国政府下发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将“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各级政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目标.1995年我国除云南省发现1例境外输入病例外,没有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为了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成果,加强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要.AFP监测系统是否敏感、及时、完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2008―2019年广东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检测随时间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年的报告卡以及随访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了解HIV感染者随访检测指标的年度变化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2012年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与CD4+T淋巴细胞检测比例趋势变化转折点,2008―2012年间呈快速上升趋势(β=0.3, P<0.001),2012―2019年呈小幅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的随访检测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控制其他因素后,发现时间、地区、社会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及流动情况,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完成随访检测的影响因素。  结论  2008―2019年广东省AIDS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2013年后随访管理工作进展较缓慢。非珠三角地区、高年龄组人群应引起关注。下一步应因地制宜,根据人群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进一步加强各随访单位的业务能力,做好异地流动的转介工作。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广东省艾滋病病毒(HIV)监测情况和艾滋病流行现状,为政府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专报系统收集2000—2013年广东省艾滋病疫情数据,同时收集近年来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数据和相关专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0—2013年共报告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HIV/AIDS)49 038例,报告病例数从2000年的326例增长到2013年7 631例,年均增长率为23.2%。49 038例HIV/AIDS中,男性占78.6%,女性占21.4%;年龄以30~39和20~29岁组为主,分别占37.9%和29.1%;职业以无业和农民为主,分别占23.1%和19.2%;广东省籍病例占60.9%,外省籍病例占36.8%。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46.7%,其次为注射毒品传播占34.9%。2011—2013年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的样本主要来自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自愿咨询检测、强制戒毒人员检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735%(280/2 386)、9.381%(50/533)、1.569%(3 920/249 775)、1.299%(2 486/191 399)。结论 2000—2013年广东省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传播模式已从注射毒品传播转变为经性传播为主,广东省急需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扩大经性传播相关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检测。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应用吸毒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QL-DAV2.0)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接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基线调查351例,治疗后1、3、6个月随访调查分别为243、164和92例。被调查者QQL-DAV2.0总分由参加治疗前的(133.74±24.56)分,提高到治疗后1、3、6个月时的(151.450±21.36)、(155.30±19.95)和(158.17±20.91)分;维持治疗后QQL-DAV2.0和SF-36各领域得分与治疗前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5.
心身放松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紧张焦虑情绪和A型行为均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1]。单纯药物治疗因不能完全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和纠正其心理行为障碍而影响临床疗效。据世界高血压同盟报告,目前的抗高血压的药物,仅能预防6%的脑卒中和4%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2]。然而已经证实,综合性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产生显著的降压效果,可单独用于临界高血压和轻型高血压患者,对于中重度高血压也有补充治疗作用[1-4]。本研究运用自编的心身放松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现将其降压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根据1978年WHO制定的高…  相似文献   
56.
论人道主义是医学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医学中的人道主义是人类在几千年医疗实践中形成的珍贵的医德瑰宝,其世代相袭的稳定性特征,表现于不受时间乃至空间变化的约束,在不断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透出永恒的光芒.  相似文献   
57.
目的:针对高校高水平运动游泳员体质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身体形态特征提取共性因子,解释共性因子的含义,分析运动员形态结构,以期有效对赛前训练控制及成绩的预测。 方法:于2008年选择广西大学高水平游泳队男队员12名。采用现场调研方式12名运动员身体形态:指距、身高、小腿加足高、手面积、流线型指数、皮脂厚度指数、转子间宽、皮褶厚度等8项指标分析。由SPSS12.0 for windows处理,求出因子特征向量、特征值和贡献率。建立初始因子模型、旋转后的因子模型,了解广西大学身体形态因子结构。 结果:①构成游泳运动员形态结构是由3个共性因子构成:即基本形态因子、体型因子、身体成份因子。各因子的权重分别为K1=0.734 54、K2=0.108 83、K3=0.097 73。②身体形态结构因子分析提示要求运动员应具有身高臂长,身体充实度较高,手面积宽大的特点,同时要体现出“倒锥体”形的流线型体征,但对运动员的皮下脂肪含量要求不高。 结论: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运动员形态结构分析,用较少的综合变量分析,使问题简化,为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提供多元化研究,能有效对赛前训练控制及成绩的预测。  相似文献   
58.
美军军医价值观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军军医价值观蕴含和依附在伦理观和道德观之中,其演变脉络大致经过"中立"主导、道德偏失、激烈争议3个阶段;其关注视域主要涵盖战地医疗类选法、战斗应激反应、生化疫苗使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军事医疗人道援助、战地安乐死相关价值判定和价值选择;其争论之源则在于军事活动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存、医学人道与国家利益同在.  相似文献   
59.
张浩  黄瑾  杨放 《药学实践杂志》2009,27(2):137-139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医学领域中,尤其是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药物,在推动医学研究的同时,给受试者也带来了很多预想不到的风险.在日渐突出的人体研究和伦理冲突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和临床研究受试者的权益,减少医患冲突,规范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促进临床研究的发展,伦理委员会的作用逐步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女性静脉注射吸毒(IDus)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1:1配对50对女性IDUs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其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果对各个变量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与HIV感染有显著相关的因素有:无固定居所、共用针具史、过去1年有多性伴或以性换钱/毒品、有HIV阳性固定性伴、有IDU性伴、有暴力虐待史、曾感染梅毒、认为自己有很大/一定感染HIV危险。HI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HIV阳性的固定性伴(OR=28.05;95%CI=2.34,335.67),过去一年曾以性换钱鹰品(OR=5.89;95%CI=1.12,31.09),以及无固定居所(OR=10.77;95%CI=1.21,96.06)。结论广东省的女性IDUs中,性行为较注射行为对于HIV传播更为危险,干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减少在吸毒情况下经性途径传播HIV的危险因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